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最新数据公开,曝光社交真相: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不发朋友圈了?

百家 作者:新东方 2021-02-03 12:45:17


女同事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人发朋友圈的频率越来越低,三天可见的设置也越来越多。那些从朋友圈消失的人,都去哪了呢?


文章来源:VIKAN薇(ID:kawa01)

作者:顾点点 


前几天,微信曝光了一组大数据。


数据显示:


每天有10.9亿的人打开微信,有7.8亿的人刷朋友圈,有3.3亿的人视频通话,但是却只有1.2亿的人发表朋友圈。



也就是说,大约90%的人每天都已经不发朋友圈了。


大家有没有同样的感觉呢,微信加的人越来越多了,认识的圈子也越来越多了,但是发朋友圈的欲望却是逐渐消减了。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愿意把自己每天的生活分享在朋友圈,即便点赞和评论不多,但是也很开心,不会感到什么压力。


但是渐渐地,我们变得小心翼翼了,我们发什么内容都要再三思考了,发多了怕被说矫情,晒多了怕被说炫耀,抱怨多了又怕被说负能量,后来索性就不发了。


于是,大家仿佛都形成了一种默契,都不爱发朋友圈了。



是什么让我们在朋友圈变得小心翼翼?换句话来说,是谁绑架了我们的朋友圈?


作家刘同在自己的微博写道:“因为现在朋友圈的生态环境堪忧。”


“生活发朋友圈越来越少了,要发也只会发与工作相关的了,朋友圈被当做了工作的处理厂,仿佛是在告诉同事和老板:看,我热爱工作。”


因为我们都是成年人了,比起抒发自己的情绪,努力工作显然更重要,我们变得越来越爱搞钱,如果发朋友圈会影响我搞钱,那就不发了。


有个好朋友之前在一家企业上班,她的姐姐那天结婚,她忍不住发了一条祝福的朋友圈,因为在上班时间,她只好屏蔽领导和同事。


屏蔽选人选了十来分钟,终于差不多了,她安心地发出去了然后继续工作。


但没想到下午就收到了人事的消息,问她工作是不是不饱和?


她跟我吐槽说,没想到屏蔽了这么多人,还是有漏网之鱼,以后还是不发了,差点工作没了。


今年很流行的一个词叫“打工人”,其实就是对生活无奈的一种自嘲。


于是,我的朋友圈开始多了许多加班打卡图、深夜ppt图等,此刻的朋友圈更像是一种展示自己工作状态的工具。


还有些朋友的微信也早就改名了,改成了名字+电话号码,他们的朋友圈已经不是分享生活了,而是完全变成了工作,发朋友圈也是工作。


其实真正绑架我们朋友圈的,不是工作,而是成年人需要面对的生活。


成年人的生活重心是赚钱,需要面对更多的社交关系,而不是学生时代的无拘无束,所以我们学会了克制,克制自己发朋友圈的冲动,也克制自己的情绪。


人变得成熟的一个标志,就是懂得克制。当你不发朋友圈后,那么恭喜你比以前更成熟了。



以前发朋友圈的时候,我们往往用一分钟就编辑好文字和图片了,然后点击发送。


现在呢?


我们花大把时间去拍摄和挑选照片,再花大把时间去冥思苦想文案,发朋友圈仿佛是在制造一个产品,发之前可能还要给闺蜜试用一下:你觉得这个可以吗?


我们每个人都特别在乎朋友圈的响应,不停地查看有没有人点赞、评论,当很多人点赞的时候我们感到开心满足;


相反,如果没人理会,便会觉得失落,没人在意自己,可能还会默默删除自己的朋友圈。


前几天我刚好看了一个TED的演讲《社交媒体如何影响你》,演讲人就说到了这种现象,她提出了一个概念叫“社交货币”


什么是社交货币?简单来说就是,你在社交媒体得到的每一个反馈,例如点赞、评论、转发等,这都是社交货币。


朋友圈是每个人生活的精彩集锦,我们都在朋友圈各自展示自己的光彩、胜利或喜悦时刻,这时候就迎来了社交货币的压力。


当有人给我们点赞,我们开始收集社交货币,点赞越多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货币越多,所以当点赞变得越来越少的时候,我们便会放弃发朋友圈了。


因为没有获得社交货币,我们发朋友圈就得不到那种满足感和愉悦感。


每个人都在乎社交货币的结果是什么呢?


那就是我们的朋友圈,变得不再那么真实了,我们开始打造自己的朋友圈人设了。


我们不再随便吐槽了,因为我们不想自己的人设是一个爱抱怨的负能量的人;


我们秀的东西也变得高大上了,例如看起来高档的餐厅、价格不菲的礼物、出国旅游的照片等,所以“凡学”也应运而生,不能明着炫耀,那就委婉一点;


我们的朋友圈都变得岁月静好了,变得积极正能量了,因为那些一地鸡毛都被我们自己消化了,我们不愿展示在朋友圈,这会影响我们的“人设”。


这样的朋友圈也会让人感觉越来越没有意思了,已经失去我们发朋友圈的初心了,所以大家干脆也懒得发了。



我在知乎上也看到了这个话题: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消失在朋友圈了?


最高赞的回答里有这么一句话:想发的朋友圈,已经以私信的形式发给在乎的人了。


我们在朋友圈分享的情绪,其实也只有在乎自己的人才会看,所以干脆就私发给他们了,至于其他人,也没有必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生活。


就算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可能也只是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你晒东西,别人觉得你是在炫耀;你吐槽一下,他们可能对号入座;你真正难过的时候,他们又视而不见了。


鲁迅先生有一句经典名言:“因为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朋友圈人是很多,但真正在乎我们的人、懂我们的人其实不多,所以我们慢慢地把自己在朋友圈暴露的情绪藏了起来,只给那些在乎自己的人可见。


我们把想发的朋友圈、想分享的照片、想说的话,都私发给那个人了,也达到了我们想要分享的初心。


所以如果当你发现一个人从来不发朋友圈,也许并不是她过得不好,而是她已经不想向别人透露自己的生活了。


毕竟,朋友圈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于是慢慢地,我们越来越不爱发朋友圈了,即使发了,还要设置三天可见。


最后,感谢还愿意给我们朋友圈点赞的人。



THE END


▼ 还有好看的 ▼


2020年度回顾视频:这场大考,新东方人给出了最精彩的答卷!

“接替”撒贝宁开始“今日说法”,他蹿红的速度让人嫉妒

坚持住,还有几天就放假了


文章作者简介:薇刊编辑部·顾点点,文章首发于公众号:VIKAN薇(ID:kawa01)。薇刊,让千万女性看见美好。

“在看”我吗?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