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男主角第一集就死了,HBO新剧戳穿了投行人最后的体面......
宅家追剧指南!
今天学姐推荐一部看得也有点上头的美剧!
《投行风云》没有风云
继《权力的游戏》后,HBO又推出了一部自成风格的新剧——《投行风云》(Industry)。
图源:豆瓣
看名字就知道,这部剧是讲投行、讲金融的。不同于《亿万》描述的是金融行业顶层人物的生活,《投行风云》则把手伸向了“金融社畜”。
故事背景设定在伦敦的一家顶级投行,五个年轻人,三男两女,肤色不同,毕业院校不同,性格也差异较大,但都过五关斩六将拿到Offer,正式成为其中的一员。然而,接下来迎接他们的并没有风云,只有冰冷残酷的现实......
入职第一天面对的就是六个月之后的人事裁员日(Reduction in Function),只有一半的人能够留下来,上演“投行版大逃杀”。
图源:《投行风云》剧照
印度裔小哥Hari,家境一般,学历一般,一心想留在投行实现阶级跨越,可他面临的最大对手是出身伊顿公学、毕业于牛津大学的Gus。
于是,Hari成了“IBD拼命三郎”,开始拼命工作、加班,咖啡、红牛等功能饮料一齐上阵。
当别人下班的时候,他说:“现在才22:30,就要走了吗?”
当别人在外蹦迪约会的时候,凌晨3点,他还做报告,只为了约会的时候,一个可以被leader带上参会的机会。
当别人已经回家躺在床上的时候,他必须靠着抗疲劳药在办公室死撑,实在扛不住了,就直接躺在厕所的地上睡觉......
遗憾的是,连续的“007”给Hari带来的并非是上司的青睐,而是死神的垂青——在弄错一份重要文件上的字体后,Hari没能抗住巨大的压力,永远的倒在了卫生间的地上,第一集就领了便当。
另一位梳着脏辫的黑人女生Harper则是另一幅画面了。先是做假成绩单进入Sales &Trading,然后靠着不可描述的“外力”促成一大笔期权交易,在同事们中狂刷一波存在感。拿到一个月的薪水后,Harper特地给自己开了个全景落地窗豪华Suite犒劳自己。
而出身良好的Yasmin和Robert也都在苦苦挣扎。
Yasmin家庭条件优越,人美嘴甜,为了尽快融入组内,给同事带咖啡、带午餐、点外卖。可组里的人根本就不想带她,只会对她颐指气使。
Robert是牛津大学高材生,长相帅气,可总是被同事开涮,嘲笑西装廉价,像个夜店保安。
真实的投行生活
看完后,不少网友直呼:内容过于真实。西装革履的光鲜外表之下,真实的投行其实没有那么美好!
图源:新浪微博
1. “卷中卷”的招聘
投行的“内卷”十分严重。想要进入投行,哪怕是个小小实习生的岗位,也是“挤破头皮也难得”。
就拿高盛来说吧。
高盛亚洲平均每年吸引约20000名学生申请公司的全职及实习生岗位,最终仅聘用不到600名全职员工及实习生,录取率仅为2.5%-3%,也就是说每40个竞争者中,你要淘汰39名才能拿下offer。
对于看重血统的投行来说,你是否来自目标学校很重要。一般而言,投行只会去目标学校招生,而那些非目标学校的学生只能尽力去通过Network而拿到入场券。
记得剧中终面面试官(一般是该组MD)说的一句话,Harper并不是来自重点名校,录取很困难。
图源:《投行风云》剧照
2.加班多、压力大
尽管故事中Hari的结局略显夸张,但投行“加班多、压力大”确系存在的。
曾有人在知乎上爆料一份投行人的日常工作时间安排。不难看出,吃住在公司、通宵赶工也时有发生。
图源:知乎
通常的情况是,招股书四五百页,可能你已经准备了一年,改了七八十遍。路演前一天的半夜一两点,往往还在改。一周工作100-120小时,再正常不过。
对投行人来说,周末与朋友聚餐郊游是一种奢望,因为就算约了,也往往会泡汤。因为Boss要东西是不分时间的,如果邮件联系不到你,他会毫不犹豫地打电话,无论什么时间,无论你在干什么。如果你刚好在约会,Boss叫你回公司,你该何去何从?!
