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点名痛批,逼疯 2 亿人,2021 年最反人性产品,必须是它

百家 作者:销售兵法 2021-02-06 22:08:12


作者:张一弛

来源:金错刀(ID:ijincuodao)


今天你扫码了吗?


越是处处扫码,有些人越是处处碰壁。


黑龙江哈尔滨,一位白发老人乘公交车,没有手机无法扫码,遭到了司机停车拒载。


其他乘客呵斥道:你不能为老不尊!



老人站起来想反驳,却引发一片指责声,“你白活这么大岁数”、“这么多人指你,你不害臊吗?”、“下去吧!快点的吧!”


老人不知所措,直到民警赶来将老人带离。


上个月,辽宁抚顺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无法扫“健康码”,也遭受了司机连带乘客一起抱团驱赶的命运。


老人当场表示可以登记,还是被赶下了车。



车上配一个额温枪再给老人做下登记,不难。


更荒唐的事情发生在湖北广水,94岁的老人为了社保卡激活,被家人抬进银行人脸识别。

老人被家人搀扶着来到柜机前,膝盖弯曲,双手撑在柜机上,才勉强完成人脸识别。



无处不在的扫码、网上排队、人脸识别,就像一个放大镜,把老年人的窘境暴露得一览无遗。


不过,被扫码逼疯的绝不仅仅是老年人。


一秒钟的扫码

让2亿人成为“数字难民”


先说一个数据,截止2019年底,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76亿。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就是这一秒钟的扫码,让这将近2亿人成为了数字难民。


在互联网面前,很多老年人就像是缺失了学习能力的婴儿,茫然无措。


前两年,银行就开始缩减人工窗口,医院也宣布即将取消或者减少人工挂号和缴费窗口,呼吁大家线上挂号和缴费。



但就是这看似提高效率的政策,却也抛弃了一些人。


在四川华西口腔医院,一个老人去挂号,却得知医院取消了所有线下挂号,全部改为要上网预约挂号。


手足无措又着急的老人随即大喊,"不能把我们拒之门外啊"。



不懂线上预约、没有健康码...人和疾病就得一起在医院门口发呆。


挂不上号,更交不上医保。


一位老人独自冒雨在柜台交医保,工作人员告诉老人,“不收现金,要么告诉亲戚,要么你自己在手机上支付。”



因为不会扫码而把老人拒之门外的事情,不止在一个地方发生。


南昌有几十个老年人乘车一日游,其中有老人因为不会扫二维码和导游起了争执,结果,一车人被原路返回撂在了马路边。


老人们站在马路边气愤又无助。



去年春运期间,一位大爷在上海做着绿化工作,老家在安徽,过年了想买票回家。


因为买不到回家的票,急得在火车站下跪求票。



前前后后他已经来火车站排了6次队了,都没有买到火车票,眼看着回不了家了,这才急得下跪。


工作人员告诉他,去网上买。

老人家无奈说道:我不会。



不会扫码的老年人,甚至失去了“点菜权”。


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现在如果没有子女跟在旁边,根本不敢去商场里吃饭。


原因很简单,因为大部分餐厅的点菜过程已经变成了,“扫码—关注商家公众号—同意获取用户位置信息—点餐”。



一位70多岁的老人说:“现在一到餐厅,听说是扫码点餐,心里就直打鼓。”


有一次,他和老伴到餐厅吃饭,在扫码点餐上就花了半个多小时,页面上的字太小,看不清楚,操作又很麻烦,一不小心就点错了,只好重新来一遍。


以前和子女出来吃饭,全家一起看看菜单,说说笑笑。


但现在,很多商家已经取消了菜单,再加上手机屏幕字本身就小,你会发现,点菜时,老人总是被尴尬的晾在一边。


流量诱惑下

宁愿差评也决不能掉队!


