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为先,才是重庆高新区创新集聚的秘诀
重庆高新区真正把管理人才和企业的观念变成了服务人才和企业的思路。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Rickzhang
“太方便了,没想到短短一天时间内就能异地领取营业执照”,2020年6月10日下午,谭先生在成都高新区顺利领取了一张特殊的营业执照,意味着他在重庆的分公司拿到了营业许可,这是成渝两地高新区探索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后首张异地颁发的营业执照。
2020年5月,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重庆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签订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将围绕市场准入探索市场监管一体化合作。双方率先探索两地互设窗口构建跨区域“同一标准办一件事”的市场准入服务系统,推动营业执照异地互办互发。
这只是重庆高新区近几年创新服务的一个缩影。而在这样的服务推动下,重庆高新区已经成为很多高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
2020年8月,西部(重庆)科学城招商引资“百日攻坚”收官。收官当日,29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大健康、高技术服务四大高新区主导产业,投资总额达303.1亿元。而截至12月底,已实现103个项目正式签约,正式合同投资额1297.8亿元。
这些签约企业中,不乏世界500强、全国500强、行业前3强及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另外,这个数字在全国高新区招商引资的排行榜中也是名列前茅,而且这个成绩是在疫情严重的背景下取得的,更显得来之不易。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身处西部的重庆高新区能在短时期内迅速崛起成全国创新企业聚集速度最快的地方之一?
实际上各地的高新区从政策层面到硬件建设基本上差距不大,毕竟除了一些需要国家层面批准的特殊政策之外,一般情况下,地方政府对于高新区的扶持政策,基本上不会出太大的圈子。
而硬件层面更是很好实现,高新区没有听说哪一家的硬件不达标的,而且各种高新设备和管理政策的落地也是高新区相对于其他开发区最大的一个差别所在。
因此真正能在高新区之间增加对企业落户吸引力的,实际上是高新区对服务企业这件事的认识程度和坚持情况。
毕竟高新区主要是希望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户的,管理机构基本上承担的是一些服务和协调的功能,这对政府部门来说是一种职权的大转化。而哪个高新区能把这样的转化落实彻底,那谁家就能在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落户上占得先机。
因此与其说重庆高新区的政策、硬件、环境等要素在全国高新区中有优势,不如说他们真正把服务企业这件事看得比天大,而且切切实实落到了实际。
关键一点是,重庆高新区真正把管理人才和企业的观念变成了服务人才和企业的思路。
关于这一点,重庆中科超容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后谢雄就深有感触。他是“重庆市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在高新区正式成立后第一批落户的博士后,最终选择重庆确实是跟高新区管委会在人才邀约上的诚意分不开。
一方面这一个创业园的建立,整合了高新区内的13个博士后工作站以及相关的科研院所和大学的博士后流动站资源,建立一个动态的科学研究数据库,使得任何一个博士后遇到难题都可以在整个系统中得到体系力量的支持。
“这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无法言表的帮助。”谢雄认为,单就这些业务上的支持就对他有莫大的吸引力,更别提整个高新区管委会对于像他这样高层次人才的落户,设置了非常优厚的条件。
首先是重庆高新区为来高新区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的博士,给予每人每年8万元安家、岗位津贴等人才奖励补贴,资助期限为2年;并对获得市级博士后日常经费资助的,按照市级资助金额1:1比例进行经费配套。对博士后人员获得市级及以上博士后项目资助的,按照市级及以上财政资助博士后项目金额1:1比例进行经费配套。并按有关规定协助在站博士后评定专业技术资格。
其次,在站博士后享受《重庆高新区关于加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重庆高新区博士、博士后创新青年人才计划管理办法》《重庆高新区博士、博士后国际学术交流计划管理办法》《重庆高新区博士后国际培养交流计划管理办法》等相应政策待遇。
“当然很多地方的高新区也有类似政策,而且重庆高新区的相关资金扶持也不是最高的。但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在我确定有意向落户的背景下,就安排专人帮我对接所有的事项,我几乎全部的手续都是在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的一对一对接之下完成的。”谈及自己的落户经历,谢雄博士显得有些眉飞色舞。
