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需要虚伪的‘教师爷’!”

百家 作者:广东共青团 2021-03-10 13:49:39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3月9日,外交部欧洲司负责人召见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奉示就其在社交媒体发表不当署名文章提出严正交涉。

吴若兰资料图


欧洲司负责人指出,对方作为英国驻华外交机构最高级别代表,通过官方平台发文为因虚假新闻和不实报道受制裁的个别外媒鸣冤叫屈,刻意混淆新闻诽谤和新闻监督,对外方打压中国媒体却“选择性失明”。文章通篇充斥着“教师爷”式的傲慢和意识形态的偏见,颠倒黑白、操弄双标,这一做法同外交人员身份及外交机构职能严重不符。文章一经发出就引起中国公众的普遍不满,受到强烈批评。

外交部网站截图


欧洲司负责人强调,中国政府和人民反对的从来不是外国媒体,而是那些打着“新闻自由”“言论自由”旗号炮制假新闻、恶毒攻击中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制度的错误行为。要求对方深刻反思自身职责,摆正位置,多做有利于促进双边关系发展的事。

汪文斌 资料图


对于吴若兰发文评论中国媒体环境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此前表示,看一个媒体,最重要的是看其报道是否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是否客观公正。个别英国媒体在涉华报道中没有秉持公正立场、以意识形态划线、编造假新闻,事实是十分清楚的。

汪文斌指出,中方一直对包括英国媒体在内的外国记者来华报道持开放和欢迎态度,为其在华工作生活提供便利。中方反对的是意识形态偏见,借所谓新闻自由炮制假新闻和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他还指出,中国政府鼓励媒体依法进行舆论监督,保障新闻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新闻出版单位的知识产权等内容。



日前,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用中文发表署名文章,教育中国不应“憎恨”外国媒体。文章不足2000字,偷换概念、偏见谬误却不少,而针对该文章,今天就从六大方面作反驳——

中国憎恨外国媒体吗?

对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的回答

文丨朝阳少侠


一、标题《外国媒体憎恨中国吗?》


什么叫外国?对中国来讲,就是地球上的其他所有国家。吴大使可以代表英国政府,但显然不能代表所有“外国”吧。一言九鼎为“外国媒体”代言,让人仿佛瞧见“日不落帝国”回光返照的霞光万道。


区区9个字,就将所有外国媒体一股脑置于中国的对立面,言之凿凿告诉你,只有英国这种老牌帝国主义、纯种西方国家才是“外国”的代理人。


二、“外国媒体在中国正在被歪曲报道”,“中国官方媒体不仅发表关于攻击外国记者的报道越来越多,还指控他们反华”,“外国驻华记者俱乐部报告显示,中国在2020年出现了三十年来最大规模的外国媒体被驱逐出境事件”。


多么熟悉的套路!吴大使巧妙地故意回避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明明是英美(不是“外国”)媒体作恶在先,却摇身一变成了受害者。中国媒体和网民揭批BBC捏造虚假信息,难道冤了它?


英美媒体作恶在先


BBC既然自诩“世界上最值得信任的国际新闻频道,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地报道全球故事”,一系列涉疆报道为何要预设立场、有罪推定,先死守“集中营”“种族灭绝”等错误前提,再无中生有、东拼西凑所谓“罪证”?为何要心甘情愿配合反华势力和暴恐分子拙劣表演?又为何要特殊处理、误导观众,节目后期大搞“阴间滤镜”“阴间配乐”?


就在几天前,BBC驻京记者沙磊还恶意翻炒一段央视2017年的节目,将中国鼓励年轻女性自立自强的帮扶举措,歪曲成“强迫劳动”和“强制同化”,进一步暴露了他执迷不悟、煽风点火的阴暗内心。


BBC驻京记者沙磊在推特发帖,将中国鼓励年轻女性自立自强的帮扶举措,歪曲成“强迫劳动”和“强制同化”。


评论区一名海外网友根本不买沙磊的账,表示该推文是“典型的BBC谎言和宣传,一个国家的公民理所当然可以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工作”。


同样,吴大使为中国“驱逐外国记者”打抱不平,却闭口不谈前因后果,不也是要倒打一耙,把受害者推到被告席上?中美“媒体战”是非曲直一清二楚:美方从2018年起,就将中国驻美媒体登记为“外国代理人”,列为“外国使团”,对中国媒体在美国开展正常工作施加各种阻挠。美方无故拖延、拒绝20多名中国记者的签证,去年还变相驱逐了60多名中国驻美记者,并将所有中国记者签证停留期缩减至3个月。


请问吴大使,为什么你对这些事实只字不提?


