“最美翻译官”张京英语发音被嘲:永远别用自己的业余,去挑战别人的专业!

百家 作者:青年文摘 2021-04-04 16:15:00

点击上方蓝字“青年文摘”

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

添加标 不再错过推送

每天 8点 12点 20点 不见不散~

作者:有书姜榆木

来源:有书(ID:youshu925)


中美会谈让所有人沸腾,中国翻译张京也让所有人惊艳。


作为外交部高级翻译,她用一段长达16分钟的翻译,完美展现了大国气魄。 



然而,就在前些天,一个大V却发博吐槽:“张京是典型的中式口音,没什么过人之处。” 



此言一出,便遭到网友的激烈反驳。 



仔细翻看网上的评论,你会发现类似鸡蛋里挑骨头的声音还不少:


纠结张京某个单词选得不够有“气魄”;


吐槽张京的英语发音不标准;


甚至还有人搬出张京16年前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的视频,说她的英语有“塑料感”......


实际上,这些吐槽张京英语水平的人,远远不是“专业人士”。

那个微博大V是一位媒体人员,擅长的领域是写“杂文时评”,而有些网友,甚至连英语四级都没有通过......

可对他们来说,承认专业人士的优秀,却比登天还难。究其原因,可能正如一位网友所评论的:


“总有人要向燃烧最旺的火泼水来显摆自己的见识。”


但这真的是见识吗?不,这只不过是“多见其不知量”罢了,暴露的是自己的无知。



专业的实力
你永远无法想象


和张京一起走红的,还有外交部专业译员为期4个月的“魔鬼训练日程”:


每天起床后,先进行两个半小时的中译英训练;


随后是听一小时的国际新闻,并将新闻全部准确地翻译出来;


整个下午进行笔译和听写训练,或参加新闻发布会做试译训练;


晚上是3小时的“加餐”训练,以小组为单位,翻译领导人平时的讲话。


B站上有一位博主采访了两位专业译员,询问她们日常训练的内容。


嘉宾介绍了一个最初级的训练模式,就是一边跟读发言人的讲话,一边在纸上写阿拉伯数字。


当听说只需要用中文进行复述,主持人立刻觉得“我也能行”。 



结果当他自己尝试时,还不到3秒,脸上的笑容就凝固了。


咬牙坚持了几秒后,主持人彻底放弃,随后承认“确实挺难的”。


处于这种放松的状态,还只是进行中文的复述,一般人也坚持不了几秒。


而在高层会谈的高压环境中,翻译人员先要进行16分钟的速记,随后更是一口气做近20分钟的翻译输出。


为了达到这样的水平,专业译员所要付出的努力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冰心在《繁星》里有一句名言: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世人所见的鲜花与掌声,都是一点一滴的血泪浇灌出来的。每一张自信的笑脸后,都藏着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图/摄图网


不要用你的业余
去挑战别人的专业


达尔文曾说:“无知要比博学更容易产生自信。”


那些自以为的感觉良好,往往是对专业缺乏认知的结果。


看过一段视频,一位业余的乒乓球爱好者挑战省队队员。


这位业余选手本身也不简单,业余评分高达2500分,在本市业余界属于顶尖水平。


饶是如此,面对省级队员,他依然徒有招架之功,全无还手之力。



其实别说是业余和专业,就算是退役一年的前专业选手,和现役选手一起比赛,也难有胜算。


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面临激烈的竞争,只要有片刻的松懈,就会有愿意一直努力的人顶替上来。


所以,那些你看起来毫不费力的人,其实早已付出了远超常人的努力。


轻看专业的力量,贸然用自己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谋生的本事,只能自取其辱:


高大魁梧的男人对上女格斗员,开场前还声称“对女人不好下手”,结果不到5秒就被掀翻在地;


觉得销售只需要动动嘴皮子,结果自己做了一个月,把腿跑断也没卖出一套产品,只好默不作声地主动辞职。


我想起华为副总裁孟晚舟在演讲时说的一句话:“以前我们按学历定薪,现在我们按价值定薪。”


归根结底,决定你价值的,永远是你的专业水平。


世上没有捷径,那些看上去在享受行业红利的人,背后都有你看不穿的积累。


与其感慨别人幸运,不如承认自己与对方的差距,找到方法努力提升,才是人生开始步入正轨的关键。

图/摄图网


把专业想得多简单

输得就会有多惨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罗永浩做手机为什么会失败?”