最初的扫码并不是强制性的。


就拿扫码点菜这件事来说,扫码点单的用意是为了减少排队的人流量,避免过多顾客拥挤。


但这两年你会发现,二选一的政策,已经变成单选。


——服务员的作用不再是点菜,教顾客关注公众号成了他们的核心KPI。


在流量的诱惑下,餐馆宁愿差评也决不能掉队。



1. 节约人力成本


对于商家们来说,最直接的诉求其实是节省人力成本。


一家数字点单系统供应商在宣传中表示,传统150平方米的餐饮门店可以在一个中午接待80单的客人,使用扫码点单后,门店可以接待的客人为160-200单。



使用扫码点餐可以使店家降低30%-50%的人工成本,并在用餐高峰期减少点错单、漏单的问题。


同时还免去了排队的麻烦,有效提高了客流量,直接收益就丰厚了。


2. 变相推销菜品


如果回顾扫码点菜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味的,应该从关注公众号说起。


很多商家发现,可以让顾客自己点单的同时,还可以贩卖广告位流量来赚取一些额外收入。


于是,现在很多餐馆的扫码点单都采用“扫码—关注公众号—点单”模式,有的还要求消费者公开身份信息、地理位置,甚至得绑定手机号、注册会员,过后不时推送广告。



“被迫”关注了太多餐饮商家公众号的结果就是,不定时收到推送。


有时候夜里刚睡着,手机响了,以为是什么重要信息,一看微信是商家公众号推送菜品。


3.  获取你的点餐数据,占领大数据优势


比起公众号的推送,更挡不住的是个人信息的泄露。


最大限度地获取更多的用户数据,已经成为商家和软件服务商的共识。


不经过一系列的授权,就没办法点菜。


这些授权的信息可能是微信账号,包括昵称、性别等个人信息,也可能是手机号和位置。



即使用户取消关注,也可以收集用户数据,调整经营策略,或是交给合作的点餐平台。


但涉及消费者个人隐私、自主选择,餐馆伸手就要,合适吗?


也就是说,商家一边把用工成本分摊到了顾客的身上,一边又从顾客身上“薅羊毛”。


扫码是人性化

强制扫码就是反人性  


被扫码困扰的仅仅只是老年人吗?


最初,扫码是为了优化用户体验,但现在,别说老年人了,年轻人也已经快被扫码逼疯了。


如果说扫码是人性化,强制扫码就是反人性。



有些生意非常好的饭店,推荐采用“扫码点餐”的方式,不用排队,这可以理解。


关键是,有些饭店明明没那么多客人,还要求客人必须扫码点餐,要个菜单还不乐意,这就很不能让人理解了。


肯德基和麦当劳这两家快餐巨头打的最厉害。


在肯德基,就算点个6块钱的早餐,已经走到了人工点餐的柜台,也得被服务员赶回自助机器。



有些开在地下商场里的餐厅信号不佳,等很久才能进入点餐页面。“反人类”的交互设计也让人十分难受,一不小心退出了界面,只能耐住性子从头来过。 


再比如,扫码点餐是按桌号进行配餐,如果是两个陌生人共用一张桌子,有时就会出现上错菜的问题。



可以想象,连年轻人使用扫码点餐都会产生这么多问题,更何况是对手机不熟悉的老人呢?


不会用智能机,难道连点菜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一旦扫码点餐被全面推行开来,想要获得和以前一样的人工服务只会更加困难。这难道不是一种倒退吗?


刀哥觉得,并不是说扫码应该被抵制,而是商家需要给予消费者充分的选择权。


技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人民为技术服务。


结 语:


技术进步了,服务却倒退了。


很多人拿疫情这个特殊时期为强制扫码来辩解。


但没有任何一条规定说,不扫码就不能乘坐公交车,银行柜员只接受VIP贵宾和对公业务,没有手机没有健康码的人就没有资格出门了。


如果真的是为了疫情防控所需,考虑到不能熟练使用手机扫码、甚至没有手机的老人家是大多数。


面对出行刚需,难道不能预设多一个疫情防控的选项吗?



解决举措不怕事小,因为每一个举动背后,都是一个个在困境和尴尬中的人。


哪怕技术正在不可逆转地改变世界,但也不能剥夺人们说不的权利。

科技,带来的应该是生活便捷。


而文明社会,应该给每一个人尊严和体面。



住上亿别墅,开百万豪车:看了北京上海的豪门高端保姆圈,才明白什么叫降维打击

2021-02-05

非洲有多少将军是石家庄毕业的

2021-02-04

知名主持人公开卖惨引众怒:“世道变坏,从有钱人哭穷开始”

2021-02-03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