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航MH370失联七周年,亲属现状令人崩溃:2021年,我仍怕这件事......

百家 作者:平凡的企业家 2021-03-25 21:53:55
作者 | 鱼甜    来源 | 钱某某(qianmoumou2018)


“我女儿就在这片海的某处。”
 
2021年,3月11日。
 
一位身着黑色羽绒服的日本老妇,面向大海,递上了一束鲜红的花。
 
 
她叫成田博美。
 
10年前,她美丽的女儿绘美,还活着。
 
那时,她步入3月新婚,对母亲说:“我想生3个孩子。”
 
2011年3月11日,清晨。
 
博美像往常一样目送女儿出门上班。
 
她手里拿着便当,笑容明快。
 
可没有人知道,就在未来的几个小时后,一场灾难即将袭来。
 
9.0级超强地震,一场巨大的海啸。
 
相关的死者达到15786人。
(数据来源:维基百科)
 
2644人,下落不明。
 
而博美的女儿绘美,正是这失踪的其中之一。
 
如今,10年过去,绘美仍毫无音讯。
 
可她的父母从未放弃自己的女儿。
 
10年来,博美都在给绘美的手机冲话费。
 
每一天,她都给女儿发送短信:
 
“一定会再见面。”
 
每一周,她都带着女儿爱吃的便当来到那片海域。
 
 
从2016年开始,父亲成田正明每周都会潜水搜寻女儿。
 
潜水次数累积500次,最深时潜到过水下30米。
 
有人问,“10年了,会释怀吗?”
 
父亲哀叹着,“我想释怀,但其实恰恰相反,对女儿的想念越来越强烈了。”
 
母亲以泪洗面,“不管什么样子都好,我就想找到她,抱着她。”
 
每一次碰触到凉水,他们的内心就浮现女儿的模样。
 
母亲博美常常在想:
 
“绘美是不是现在也很冷。”
 
都说,时间是最能抚平伤口的东西。
 
可是,人们忘了,伤口渐渐长出新肉,但疤痕已经永存。
 
它仍然充满刺痛感。
 
每每想起,总叫人不知所往,意难平。
 

1


2021年,马航MH370航班发生事故的第7年。
 
事故调查队解散了。
 
中马澳都停止了对370的搜寻。
 
新闻上鲜少有人关心那154名没回家的中国乘客。
 
可对这154名乘客的家属来说,记忆不会衰退,痛苦仍在继续。
 
一位失踪乘客的妻子程利平,形容这几年,用了“凌迟”二字。
 
她常常幻想着“门开了,老公回来了”。
 
 
有时开车,想起自己的丈夫,就在路边停下来嚎啕大哭。
 
她不愿在家人面前落泪,特别是孩子。
 
当女儿问她:“我的爸爸为什么老出差不回来?”
 
程利平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小时候爸爸带我去公园,然后长大后,就是爸爸再也没有出现。”
 
面对孩子,她无法说出残忍的那句“爸爸死了”。
 
一边背负着难以承受的真相,一边蹒跚前行。
 
这是程利平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多年过去,她决心放下了。
 
不为自己,而为身边的家人。
 
做下这个决定前,她对丈夫说:
 
“我希望他是在一个地方安好,比我过得好。”
 
有人在放弃,有人却还陷在泥沼中迟迟无法脱身。
 
对家人的眷恋,如奔涌的海浪,时时刻刻都拍打在心。
 
沉沉的痛感,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60多岁的老人栗二有。
 
儿子失联后,这个一辈子连邯郸市区都没去过的农民,却满世界地寻找儿子。
 
他每天都会拨打儿子的电话。
 
“电话那头说,您拨打的电话已关机。”
 
粟二有不理,也不听,独自念叨:“今天冬至,你吃饺子没有?我等着你......”
 

他不知道什么叫失联。
 
他只知道自己的儿子还没回家。
 
看到沙滩,他会躺在上面。
 
看到野果子,他想也不想就开始啃。
 
他说,“想知道儿子如果真的漂流到海岛上,能不能生存下来。”
 
 
早年,马方向家属给出252万的赔偿金。
 
栗二有拒绝了。
 
找寻儿子的这些年,他负债累累。
 
在北京,他吃面包,喝矿泉水,睡火车站。
 
他十分缺钱,也真的需要钱。
 
可他坚决不要这笔巨款。
 
这个满是沧桑的老人,捂着脸,戚戚地说:

“那个钱,不能拿孩子命去换。”
 
“拿了这个钱,我也活不了。”
 
 
7年过去了。
 
马航失联乘客的家属们,对着大海,对着天空,走过千山,趟过万水。


他们也安慰过自己:“该干嘛干嘛,一切该怎么过还怎么过。”
 
可人生有种痛,叫“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春天尚好,可人间却再难寻到那个人的踪影。
 
这些年,马航MH370的乘客家属走的走,散的散。
 
对他们来说,最恐惧的不是“死亡”。
 
而是在自己离开这个世界前,都没有找到失联的亲人。
 
“这个事情我什么都没有了解到。”
 
 
遗憾,似乎是常事。
 
但做到释怀,却很难。
 
人生有种美好叫——久别重逢。
 
人生有种遗憾叫——失散人海。
 
那些还没来得及告别就离开的人啊,愿你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正好好活着。
 

2


急诊室,或许比飞机场和火车站,见证过更多的别离。
 
一位93岁的老人,名叫张红宝。
 
她在身体检查中,发现了疑似心肌梗塞的症状。
 
人生中,她第一次进了抢救室。
 
在病床上,她不断地喊着:“德超,德超,德超啊......”
 
