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的独立思考,与认知破局(深度好文)

百家 作者:顶尖管理思想 2020-12-26 20:48:38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商业案例参考

管理哲学

老板大讲堂

阿秀   来源:进击的阿秀(ID:zchxuexi)


最近我拿到一本《如何独立思考》,主要讲如何跨越认知陷阱,实现独立思考的,我感觉内容不错。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人都在忙着认知升级、思维破局,但是很少有人聚焦自己,研究自己的大脑、认知模式,有什么局限性。


所以很多人反复被割韭菜,反复被各种谣言牵着走,反复被垃圾营销号调动情绪,反复迷失在信息海洋之中……


简而言之一句话,当你连自己的思维、认知路径都不了解,那就更谈不上什么独立思考,你就会迷失在信息洪流当中,更容易任人摆布,成为刀俎下的鱼肉。


为了不剧透书里的内容,我只截取了一部分内容,来讲讲为什么我们很难独立思考,我们的大脑和认知路径有那些缺陷,以及是如何被商家利用割了韭菜,还有如何应对和训练自己。


这本书的内容属于认知心理学范畴,有一定的门槛,如果不愿意读书的,可以把这篇文章好好看看。


当然,我也还是一如既往的鼓励大家去读书,书里的内容更加详细,论证更加全面,案例也更加丰富。


1

邓宁-克鲁格效应:

你很难对自己有客观评价


邓宁-克鲁格效应,是指人们有时无法对自身能力做出正确评价,且往往自视过高。


1999 年,心理学家大卫·邓宁,和他的研究生贾斯汀·克鲁格,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


普通人没有能力也不愿意,认识自己的平庸之处。而且越是能力、知识水平普通的人,反而会越有一种没来由的自信。


从下面这张图可以看出,所有人都认为自己都处于平均线以上,而且能力越弱的人,高估自己的程度越大,而能力越强的人则越倾向低估自己。



那么问题就来了,当我们认识世界时,由于智力、认知、知识、人脉水平的局限,他们很做到准确客观,往往会通过主观臆断、自我欺骗等方法,强行解释和蛮干。


就算是自己的理解跟现实产生了偏差,由于他们莫名强大的自信,也会刻意忽略这些反馈信号,还会对那些提醒他们的人怀有敌意。


网上的键盘侠大多是这种情况,虽然自己上学、工作成绩都不大,但是却经常怼天怼地。


但就像刘慈欣在《三体》里说的: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Tips:


1)时刻保持谦虚,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比我们强的人太多了,没必要把别人看得太低,更没必要把自己看得太高。


就算你在某个领域有一定建树,但是在绝大多数领域,你依然属于小白。


2)知识的最大敌人不是无知,而是自认为掌握了知识的幻觉。


破除这种幻觉的最好办法,就是亲自上手实操,你就会发现很多看起来非常简单的事情,你也根本就做不好。


3)不要对自己的知识、经验过于固执,因为你知道的可能都是错的。


永远尊重事实,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而不是强行去解释不符合自己想法的事情,让事实符合自己的想法。


2

动机性推理:

别人越反对你的观点

你就越容易坚持观点


动机性推理的意思是,如果你已经在某种观念、观点、立场上,投入了很大的情感,那你就自然会为之辩护,而且反对力度越大,你对这种观念、立场反而越信服,甚至会强行扭曲、编造事实,来支持自己。


简单来说就是,敌人越反对,我就越坚持。


这种动机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你已经在这上面投入了很多情感,如果有人把你很爱、很信的东西,说得一文不值,你难免会有情绪上的逆反。


