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 营销狂人(HLW3600)作者 狂人
巨亏111亿、中国神车众泰面临倒闭危机!
“这辈子能不能开上兰博基尼,就看众泰了”,相信这样的调侃,很多人已经非常熟悉,中国神车众泰曾以高速的销售进度赢得无比辉煌:2016年众泰汽车销量达33万辆,2017年众泰年销量仍达到31万辆。
近年来,众泰还曾试图"换标"君马、大乘、汉腾、汉龙品牌,不过这些品牌也难逃停工破产的命运。
曾经辉煌一时的"保时泰",能撑过这个寒冬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最爱吟诵《七律·长征》的应建仁,此前也是名小镇青年。
在浙江永康这座57.7万人口的“五金之城”,倘若问起众泰,老乡们或许答不上一二;但提起应建仁,他们会像自家亲戚一样,亲昵称呼为“建仁”,他的发家史,早已烂熟于心。与生俱来热爱挑战,对资本天生敏感,在很多人看来,2017年就过10亿美金身家的应建仁,理应与马云、李书福一样,成为一代浙商代表人物。1992年,踏着下海经商的时代潮流,30岁的应建仁,赶上了永康五金制造的风口。当时,在黄山仪表二厂,应建仁已从财务科长做到了厂长位置。为成立“永康长城机械厂”,他跑遍亲朋好友,硬生生借来8万块,众泰母公司铁牛集团的前身就此落地。千禧年后,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民营老板们打起了造车主意。其中有奇瑞的尹同跃、吉利的李书福,还有做五金配件的应建仁。他眼中,造车就像长征一样,现金、技术、牌照,是必须迈过的三座大山。应建仁财务出身,对资本领域相当熟悉,这夯实了企业早期发展的基础。以白车身、电机等作为主营业务的金马股份,2002年因经营不善面临退市。拿下这一基盘,既造车身又卖五金的铁牛,先后承接了江淮、菲亚特等大厂的产品设计与制造任务。从中,应建仁挖得迈向大宗制造的第一桶金。时针旋至2003年,电视剧《聚宝盆》中的沈万三,让“浙商”的金字招牌誉满天下,应建仁也应声跳进造车行当。这年,众泰控股正式成立。当时,因财务问题,台湾丰田要打包出售SUV特锐生产线,价格非常便宜,该消息触动了应建仁的神经。作为竞争买家,吉利、奇瑞均把轿车视为主推产品,对是否收购SUV,始终拿不定主意。对手动摇之时,众泰速战速决,几轮谈判后,香饽饽就被幸运的应建仁收入囊中。为确保万无一失,众泰希望将整套设备、模具,甚至技师、高管一股脑带回永康。因为,“拿来主义”是当时众泰让整车快速落地的最佳选择。迁到江浙小城,台湾工程师们起初并不情愿。为解决人事困局,众泰高管们约谈了三四个颇有声望的老技师,分析特锐为何败走台湾,并承诺众泰零的部件优势,将会让该车重获新生。当工程师们到永康实地参观后,他们对大陆民企的疑虑彻底打消。有部分人,还成为后来众泰汽车的技术中坚。拿来主义,完美解决了初期产品落地和生产技术的难题。2005年6月18日第一辆整车众泰2008成功下线2005年,特锐改造的“众泰2008”成功下线,应建仁却感受不到快乐。因缺乏“准生证”,该车无法上市。为向国企寻求合作,众泰高管们接连飞往北京、长春,却屡屡碰壁。好在民营车企“新大地”敞开怀抱,打着借生产资质换钱的主意,与众泰一拍即合。停放工厂一年后,众泰2008正式上市,应建仁对着全国媒体,激动吼出了心中喜悦:“我们早就憋不住了!”首年,这款车挂着“大地众泰”LOGO的汽车卖出了1.1万辆,开了个好头。自己造的车,凭什么挂“大地”标?为让梦想照进现实,应建仁再次举起收购大旗。2007年,从李书福哥哥李胥兵手中,铁牛买下江南汽车70%股份。当年上海车展,众泰与江南同台亮相,应建仁终于长舒一口气:扫清一切障碍后,“众泰汽车”名正言顺,大步迈入公众视野。“买买买”奠定了企业基盘,在此之上,应建仁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应对转型的勇气魄力,让企业加速迎来了高光时刻。因性价比优势,2009年,在中亚等区域热销的众泰,出口销量占据总销量的15%;对比目前海外销冠,奇瑞2019年的9.6万辆出口仅占总成绩的12.8%。2014-2015年,众泰先后获得4.43亿、11.41亿新能源补贴,同期净利分别为2亿、9.68亿,多亏了应建仁的战略眼光。有人说,风口之上,猪都能飞起来,显然同时获得市场与政府青睐,众泰汽车绝非短视。对于众泰汽车而言,真正意义上的高光时刻是在2016年,那一年,众泰汽车一时风光无限,全年销量达到33万辆。