三、“外国媒体批评中国当局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喜欢中国”,“《中国日报》最近将他们形容为‘憎恨中国者’”。


首先,还是少玩“中国当局”这类别有用心的文字游戏吧。党和政府好不好,中国人民心中自有杆秤,不劳外人指点江山。那个无数次挑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关系的蓬佩奥,在中国已成过街老鼠。这点,还请“中国通”吴大使长点心。


第二,不要用“批评”这个中性词把水搅浑。中国人民深恶痛绝的不是批评,而是谎言和双标、傲慢与偏见。西方一些“理中客”貌似公允,说批评与质疑是BBC的天职。但BBC炮制的是假新闻,明白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决不是单纯的“批评”。而中国媒体摆事实、讲道理的正常报道,揭了你的短,就被打成“虚假信息”“政府控制”,这不就是典型的“话语陷阱”?


第三,大可不必断章取义。《中国日报》记者孟哲已通过推特表示,他们在一档节目中的言论被吴大使“错误引用”。视频中的原话是“这次新疆之行中,英国广播公司(BBC)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来证明那些憎恨中国者所说的是正确的”。节目的另一位记者徐潘依如也在推特中表示,BBC的这次报道罔顾事实、充满偏见,而大使的文章却没有正视外媒在涉疆报道中的伪善。


“做人不能太BBC”。吴大使中文不错,希望她不是有意断章取义,否则不是与BBC如出一辙了?


四、滥用苏格拉底、黑格尔等人的理论,试图证明英国记者提出尖锐问题的正义性。


没错,真理越辩越明。中国也有以提问尖锐著称的主持人、以辩论为主要形式的各类节目。问题是,一则新闻是否合格的标准不在于提问风格和报道形式,而在于是否真实。


吴大使搬出几位西方先贤,却在文不对题、不知所云的论证与逻辑中只让人看到其“西方中心论”的作派,唯西方文明是优越、理性与民主的,而与之相对的东方文明则是落后、愚昧和专制的。


有些西方媒体驻华记者就抱持这种殖民者、传教士心态。他们先以“启蒙者”之姿把中国数落一通,再用西方文明给“落后”的中国“布道”,强迫中国接受自己的标准。正如这篇文章中企图“娓娓道来”西方政治哲学起源ABC一样,这不是辩论,而是实际上的强迫灌输、强词夺理。


沙磊采访世卫组织驻华代表高力(Gauden Galea)时屡屡恶意设问,诱导采访向“中国隐瞒疫情”“追责中国”方向发展。


而说到古人的智慧,中国自古就主张“用事实说话”,文章要“言有物”(《周易•象传》)、“持之有故”和“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要“传其常情,无传其溢言。”(《庄子•人间世》)。


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认为,君子除了要少说多做、言行一致之外,还要在交流中杜绝四种毛病:“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即不主观臆断、不绝对化、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


试问这些标准,西方媒体做到哪条了?


五、“中国媒体只能在政府允许的条件下进行批判性报道”,“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必须姓党”。


按照吴大使的逻辑,中国媒体罪在“姓党”。将中国媒体能否客观公正报道与“政治属性”挂钩,颇能迷惑一些人。然而,新闻的本质属性是真实性,而非由谁主办、属于谁。


党媒姓党,何罪之有?中国共产党已经用建党百年来的实绩证明了她的人民属性。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世界谋大同。如果有媒体隶属这样一个先进的政党,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言,为人类进步事业发声,那是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凭什么就成了原罪?


BBC等西方媒体从事的是刺刀见红的舆论战


反观西方媒体,难道他们就没有政治属性吗?西方社会学史上声名遐迩的法兰克福学派就曾得出结论,“媒介即意识形态”。西方国家搞的是政党政治,媒体普遍具有明显政治倾向,英国当然也不例外。英国一个党能代表的群体和人数,恐怕还不及中国一个大县,更遑论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尽管如此,倾向保守党的媒体自然会为保守党说话,倾向工党的媒体也不惮为工党打抱不平。


说到底,绝对“独立”的媒体这一概念本身就自我矛盾——若一家媒体宣称自己是独立的,则证明这家机构应当不受外在影响控制,也不依赖于其他的权威。而BBC作为一家由英国政府资助的媒体,可能“独立自主”吗?