“要知道对我们科研人员来说,很多事情是真不想费脑子。”谢雄觉得,重庆高新区工作人员这种管家式的服务是吸引他最终决定落户的重要因素。
而另一家生态垃圾处理公司的老板许辉,则对重庆高新区服务企业观念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也曾经在其他开发区高新区投资,发现重庆高新区是我遇到的政府服务意识最强的地方。”
关键让许辉念念不忘的,是重庆高新区真正把管理企业变成了服务企业,因此办事事项尤其是企业注册的相关问题一站办结,最快一天就能拿到所有的手续。“我早晨申请相关的执照,到下午3点多连银行开户都办完,这速度确实让我惊到了。”
而且许辉后来还发现,高新区的政策和政府的相关功能,绝大部分都是围绕怎么服务好企业来设置的。“企业遇到的问题,我们现在都养成习惯,先去看高新区有没有政策和解决办法,一般情况下都能找得到。”
许辉认为只有转变了服务企业观念的高新区管委会,才可能做到这样一步。“尤其是无形资产或者是科研成果的这种贷款,最是让我们需要的。”许辉说这种贷款是吃力不讨好的一个表现,但高新区管委会付出多大代价也要推动他落实下去。
毕竟评估企业科研实力、成果、专利等这些无形的资产从而抵押,再加上高新区的反担保获得银行的贷款,这中间是有巨大风险的。许辉认为重庆高新区能下大决心推动这件事,而且坚持了三四年,证明这里确实是急企业之所急的地方。“毕竟这样的贷款恰恰是高新技术企业最缺乏的,它解决的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痛点。”
“听说现在高新区的几乎大部分的审批和申报的流程都可以到邮局和银行代为办理,这进一步地简化了手续也方便了企业,从这点上看,我把企业落户在重庆高新区,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许辉觉得,各地高新区到底是不是受企业欢迎?其实政策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很多服务怎么落实到细节里。在他看来,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才是支撑重庆高新区现在变成创新集结地的重要原因。
光有服务还不行,还要有创新。这其实是重庆高新区这两年发展中,总结出最重要的一条经验。
毕竟入驻企业遇到的问题千奇百怪,如果没有一整套管理和创新体制的支撑,很多政策和服务真落实不到实处。
比如说人才,一开始重庆高新区也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地通过为高新技术企业人才的吸引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和补贴,希望吸引大规模的高新技术人才入驻,但效果并不好。
为这件事情,管委会的领导曾多次深入重庆的多家高校组织博士、专家进行座谈,了解科研人员的需求。
最后,博士后工作站抱团出现,这是重庆高新区的一个创举。这种组合形成的高端智脑,变成了重庆高新区利用好高端科研人才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因为入驻科研人才的增加,使其变成了吸引外界人才进驻高新区的重要考虑因素。
毕竟做科研的高级人才,无不希望自己遇到难题的时候,都有一个支持力量或者交流空间。
而上不封顶的研发基金申请,以及高新区每年出台的引导科研发展的相关选题,这种以引导式替代命令式的管理方式,体现的恰恰是重庆高新区对高级人才使用上和服务上的创新。
比如说资本,实际上重庆高新区非常清楚,初创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在这点上重庆高新区确实做了很多不一样的创新。
这其中,创业担保贷款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贷款的对象,是在重庆高新区直管园范围内已办理工商注册登记且实体经营、创业者为重庆市户籍人员。这些人,符合条件的可向重庆高新区直管园范围内任一镇(街道)社保所申请15万或者30万的政府贴息的创业担保贷款。
为了尽快帮助创业者申请到贷款,结合“最多跑一次”行动,重庆高新区推出了家门口办理创业担保贷款的活动,联合银行、镇(街道)社保所,组团为创业者提供便捷服务。这其实一方面是在简化手续,另一方面也动用了高新区的政府形象,为这些小微创业者进行担保。
2020年重庆高新区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升级,个人最高可贷30万,还可以享受3年的全额贴息;而当年新招聘员工占在职员工比例超过15%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小微企业,符合条件的其贷款上限可以达到300万元。
另外,对符合国家及高新区鼓励发展产业的创新型小微企业、符合重庆市人才强市等相关政策确定的青年人才领衔创办的小微企业,贷款额度上限由300万元提升至500万元,而且能享受最长两年、不超过基准利率上浮两个点的全额贴息。
“很方便,现场就可以办好手续,银行直接上门查看审核。”重庆高新区的重庆康视美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正想着扩大规模,就听说了这个政策。”
这是一家以眼健康产品技术研发和健康管理咨询服务为主,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创新型科技公司。他们这次将申请贷款300万元,而且就近就能办,省去了负责人从街道再去政府来回跑的麻烦。
比如企业发展方面,重庆高新区是采取了一种政策引导加战略扶持的方式。
在西永微电园,联合微电子硅光中心硅光实验室内,几名科研人员正在一个不足7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对一堆芯片进行测试封装。
