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科普|当“姨妈”与中药不期而遇,肿么办?
经期不建议服用的中药
活血祛瘀类:例如三七、川芎、桃仁、红花、丹参等。具有通畅血脉,消散瘀滞的作用,也因此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使其充盈脉道,可以导致月经量增加。
止血类:例如白及、仙鹤草、茜草、大蓟、小蓟等。此类药物具有凝血的作用,最有可能导致经期变短或是延迟。此外,在行经期内,经血不泄,可能造成血液在子宫内凝聚,长时间后形成血块,甚至导致子宫内膜损伤等。
收涩类:例如五味子、海螵蛸、桑螵蛸、牡蛎等。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分别具有敛汗、止泻、固精、缩尿、止咳等作用,这些作用通常伴有毛细血管收缩,可能导致经血运行不畅、经量减少,甚至痛经。
泻下类:例如大黄、芒硝、巴豆、番泻叶、甘遂等。使用泻下剂的患者大多是为了治疗里实便秘,所以用药大多峻猛,其中部分还具有毒性,在经期,血海由满而溢,胞宫泻而不藏,血室正开,经血下泄,气亦随血而泄,在这个“泻”的时期若再服用泻下类药物,造成正气损伤,极易引起经量和周期的改变。
补益类:例如阿胶、人参、鹿茸、当归等。若月经正常,并不需要额外滋补,乏力、疲惫等感觉都是阴阳气血的周期性消长变化过程中的正常感受,刻意的服用滋腻类补药,会引起月经减少、月经紊乱,服用热性的补药则会化热致瘀,服补血的药物则可致月经过多。
其它中药怎么办?
来源:上海药讯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
- 1 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7904355
- 2 比大熊猫更濒危的动物全国仅剩1只 7808832
- 3 伊朗一港口发生高强度爆炸 7713303
- 4 五一大量外国人涌入中国 7617602
- 5 中使馆回应“特朗普称中国须让步” 7520324
- 6 谢霆锋儿子现身演唱会 7426909
- 7 女子网购避孕套被骑手骚扰 7332111
- 8 印度男子婚礼当天新娘被调包成岳母 7234746
- 9 多地宣布发钱奖励结婚 7140839
- 10 蔡正元回应戴脚镣后是否还会上节目 704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