更何况,新闻的价值和规则绝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死守着西方所谓的“新闻专业主义”,来审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片面地否定党管媒体、否定党媒的舆论监督职能、美化西方媒体的政治宣传,这既是心态上的傲慢,更是智识上的怠惰。


六、“外国媒体可以监督中国政府行为”。


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中国民间批评BBC是因为BBC涉华报道造假、传播虚假信息。吴大使却引用了一个中国老百姓熟知的词汇,将英媒的涉华恶意报道诡辩为“舆论监督”。


然而何为舆论监督?媒体当然有监督政府的权力和义务,可这种监督首先应当以结果为导向,其目的是求同存异、促进团结,提升和完善国家的治国理政能力,让民众充分享有国家发展的红利,而非激化矛盾、放大问题,甚至否定制度、颠覆政权。难道BBC等西方媒体拿着假新闻和虚假信息监督别国?


伊拉克战争后海外民众游行谴责BBC是“(英国)政府大规模欺骗性武器”


BBC等西方媒体的报道则是“两不”——不服务中国社会,不造福中国人民。恰恰相反,BBC的涉华热点报道有一套自己预设的议题和剧本。从疫情到人权,从香港到新疆,BBC在报道框架中反复使用“威权”“专制”“镇压”等在英文语境中极为负面的词汇来为中国“下定义”,甚至使用“集中营”“种族灭绝”等耸人听闻的奇谈怪论来哗众取宠。


这类报道的实质是利用国际受众与西方媒体之间的涉华信息差,来彻底否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制度,对解决中国的问题、服务中国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有何助益?怎敢自夸为“舆论监督”?


新中国成立几十年以来,真正震动中国社会的深度报道,基本上都源于中国媒体,而非在万里之外对中国搞“舆论监督”的西方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党媒更是为舆论监督立下了绝大多数的汗马功劳。外媒总说近年来中国加强了“新闻管制”,然而这几年雾霾治理的明显成效、平反昭雪的甘肃白银案、引起公愤的长生生物疫苗案、惊动中央的秦岭违建别墅案等等,哪一条不是中国媒体曝出问题,中国党和政府高度关注并雷厉风行整顿的呢?


吴大使试图向中国老百姓传授西方媒体作为所谓“第四权力”的重要地位,那么看看英国在这样的“舆论监督”下上演了怎样的抗疫好戏?又是闹出了“群体免疫”的笑话,又是要悬赏志愿者当小白鼠去接触新冠病毒,又是被实锤瞒了数月才向国际社会通报变异新冠病毒。如此荒唐辣眼的玩忽职守、政治作秀,怎么也没见英国媒体行使“监督权”,推动去问责英国政府?


总之,外国媒体是否憎恨中国?这需要听其言,更需要观其行。但是中国是否憎恨外国媒体,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从历史上的斯诺、史沫特莱,到现在深受中国网友喜爱的火锅大王、巴雷特父子等自媒体人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友善、客观的外国媒体,一向是“我家大门常打开”的。


生活在中国的美国自媒体人Nathan Rich(“火锅大王”)多次发布视频指正西方对中国的偏见,还登上了2020年度央视《感动中国》栏目。


现在少数外媒自扮委屈,哭诉中国“憎恨”他们,却丝毫不思考为何他们在中国不得人心、不受待见,这完全是咎由自取。


假新闻和虚假信息是西方精心编排的对华“舆论炸弹”


在天主教教义中,“傲慢”是人性七原罪中最为严重的罪行。不幸的是,“傲慢”也恰是部分西方政客、媒体观察中国时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吴大使或许熟谙汉语,或许也会用Vlog与中国民众互动,但这并不等于她能真正读懂中国、能走入中国老百姓的心里。


吴大使在她的文章结尾处说:“希望来自西方媒体和中国媒体的重要报道可以得到更大的认可。”事实是,中国人民始终满怀热情,却一次次失望。同时,来自中国媒体的客观声音,则一次又一次有意无意地被西方忽视,甚至被一些国家下了“禁令”。这其中的愤怒、酸楚,不知吴大使能否感受?


我们希望,终有一天,西方看世界的眼睛会亮起来,中国的声音能被更多人尊重、倾听。但如果西方某些人始终摘不下灰黑色滤镜,即便事实和真理摆在眼前,又怎能叫醒装睡的人呢?


造假、散布虚假信息的BBC谁来监督?怎么监督?如果吴大使想为BBC辩护,是不是也应该就BBC造假表个态?如果吴大使不表态,或者根本不愿意表态,那就听听中国社会的声音:中国不需要虚伪的“教师爷”,造假新闻、傲慢狂妄、自以为是的媒体,不管他是哪国的、在哪里,都招恨!吴大使流利的中文刚好可以派上用场。


希望吴大使真正读懂这篇文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朝阳少侠(id:Chaoyangshaoxia)、长安街知事、南方日报
编辑:小米

▲关注“广东共青团”B站、抖音、微博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