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 维小维生素(ID:Weixiaowei6)作者 | 维小维生素主创们
我随便就看了一下吧,了不起,鹅厂区均价都去到12万了,我忧伤地抱了抱胖胖的自己……而且更为神奇的是,2020年下半年,任你调控政策一个一个地下吧,咱万人抢房是一次又一次地上演。印象最深刻的,是华润城润玺开盘那一场闹剧,政府原意是希望大家别那么疯狂。“众筹买房”、“借本买房”风起云涌,好像有个深圳社保、交个深圳个税、单个身这三个条件就特牛巨牛,可以立马开启“借身份证养生”模式了。不过老实说,我个人对这种“越按捺越热乎”的事态毫不稀奇——喊停不停,不就是2007年那波牛市最后6000点喊着10000点的样子吗?犹记得当年,证监会已经一而再、再而三地严查杠杆炒股了,沪深30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都已经高达97%以上百分位了……当时,我还有券商的朋友大喊:赚了一台宝马的,你还有一台保时捷……6000点不算高,10000点在望~于是,2007年5月30日,发生了著名的加印花税“半夜鸡叫”事件,一时间,排山倒海的牛市轰然倒塌。直到今天,2007年7月的那个市盈率的巅峰,还是耸立在十几年的时间长河之上。 挠痒式交社保、缴个税、离婚限制不见效,你们能借身份证是吧?2月8日,就在咱欢欢喜喜准备过新年之际,勤奋的深圳住建部给大家伙扔了一个炸弹——整整84页pdf,3595个深圳小区,每个都给出了一个指导价!细细品一下这些指导价,普遍比市价打上个7折,尤其福田、南山、宝安等地区。大家看看,说好的鹅厂南山区12万均价呢,12万的影子呢???甚至,在龙岗的顺景新村,咱还看见出现了1字头的房价,啊……看到这个数字的一刻,我突然想起了一首歌,《最熟悉的陌生人》。你还没定过神来吧,人家住建局的发言人补了一句:指导价每年发布一回,波动大了,半年一回。立马把牌子收拾收拾,不敢再随便把真的价格写上去了。甚至有的中介连夜下架了所有房源价格,贝壳找房上面,清一色“暂无数据”……自己1000万买来的房子,立马打了6~7折,身家缩水几百万不说,这银行房贷还得按原来的还啊!这房贷按原来的还就算了,再买房子,就没法按真实价格计算首付了!比如说吧,我一套房子真实成交价1000万,政府指导价600万。银行哪敢跟政府对着干啊,立马调整评估价格,必须给我按600万,不按600万你一边冷静冷静去……好了,600万的房子,贷款顶多就是420万,这首付一下子就从300万变成了580万。你要是有房有贷的“老司机”,贷款说不定只有能5成,3成……对于5000万以上资产的有钱人来说,区区几百万绝对不是问题,全款就全款。但是对于一般中产家庭来说,这几百万也是好歹好几年的年薪,说不定还加上爸妈、爸妈的爸妈一辈子的血汗钱才凑齐的。一来,遏制了一大批屡禁不止的投资客,至少让他们进入了博弈观望阶段;我粗粗算了一下,2020年深圳的人民币贷款规模达到了8630亿,其中32%是房贷,也就是2761亿。这只要房价下跌个10%,就是缩水了276亿的资产抵押值。除了接盘侠会激动,银行也很激动啊,万一这房贷都大于房子价值了,大家都不还款了,这不是活生生的次贷危机中国版吗?所以,我暗搓搓猜想,这一招除了要按住深圳楼价那股妖孽的上涨之风,更重要的,还是央妈要把金融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最后不得不说,这政策还炸了的,是一水儿的一线城市人民。你想想,深圳都炸这么重磅的调控手段了,离调控广州的、上海的、北京的、杭州的……还远吗?不过如果是自己住的,就不用担心,大通胀之年上车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但如果是投个资啥的,买房是个选择,但是风险大于收益。不如看看买个白马股票行不行,不行的话港股打个新行不行,港股打新嫌烦的定投个基金行不行,非得买房吗?房子是过去几十年中国人几乎是唯一的、最牢靠的投资品,毋庸置疑。你看看,福布斯富豪榜,人家真正的大富豪基本上都不靠房,靠的是把手里的股票弄值钱。好不容易吧,在339名那么遥远的位置,才找到一个靠赌博的。所以,与其挖空心思找资格去买房,不如考虑下挖空心思投资优质的股票。*作者:维小维,公众号“维小维生素”(Weixiaowei6)。曾任四大、宝洁、网易等名企管理层,10年CFO&高管,掌管过亿资产。实战派财商教练,有料的职场达人,用干货和感悟给你一束光。转载请到原作者公众获取授权。
*本文内容不代表“CEO商业内参”观点,仅供读者理性讨论
欢迎在底部发表神评,与我们交流!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