德超,是她的儿子。
 
 
几十年的时间里,儿子都是随叫随到。
 
他一直陪伴在母亲身边。
 
可一进急诊室,母子两人就不得不分开了。
 
老太太在病房里哇啦哇啦叫个不停。
 
 
儿子德超在门口心急如焚,想趁势进去看看自己的母亲。
 
保安劝阻着:
 
“要相信医生,没事的,没事的。”
 
“人老了,免不了有这些毛病的。”
 
 
这个在急诊室外踱步的男人,说道:
 
“我想让我母亲活到100岁。”
 

等终于熬到探望时间,他就悉心给母亲喂粥。
 
为了让母亲知道自己在身边,他在门口寸步不离。
 
 
母亲是第一次住急诊室。
 
他像嘱咐孩子一样,嘱咐着眼前这个93岁的老人。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越叫的人越有好处。晚上要小便的话,叫的响一点!医生护士会来照顾你的!”
 

小时候,德超由母亲一手照顾。
 
长大后,这份恩情在他心里久久不曾消散。
 
于他而言,有母亲在的家,才有一个完整的样子。
 
 
在有限的时间里,他能做的便是给予母亲无限的爱。
 
“我想让我母亲长寿,我想把小时候爱全部用在母亲身上。”
 

不要再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占满我们的人生。
 
不要让孝顺来得太晚。
 
让爱来得迅速一点,猛烈一点,长一点,重一点吧。
 
毕竟,人生不止来日方长,还有后会无期。
 

3


顾京阳,37岁,河南洛阳人。
 
2020年,7月20日,他年仅8岁的女儿去世了。
 
3年前,女儿甜心查出患有横纹肌肉瘤。
 
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倾家荡产。
 
可病魔面前,医生也无能为力。
 
女儿去世后,顾京阳度日如年。
 
每每回忆起从前,泪水都无法抑制。
 
顾京阳说:
 
“她会和我嬉笑打闹,会说爸爸你别抽烟,别喝酒,不准看美女。”
 
而这所有语言,汇聚成一句话,那就是“我特别想念她”。
 
 
为了陪伴自己的女儿,顾京阳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去了安葬女儿的陵园里上班。
 
提及初衷,顾京阳说:
 
“从孩子出生到去世,我们从来没离开过孩子,于是我就想,我如果能在安葬孩子的陵园上班,这样我每天都能见到她,孩子一个人在这里就不孤独,也不害怕。”
 

他时常去看望自己的女儿。
 
每一次,都带着一堆零食和玩偶。
 
“爸爸来看你了,孩子!爸爸昨晚梦到你了,爸爸给你带了很多你喜欢吃的东西,甜甜圈、大果粒,还有火龙果...... 别害怕,爸爸天天在这里陪着你......”
 
 
在上面,清晰地刻着一行字。
 
“宝贝,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每年生日,他都会带着蛋糕去给女儿庆生。
 
他陪女儿聊天,汇报自己的近况。
 
“爸爸可听你的话了,现在少抽烟,少喝酒,你还能给爸爸唱首歌吗?”
 
他亲吻墓碑,眼含热泪。
 
 
对着大地,对着女儿的墓碑,他说:
 
“以前如此,以后也会这样。”
 

生前,他给予女儿的爱,在身后亦不会长眠。
 

4


2020,举国上下都度过了十分艰辛且悲痛的一年。
 
一场疫情,让无数人都尝到了“生离死别”的苦楚。
 
在每一次灾难过后,我们更深知“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犹记得——
 
贵州公交坠湖事件,一瞬之间带走21个人。
 
浙江温岭爆炸案,20条鲜活的生命。
 
聚仙饭店坍塌,29人不幸离世。
 
山西景区火灾,13人遇难。
 
吉林交通事故,18人死亡。
 
......
 
越长大,越懂得“人间无常”。
 
就像《克斯维尔的明天》中写的那样——
 
“其实真正的送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有的人被留在昨天了。”
 
人的一生,或长或短。
 
最重要的,即是好好珍惜。
 
珍惜每一个清晨、午后、傍晚。
 
对爱的人,少说一句重话。
给至亲的人,多一个拥抱。
 
不要总以为“来日方长”。
 
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去对待。
 
不要等,不要拖。
想做的事情趁早去做。
想爱的人,趁早去爱。
 
尽全力,让这苍翠年华的遗憾,少一些,再少一些。

作者简介:鱼甜,95后,冻龄知心少女,专注写作,沉于人间。文章经授权转载自公号钱某某,ID:qianmoumou2018,这是一个50万年轻人的认知成长地,不矫情,有见地,字字带劲,句句犀利,陪伴你迅猛成长。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