高赞回答一语道破:“因为他缺乏对手机市场的敬畏。”


手机虽小,但每个元器件都是技术打磨到极致的产物,而罗永浩做手机没两年,就暗示自己的产品“除了苹果,无人可敌”。


缺少死抠细节的专业心态,导致产品发售后问题层出不穷,最终在一地鸡毛中黯然收场。


有句话说:“欲揽瓷器活,先有金刚钻。”


不付出百倍的艰辛,就跑到别人的专业领域想分一块蛋糕,只能输得一败涂地。


20世纪90年代,熊续强是宁波有名的企业家。


他辛苦打拼26年,身家涨到了295亿,一度成为宁波首富。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他是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


就在事业顺风顺水之际,熊强看到许多行业巨头进军造车业,立刻觉得别人能造,自己也能造,没有多想就投入大笔资金。


但造车哪有他想的这么简单?屹立不倒的汽车品牌无不有着几十年的技术积累,即使是万达、乐视这些行业巨头,跨界搞汽车也是举步维艰。


强行入行的熊强很快面临各方面的经营问题,资金链断裂后,多年辛苦积累的产业,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倒了下去。


没过多久,他亏光200多亿,从腰缠万贯变得负债累累。


投资界有句很出名的话:“你永远挣不到认知以外的钱。”


这句话放在其他行业也一样合适,不管你在原本的领域有多厉害,到了新行业,你的认知水平其实只停留在业余层面。动辄自命不凡,认为“我上我也行”的人,即使真的上了,也会输得很惨。


图/摄图网


精进的人生
从敬畏专业开始


古人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持久的成功,少不了专业的支撑;耀眼的成果,缺不得细节的打磨。


有两个建议,送给渴望不凡的你。


1

别低估专业,别高估自己


前两天春招,我表弟眼红计算机岗位的高薪,奈何自己学的是机械工程。


苦思一番后,他报了一个为期47天的编程速成班。


这么短时间,能学到专业的编程技术吗?


其实课程老师只是教他们如何编造项目经历,以便在面试时推销自己。


经过一番包装,表弟自信满满去参加校招。


没想到面试他的不只有HR,还有公司派来的技术专员。没聊两句他就哑口无言,最后面试以尴尬收场。


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曾说:


“所有我们完成的美好事物,没有一件是可以迅速做成的。因为这些事情都太难,太复杂。”


永远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能够一蹴而就。


只有将自己欠缺的专业能力拆分细化,在逐一攻克的过程中细细打磨自己,持续精进,才能换来市场的青睐。


2

术业有专攻,捱过沉寂,方得出众


你看过专业调酒师的调酒训练吗?



或许在许多人看来,酒吧里的调酒师操作十分简单,但在专业调酒师看来,每个细节都大有讲究。


为了增加酒与冰块的接触面积,让酒倒入杯子后能迅速降温,冰块必须得雕琢成球形;


冰球的形状尺寸也有严格要求,为避免冰块融化,需要在10秒内雕刻出符合要求的冰球;


顶级的调酒师,甚至隔着杯子就能感知酒的温度变化。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曾说:


“那些经常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对未来往往有‘想太多’的毛病。”


每个人精力都是有限的,与其在不同的领域辗转,不如沉下心来,选择一个方向并做到极致。


人活一生,可以有很多选择,但没有一条路是捷径。只有怀着对专业的敬畏与执着,先把路走窄,脚踏实地,最后才能收获人生的豁然开朗。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1年第8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作者:姜榆木,有书原创作者。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有书。本文原创首发于有书,转载授权请联系有书主编,微信:youshu925。


▽ 更多推荐阅读 ▽


不怕塌房,他才是零黑点的“真顶流”


陶虹女儿不认徐峥的背后,是无数中国家庭的隐痛:爸爸,才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