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会在微信上遇到问“在吗”的人,每次看到这句话就没有了回复的冲动。因为我既没功夫回你“在,请问有什么事吗?”,也不愿多花一个步骤听你娓娓道来前因后果。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没那么多时间和你聊天扯淡。特别在工作的时候,有事直接说,不浪费别人的时间,才是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者:Juno
来源:孤岛(ID:gu_dao2015)
在工作和生活中,聪明人通过讲话就能看出来。有的事,你一提,聪明的人立马就知道该怎么做,而有的人,你不仅要把整件事分析给对方,还需要讲前因后果,一步步告诉对方该怎么做,时常感觉身体被掏空,心特别累。人们在沟通的时候,是带着目的的,我们把从沟通的原点至到达沟通目的地所花费的时间、步骤、过程等统一叫做沟通路径。沟通的一个完整的循环是:发出信息-信息传递媒介(微信、电话、见面)-接受信息-理解信息-反馈(发出)信息。人们在经过了多次的沟通循环之后,完成了沟通。沟通路径并不是固定的,同一个目标,不同人所花费的时间、步骤不一样。“你好,我是xxx,请问能转载《21世纪最重要的能力-好奇心》那篇文章么?我们的公众号是xxx,ID是xxx,会按照要求注明作者及公众号信息。我们准备在后天推送。谢谢。”为了请求文章授权,第一种人花了6个来回才达到目的,而第二种人,只花了一个来回就达到目的。也就是说,第二种人的沟通路径小于第一种人。缩短沟通路径不仅会节省对方的时间,使对方一目了然,不用再多费口舌询问其他信息,另一方面来说,也促进了对方帮助自己达成目的的意愿。特别是在工作中,一个人吧啦吧啦说很多废话,只会模糊对方的重点,不知道你想要表达什么。把与目标无关的多余信息删掉,只留下最核心的信息,有利于对方清晰地了解到你的诉求。
知道哪些是关键信息,必须要说,哪些是可以省略的废话。在和人沟通的时候,特别是工作状态中,需要假设每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为对方呈现一目了然的精简信息,更有利于达到自己的目的。普通人之间的沟通路径是A-B-C-D-E-F-G,一步一步按部就班,而聪明的人之间的沟通路径是A-D-G,省略中间的沟通步骤。而要做到沟通预见性,要求一个人要有预见性思维。除了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也能预见对方的反应和行为,并就此调整自己的话术和节奏。
就像下棋的时候,有的人只能考虑下一步该怎么走,而有的人从第一次落子开始,便想好了接下来的几步该怎么走,对手又会怎么应对。大概、可能、或许、这两天......这些都是语意不明的词语,而在沟通中,除了无法确定的事项,尽量选择准确的词语。“几天以后”不如“3.1日”来得准确,“等一会儿”不如“等5五分钟”来得准确。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当你把要求说的越具体和清楚,对方越容易按照你说的做,但是如果只是一句模糊笼统的话,当对方在操作执行的时候,越容易出现偏差。不要把和朋友间的随意沟通应用在工作中,不仅在浪费别人的时间,增加沟通成本,也降低了沟通效率。把沟通模式化,选择最短的沟通路径,才能在工作中做到专业化和效率化。作者简介:Juno,兵荒马乱的90后,写作成为一段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不再徘徊迷茫的底气。微博@gu_dao2015。
【延伸阅读】

推荐语:如何把话说到TA的心坎里?这是一本帮你破解话外之音的宝典。玩游戏,做沟通赢家。4类沟通模式,27种沟通游戏,65个案例分析。中国人际沟通分析协会推荐。
德鲁克 | 稻盛和夫 | 陈春花
明茨伯格 | 宋志平 | 拉姆查兰
战略管理 | 企业文化 | 团队管理 | 市场营销 | 领导力
职场沟通| 时间管理 | 情绪管理 | 学习方法 | 认知提升
人力资源 | 华为 | 女性领导力 | 书单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