3.工资高,待遇好
虽然加班多、压力大,但投行的工资、待遇是真的高。要不然,Harper豪华套房说开就开?!
据WSO统计,九大投行的平均薪资如下:
Intern/Summer Analyst能拿8.3万美元;
Intern/Summer Associate能拿14.4万美元;
一年的Analyst有13.1万美元;
两年的Analyst有15.3万美元;
Associate有22.9万美元;
VP有34.8万美元;
Director/MD更是达到了91.1万美元。
图源:WSO
投行工作一两年,年薪便有上百万,真香!
记得LinkedIn曾报道过一个一心想进投行的姑娘——小杨。
小杨出身普通家庭,但有着着过人的智商和情商,大四的她刚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金融硕士录取。如今,正日以继夜地准备着CFA,希望有朝一日成为投行分析师,年薪百万,能在北京买套房。
图源:LinkedIn官微
另外,剧中连摸鱼都很真实!
做Sales的Harper与做Trading的Robert是面对面坐的。绝大数投行的Sales和Trading部门紧密坐在一块。
作为IBD实习生的Hari做的都是一些基本功,如50-100页的项目建议书(Pitch book),主要阐述交易公司的情况、市场情况。对于有经验的Analyst来说,这是很无聊的一个环节,所以这些投行老人会将其丢给实习生去做,而自己则是给一些修改意见,俗称Commentary。
甚至连摸鱼都巨真实:一个老司机,揣一份《金融时报/FT》假装读报,实则午睡。
图源:新浪微博
编剧系投行中人
事实上,《投行风云》不仅因其生动真实的细节引起了打工人的共鸣,还赢得了不少业内资深人士的好评。
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和野村证券前研究分析师BilalHafeez观看之后评价道:“这是我见过的最接近(投行)现实的情况。”
怎么会如此写实?
原来《投行风云》的编剧Konrad和Mickey曾是投行中人。另外,他俩还是牛津大学的校友(PS:难怪剧中Gus和Robert都毕业于该校)。
图源:LinkedIn
2010年,Konrad从牛津大学毕业后便进入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成为一名equity salesman。可三年之后,Konrad竟然被解雇了,Boss称Konrad是他见过的最差的salesman。
图源:FCA
对此,Konrad后来回应道:“总有人比我更了解股票,所以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资格开口谈股票。我发现很难胡说八道,因为我害怕一旦有人问我问题,我的真实水平就完全暴露了。”
而Mickey则在工作一年之后辞去了投行analyst的工作。因为他写的研报很少能得到验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so terrible at it”。
图源:bustle
2014年,投行失意的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开启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职业——剧本创作,为多个电视和电影项目撰稿,并获得英国独立电影奖提名,《投行风云》更是令他们名声大噪。
回首往昔,当有记者问他们后悔进入投行吗?
他们如此说道:“是投行的经验促成了我们的剧本创造;从某些方面来说,那些工作教会了我们非常努力地工作,无论你从事哪一种工作,都得如此,这是一种态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是从摩根士丹利聘请了一位顾问,以确保金融术语使用无误。就内容而言,本剧表面看起来还是蛮专业的。
但对于那些毫无任何金融知识的小伙伴,也千万别被那些专有名词吓到,只要稍微有点常识,其实并不需要专业知识就能看懂剧情哦。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最后给大家带来一份免费资料《普华永道培训讲义(财务管理与内控).xls》,适合自用和内部培训使用。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回复: 内部
即可参与获取上述所有资料
文章来源:高顿金融分析师,图片来源:高顿图库。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文章。欢迎更多读者或媒体投稿合作,如有异议,请回复本微信。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
- 1 习近平同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会谈 7969202
- 2 《哪吒2》进入中国影史票房榜前三 7952522
- 3 “白龙马”与主人救人后发烧到40度 7846328
- 4 新春新气象 欢乐幸福年 7757016
- 5 和妈妈打视频女友突然乱入 7617908
- 6 男子返程父母给塞了500斤特产 7576410
- 7 郭富城陪老婆回内地拜年 7470648
- 8 妻子称蔡磊双手臂完全瘫痪 7346425
- 9 远离肺癌肝癌从这些小习惯开始 7292754
- 10 消费新图景 发展新动能 719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