“实验室是全国首个能够实现硅基光电子芯片全流程封装测试的实验室。”联合微电子硅光中心总监冯俊波表示,硅基光电子芯片是未来信息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也是未来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目前,在硅基光电子技术上,联合微电子已取得初步成绩:一期建设的8吋先导特色工艺平台,是国内唯一一个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电微系统先导工艺平台;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光成套工艺,5项核心工艺技术、1项国际领先、2项国际先进水平、2项国内领先。
作为重大建设工程,联合微电子协同设计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也将在今年继续推进。在去年年底,英特尔亚太区域首个聚焦FPGA技术与生态的创新中心——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也成功落户。
而在这家公司背后,是通过提早战略布局集成电路产业成立的西永微电园,高新区管委会大规模引育研发机构,营造创新生态,攻坚研发软肋,掌握前沿技术,集产学研为一体,推动重庆高新区,乃至整个重庆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高地。
正因为重庆高新区服务好了这些创新的企业,又为这些企业稳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才是重庆高新区把自己打造成创新企业所需要的舒适园区的原因,同时也借此正式进入一个创新区域的“蓝海”。
在2020年11月举行的2020重庆英才大会上,以重庆高新区为核心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发布“未来三年快速聚集高层次人才2万名以上”引才公告,同时活动期间完成了300余名高端人才引进。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核心平台,西部(重庆)科学城以建设“人才特区”为目标,创新人才政策,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深耕人才沃土,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环境,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落地生根,步稳蹄疾向着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2020年,重庆高新区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长92.8%、42%。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新增26人次、总量达102人次,同比增长34.2%。
重庆高新区表示,为扩大支持范围、提高支持力度,新近出台《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企业科技创新 促进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新政策将在科技人才、成果转化等方面新增奖励政策,完善政策链条,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精准扶持。届时,将有更多企业享受“创新红利”。
近年来,高新区持续推出科技金融产品,如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采用轻资化、信用化、便利化方式最高可贷500万元,累计为272家次企业发放贷款5.84亿元。再如市区共建规模5000万元种子基金,开发涵盖“助保贷”等50余项产品的科技金融超市,累计助企融资近20亿元。
如今的西部(重庆)科学城,新兴产业、重点项目随处可见。
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5G通信等领域应用广泛的英特尔FPGA中国创新中心;致力于展示科技成果、孵化创新主题的科学会堂;以“5G·云·AI”方式助力重庆建设中国计算产业高地的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重庆中心……
宏伟蓝图正在加速实现。以“科学之城、创新高地”为总体定位,西部(重庆)科学城到2035年将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文中配图来自重庆高新区供图。
END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澳门是伟大祖国的一方宝地 7904418
- 2 上海地铁又现致歉信专用章 7945431
- 3 星巴克大罢工 7895641
- 4 2024 向上的中国 7762143
- 5 向佐 我一踢腿就会走光 7632648
- 6 80岁顶级富豪再婚娶33岁华裔妻子 7586578
- 7 特朗普:马斯克不会成为总统 7437342
- 8 鹿晗录制新综艺 法令纹明显 7390968
- 9 韩国一军方驻地爆炸 3名平民被烧伤 7258448
- 10 大S老公具俊晔站C位跳女团舞 7198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