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谬误:
我们经常从一个前提
推出一个不必然的结论
经常有人连篇累牍的论证,天为什么塌以及是怎么塌的,却从来不思考是不是自己站歪了。
这是因为很多人的论证方法有问题,从一个前提当中,推导出了一个不必然的结论。
这样的逻辑谬误很常见,我可以举几个例子:
1)诉诸人身攻击。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年来的网络撕逼,最后都落脚到了人身攻击,比如攻击对方不尊重女性、狂妄、不检点等,所以这是个坏人,这在逻辑上叫做「井中投毒」。
这种攻击百口莫辩,特别是观念、道德上的指控,你很难自证。只要沾上这个,哪怕显然是谣言,也必然会有很多人会认为你是个坏人。
2)诉诸无知。
有些人以「无知」为借口,声称我们没法证明某个观点是假的,那么它就该是真的,我们现在还不认可它,是因为我们还很无知。
所以有人信奉第六感,有人信奉 UFO,有人信奉尼斯湖水怪……
但问题在于,如果一件事情不存在,你必然无法证明它的真假。这跟是不是无知没关系。
3)非黑即白谬误。
人们会下意识地把选择简化为两种,非此即彼。
如果好人做了一件坏事,那么他就只能是个坏人;如果进化论有不合理的地方,那神创论就是对的;如果科学没能解释这个问题,那就证明神学是对的……
但这个世界是灰度的,一种选项错误,未必代表另一种选项正确,可能还存在第 N 种选项。
4)起源谬误。
常有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认为一个人的起源决定了他的一生。
比如总有人强调,自己没有成就,是因为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好。但是白手起家且原生家庭不好的人也有很多,这种逻辑并不一定成立。
5)得克萨斯神枪手谬误。
这个逻辑是当你知道事情结果后,再来制定成功或失败的标准,或者解释事情发生的起因,就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比如有人指出,911 时飞机撞击五角大楼,根据撞上的洞推断,这是「伪造的现场」,因为飞机撞出的洞应该更大才对。
但我们也很难验证,飞机撞出来的洞到底该多大,于是怀疑者不可避免的走向了阴谋论。
当我们拿着结果找原因时,很多原因就显得无比合理,虽然未必正确。
人会主动寻求少数证据,支持此前形成的的观点,即使这种解释在统计学上漏洞百出。
比如一位运动员相信,护身符给他带来了好运,于是每场比赛都带护身符,但他只会记得带护身符之后赢了哪些比赛,却刻意忽略输了那些比赛,最终的结论是护身符帮他赢了比赛。
符合偏见的证据被保留了,不符合偏见的证据被忽略了。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人的认知本能,利于自己的就记住,不利于自己的就忘记。
框架偏差:
你对一件事情的判断
很大程度取决于呈现方式
比如医生说这个病做手术 A有 30% 的死亡率,手术 B 有70%的存活率,其实两者完全一样,但患者更喜欢 B 方案。
出现框架偏差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不同场景下,人对风险的厌恶是不一样的。对于重病患者,他们极端厌恶死亡、失败这种字眼。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癌症晚期患者会用偏方,明眼人一看那种东西就是骗人的,因为此时他们为了追求万中无一的胜率,宁可试试正常人觉得不靠谱的方案。
无良商家就是利用这一点,专门向绝症患者出售高价偏方。
在不同人情的框架当中,对一件事情的渴求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很多推荐股票的老师,就抓住了很多人求财心切的心理,告诉他自己的炒股秘籍,能够赚大钱,只需要你交一笔费用就能学到。
交钱的人,往往都被割了韭菜。
异常现象狩猎:
越与常识相悖越能引人注意
越容易滋生阴谋论
很多事情看上去不合理,或者跟现有有科学理论、知识相抵触,就很容易引发关注。
如果异常现象很难解释,就容易滋生阴谋论。
1963 年 11 月 22 日,前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令人疑惑的是现场有个男人,在不远处打着一把黑伞。
因为当时并没有下雨,达拉斯的冬天也不晒,除他之外没有任何人打伞,他这一行为非常奇怪,甚至连可能的理由都没有。
所以当时美国社会很多人都在「阴谋论」,男子打黑伞的行为,肯定是暗杀的一环,他的行为一定代表着某种其妙的寓意。
人们还杜撰了很多关于他的故事,甚至到现在中国互联网上也还在传说,该男子事发后下落成谜,暗示他的身上有个惊天大秘密。
这里我也先卖个关子,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你觉得奇怪的事情,就是异常么?
奇妙的故事和平实的叙述,你愿意相信哪个?
你认为世界上的阴谋论多么?
阴谋论能够维持世界的运转么?
你可以默默告诉自己答案,我要说的是,这个世界上阴谋论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传的越是玄乎的故事往往越难发生(不是没有,而是很少)。
很多我们不能理解的东西,只不过没有花时间去研究,当你知道答案后,就会有种恍然大明白的感觉,原来答案这么简单啊。
那肯尼迪遇刺现场的打伞男子,是怎么回事呢?
他根本没有失踪,美国国会后来找到并质询他,原来打雨伞是为了抗议约瑟夫·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父亲),在担任美国驻英大使时期,采取的绥靖政策。
而黑色雨伞则代表同时期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因为他经常出门带雨伞。
而打雨伞抗议,也不是这个人独创的行为,是二战前英国民众抗议绥靖政策的普遍做法。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的阴谋没那么多,很多看起来无法理解的巧合,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花时间去研究、了解、学习。
互联网上之所以阴谋论横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们越来越习惯填鸭式信息,不再有求证、质疑精神了。
▽
以上内容都是书里的一小部分,作者一遍遍提醒我们,要想学会独立思考,我们最应该质疑的就是自己,我们的认知偏差会不断阻碍我们科学、理性、客观地思考。
面对茫茫宇宙,我们其实都渺小而无知,区别在于有的人满怀谦卑,求知若渴;有人却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独立思考并不仅仅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理性的人生态度:
承认无知,求知若渴,尊重异见,永远好奇。
很可惜的是,最需要阅读这本书和这篇文章的人,反而可能最没有欲望打开并看完它们。
很高兴你能够读完这篇文章,那你也是独立思考的求知海洋里,一个荡起求实涟漪的独立波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