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吃过外卖吧,各种煲仔饭或盖饭,是大部分人午餐中的常客。
可是你敢相信吗?这份热腾腾的外卖,有可能是十几天甚至几个月前就做好的。
这样的外卖,你还敢吃吗?
估计很多人都没有想过,自己每天点的外卖是怎么做出来的?也许每次打开外卖平台下完单之后,就静候小哥送达了。从没想过,这些外卖是经谁制作,用的是什么食材。而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有70%的外卖商家都用过一种叫做“菜肴包”的东西。这种菜肴包是提前做好的各种“美食“,商家使用的时候只需打开包装袋,用微波炉加热即可,保质期也长达3-6个月。也就是说,你点的外卖有可能是几天前甚至几个月前就提前做好的食物。有商家对此表示,这种模式“便于复制发展,产品安全也更可控”,并称,“也是高速度的要求,在客户不了解的情况下,不建议告诉消费者。”煮熟的番茄牛肉、红烧肉、土豆烧牛肉等各类菜肴被密封成菜肴包。十来天甚至几个月后,这些密封袋里的菜肴被包装为“新鲜可口”的外卖,被忙碌的人们毫不知情地吃进嘴里。生产企业、外卖平台、商家、骑手都对此心知肚明;只有在面对用户时,菜肴包的信息被有意或无意地隐藏起来。
事实上,外卖行业使用菜肴包在业内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业内人士、外卖平台、甚至骑手都对此心知肚明,只有付钱的用户,被蒙在鼓里。在网上随便一搜,都有关于菜肴包的信息:有找货源的,有推荐厂家的,有咨询创业的,一片欣欣向荣。根据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国内市场的外卖增速高达30.8%,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商家入局菜肴包,希望能在行业的飞速发展中分一杯羹。甚至外卖行业的两大平台,美团和饿了么也加入到了菜肴包这个行业中。美团快驴,饿了么有菜,两个针对外卖商家的平台上,都在公开出售菜肴包。实际上,业界也非常清楚菜肴包的优劣。四川无厨的创始人之一蔡通汉曾强调了菜肴包的安全性,但他也承认:论营养健康,菜肴包肯定不如新鲜的食物。北京知名外卖商家“优粮生活”CEO闫寒的措辞则更加不客气,“严格上来说,菜肴包属于复热食品,怎么说呢,说轻点就是剩饭剩菜,说重点就是方便食品,本质上跟方便面没什么区别”。关于菜肴包的信息,外卖平台的大多数用户并不了解,他们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点的就是现炒的或者是当天提前准备好的食物。
实际上,恰恰是外卖的兴起促成了“菜肴包”的繁荣,虽然外卖的诞生将顾客和商家的距离拉近,但随之而来的是逐渐高昂的运营成本。对很多小店主而言,外卖和堂食相比,不仅需要付出食材、人工和租金三大成本,还需要承担平台佣金、打包费、活动费等。相关外卖店主表示,平台上的各种活动,包括免配送费、满减、会员红包等费用,都是由自己承担的,如果不参加这些活动,那么就无法得到平台更多的推荐和流量扶持。今年疫情期间,不少商家无法开门营业,于是都将希望压在了外卖上,但就在这个时候,平台的涨佣金却让商家们倒吸了一口凉气。不少商户反映,疫情期间,在餐饮界一片哀嚎的形势下,外卖平台的佣金反而呈现上涨趋势,对一些小餐饮店来说,佣金抽成后,再刨去各项成本,到头来基本就是白忙活。在这样的高成本高佣金之下,价格低廉的“菜肴包”就成了商家眼里的香饽饽。对于商家来说,使用菜肴包的好处是非常诱人的。这一份菜肴包,可以大大地节约商家的空间时间和人力成本,还能保证菜品的口味统一,商家何乐而不为呢?平台流量,是商家赖以生存的根本,而出餐速度,则直接决定了商家能否得到流量。根据美团自己公布的数据显示,通过大数据算法,外卖小哥的配送时间已经从平均45分钟缩短到了38分钟,而这背后,不仅仅是外卖小哥的快马加鞭,还有商家时间成本的压力增加。在这种病态的效率要求下,比起花大把的时间去认真制作一道菜,这种微波炉加热的“菜肴包”,是不是更香呢?在我看来,被系统困住的不仅仅是骑手,还有千千万万的商家。之所以菜肴包会在外卖行业那么泛滥,离不开这个行业对成本、效率的极度追求。
实际上,“菜肴包”并不是个新鲜事物,但是之前主要还是一些西餐厅采用这种方式,中央厨房加工好了,直接送到店里,加热后就端到前台。那么,对于中餐的这种“菜肴包”,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从理论上说,中央厨房加工相比小厨房加工,在卫生上肯定是有优势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都是理论,是建立在加工者愿意保障食品卫生安全之上。而对消费者来说,“菜肴包”属于深度加工产品,如果商家为了利润最大化,在原料上偷工减料,在卫生管理上不负责,那么“菜肴包”的菜品质量还是很让人担心的。之前网络就曝光了一家专门生产“菜肴包“的公司,视频中显示,该公司生产条件脏乱差,食品原料也不合格,却实现了”一天销量40万份,外卖超过50%,一个月华东地区销售额大概一千多万“的骄人战绩。关于“菜肴包”,还有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消费者是否知道自己吃的是“菜肴包“。大部分消费者表示,商家并没有告知外卖是复热的,自己也一直以为外卖是新鲜制作的,使用菜肴包对于点餐者来说,具有欺骗性质。如果你明码标价,明确告知消费者这就是菜肴包加热的产品,销售如果还能一如既往火热,那才能说明菜肴包外卖真的有市场竞争力,这些外卖店大可以将此作为卖点。否则,挂羊头卖狗肉,欺骗顾客,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用户花钱买外卖,希望得到的是刚出锅的食物,而不是加热了的“罐头“。目前,我国对于食品行业的制成品是有一定监督的,对于餐饮店的食品安全也是越来越重视,但是对外卖“菜肴包”这一块的管理还是存在一定的空白,这个是急需跟上的。因为餐饮行业的原材料采购是无法被完全监管的,进货的品质也就参差不齐,就算一家饭店再干净卫生,如果它进货的“菜肴包”出了质量问题,那么做出来的食品也是不合格的。所以,现在急需解决的是把传统饭店和外卖店的“菜肴包”的渠道监管起来,用谁家的“菜肴包”,那么谁就要被纳入监管,这样我们的外卖才能吃的放心。归根结底,外卖用“菜肴包”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必须建立对“菜肴包”的监管才是关键。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销售与管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号观点,扫码关注可接收最新最全热点财讯,带你奔向财富之巅!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