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疫之年,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如今,世界各国疫情还在持续当中。
在这场人类与新冠病毒斗争的过程中,中国的疫情防控工作水平可以说是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同时,疫情后,各行各业也逐渐呈现经济复苏的迹象。
现在正是世界发展看亚洲,亚洲发展看中国的时候。
周六晨读,与读者一同 阅 读 好 文!
一是月度贸易总额近5000亿美元,中国出口飙升逾21%;
二是月度贸易顺差高达750亿美元,远超当年日美签署“广场协议”时,日本对美国的年度贸易顺差,创下了40年来的新纪录。
那么,中国经济为何能在大疫之年有如此惊艳的表现,而未来一两年的经济走势又当如何呢?
以下将结合疫情,分别从两方面进行剖析:
1
再者,中国原本就是世界工厂,市场份额长期排名世界第一。
因此,目前这种局势无疑会为中国的工厂生产线“锦上添花”。
2
从需求面上看,由于西方国家以服务业经济为主,而服务业又在疫情期间遭受了最为严重的打击。
因此,当被隔离在家的西方人民不能出门为服务业经济做贡献时,便只能待在家中,借助手机购买日常用品。
谈及此处,作为日常用品的最大生产国,中国在此消彼长之下迎来了无数重大的市场发展机遇。换言之,本该由西方服务业赚的钱,
有人可能会问:
“如今疫苗都已陆续上市,世界摆脱疫情指日可待。等到其他国家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彻底恢复元气,中国经济岂不容易遭遇逆风,再次下跌?”
诚然,当他国的制制造业和服务业恢复元气时,我国许多“疫情特需”确实有可能逐渐减少,乃至彻底消失。
然而,这种情况是否可称为“指日可待”还很难说。这是因为,
即使疫苗正式上市,除中国以外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希望彻底恢复至疫情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仍需大量时间,短则数月,长则数年,
而这段“经济恢复期”能为我国发展留下非常充分的回旋余地。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低基数效应”。
因为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在2021年乃至2022年的发展都将从一个较低的基数起步。
如此一来,经济增长的绝对值一定相当可观。而这种高增长的惯性一旦形成,一时半会也难以停下来。
总而言之,我们应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保持信心。
点击图片,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
点我收获更多从业法宝ヽ(✿゚▽゚)ノ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一老一小系民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 7993467
- 2 流感自救黄金48小时 7915490
- 3 大S去世 7817182
- 4 盘点春节假期消费新花样 7799378
- 5 石矶娘娘打破白幼瘦审美枷锁 7628307
- 6 女子结婚13年发现福字从未被撕过 7543694
- 7 曝大S生病未及时去大医院 7449116
- 8 大S出行前已不适 为团聚飞日本 7332833
- 9 医生解读流感为何如此严重 7228358
- 10 探年味求新知 春节期间科普火热 712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