但50%的同比增幅,让众泰汽车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另外,也坚定了众泰汽车做逆向研发的决心。几年时间里,众泰汽车就靠一个“皮尺部”,完成了国内很多车企奋斗多年都无法真正在国际舞台上留名的夙愿。2016年之前,中国汽车汽车处于连续高速增长时刻,2017年同比微涨,但是到了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结束了连续增长的态势,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中国汽车市场开始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众泰汽车2016年之前的连续高速增长,与中国汽车市场的大背景是一致的。众泰、长城、幻速等过车品牌,搭上了中国SUV野蛮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的快车,一时风头无限。曾几何时,利用空间、价格、配置等作为主打优势,国产品牌SUV尝尽了甜头。众泰T700、T600、幻速S3、H3等都能月销过万,消费者十万以内就可以买到一辆中大型的SUV。2013年至2017年,短短4年时间,众泰汽车不仅经历了市场规模的迅速壮大,还完成了企业上市,发布了高端子品牌,甚至还被福特这样的全球型车企看中成立了合资公司,要论风光程度,这几年,众泰汽车不比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差多少,只是,这样的风光并没有长久维持。其实众泰一路走来,是中国国内汽车市场一个很好的折射。![](https://imgs.knowsafe.com:8087/img/chayuqing/2020/12/30/073a619d72fbef26cb122df06f03e3ed.jpg)
当业绩的雪球越滚越大,造车思路上,众泰却被钉在资本运作的高度。如何快速钱生钱,在这一刻渗入了发展的血脉。从特锐尝到“赚快钱”的甜头后,买断产品线,被应建仁看作掌握技术、实现盈利的可行方式。2013年,消费者敏锐发现众泰T600“物超所值”:看车头,像是大众途锐;看车身,像是奥迪Q5;8万元超高性价,让该车迅速月销过万。“保时泰”更在2017年名声大噪。北京车展上,保时捷CEO亲临众泰展台,近距离观摩酷似自家Macan的众泰SR9后,面露不解的现场照片,瞬时登顶微博热搜。无法稳住基盘,亦无法扩充增量,奄奄一息的“中华神车”,正面临退市风险。实际上,众泰汽车也深知靠抄袭并不能走的长远,也并非没有想过摆脱“抄袭”的帽子,因此不止一次地表示:“众泰会自主创新,推出更多有特色的车型”。在2019年初还招来前大众首席设计师Martin Kropp试图自救。可惜的是,新剑未出鞘,众泰已经支持不下去。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众泰就频被曝出停工停产等消息。而这一消息也得到了众泰汽车的证实。在众泰汽车3月回复深交所问询函时称,“2019年下半年以来,公司大部分车型处于停产或者不连续生产状态,2019年全年公司的汽车产销量较上年下降70%以上,导致营业收入大幅下降。”而到了2020年,疫情的影响更是让众泰汽车雪上加霜。有消息称,由于众泰没有推出国六车型,无车可卖,多家工厂截止4月下旬尚未复工。数据显示,3月众泰T50销售56辆,众泰T300销售85辆,众泰T700销售95辆。今年6月众泰汽车披露2019年年报-60亿、-90亿、-115亿,在历经三次修改后,企业净利润最终定格在-111亿,同比跌幅1498.98%。此刻众泰汽车市值只有36亿。应建仁说,工匠精神、创造变革,是企业应对挑战的核心能力。或许是“成王败寇”的精神烙印,或许是“钱可通神”的思维捷径,众泰汽车口中的工匠与创造,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早已荒腔走板。如今,奄奄一息的众泰忙于自救,不过商业世界是残酷的,逐利时的七窍玲珑、抄袭时八面威风,却始终轻视长远发展和核心技术积累,退场,终究是商人们心猿意马的必然宿命。*本文内容不代表“CEO商业内参”观点,仅供读者理性讨论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