其次,你确实掌握了大量反对者没掌握的信息,尽管你的信息未必对,但他依然强化了你的观点。


比如国外有很多相信「地平说」的人,就是掌握了大量阴谋论的信息,认为「地圆说」是无数政客、科学家、媒体,共同编制的谎言。


给他们看越多「地圆说」的信息,他们就越坚持认为地球是个平面。他们甚至还要集资发颗卫星,看看地球到底是圆是方。


生活中很多场景,都可以用动机推理解释。


比如有些流量明星的粉丝,舆论越反对他们越坚持,还会拿出很多哥哥已经很努力、很敬业的证据,来试图说服反对意见。


Tips


1)首先即便是立场、观点不同,我们大多也都是普通人,跟你意见不同的并不一定是「坏人」,他们只是对事情有不同的看法。


事实上观点之争,很容易演化为立场对立,并进一步发展成生死大敌。但是根本没必要。


2)在谈论事实时,尽可能用逻辑和经验进行合理验证,在必要时放弃旧的观点;尽可能着眼于整体的有效性,而不是强抠每个细节、观点;尽可能思考自己坚持这种观点,是因为情感倾向,还是事实如此,你的观点是不是真能站住脚。


3)想要说服一个很坚定的人,最好不要针锋相对,因为你越想证明他错,他反而会更认为自己对。


3

逻辑谬误:

我们经常从一个前提

推出一个不必然的结论


经常有人连篇累牍的论证,天为什么塌以及是怎么塌的,却从来不思考是不是自己站歪了。


这是因为很多人的论证方法有问题,从一个前提当中,推导出了一个不必然的结论。


这样的逻辑谬误很常见,我可以举几个例子:


1)诉诸人身攻击。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年来的网络撕逼,最后都落脚到了人身攻击,比如攻击对方不尊重女性、狂妄、不检点等,所以这是个坏人,这在逻辑上叫做「井中投毒」。


这种攻击百口莫辩,特别是观念、道德上的指控,你很难自证。只要沾上这个,哪怕显然是谣言,也必然会有很多人会认为你是个坏人。


2)诉诸无知。


有些人以「无知」为借口,声称我们没法证明某个观点是假的,那么它就该是真的,我们现在还不认可它,是因为我们还很无知。


所以有人信奉第六感,有人信奉 UFO,有人信奉尼斯湖水怪……


但问题在于,如果一件事情不存在,你必然无法证明它的真假。这跟是不是无知没关系。


3)非黑即白谬误。


人们会下意识地把选择简化为两种,非此即彼。


如果好人做了一件坏事,那么他就只能是个坏人;如果进化论有不合理的地方,那神创论就是对的;如果科学没能解释这个问题,那就证明神学是对的……


但这个世界是灰度的,一种选项错误,未必代表另一种选项正确,可能还存在第 N 种选项。


4)起源谬误。


常有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认为一个人的起源决定了他的一生。


比如总有人强调,自己没有成就,是因为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好。但是白手起家且原生家庭不好的人也有很多,这种逻辑并不一定成立。


5)得克萨斯神枪手谬误。


这个逻辑是当你知道事情结果后,再来制定成功或失败的标准,或者解释事情发生的起因,就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比如有人指出,911 时飞机撞击五角大楼,根据撞上的洞推断,这是「伪造的现场」,因为飞机撞出的洞应该更大才对。


但我们也很难验证,飞机撞出来的洞到底该多大,于是怀疑者不可避免的走向了阴谋论。


当我们拿着结果找原因时,很多原因就显得无比合理,虽然未必正确。


4

确认性偏差:

人们会根据少数证据

得出涉及广泛的结论


人会主动寻求少数证据,支持此前形成的的观点,即使这种解释在统计学上漏洞百出。


比如一位运动员相信,护身符给他带来了好运,于是每场比赛都带护身符,但他只会记得带护身符之后赢了哪些比赛,却刻意忽略输了那些比赛,最终的结论是护身符帮他赢了比赛。


符合偏见的证据被保留了,不符合偏见的证据被忽略了。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人的认知本能,利于自己的就记住,不利于自己的就忘记。




5

框架偏差:

你对一件事情的判断

很大程度取决于呈现方式


比如医生说这个病做手术 A有 30% 的死亡率,手术 B 有70%的存活率,其实两者完全一样,但患者更喜欢 B 方案。


出现框架偏差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不同场景下,人对风险的厌恶是不一样的。对于重病患者,他们极端厌恶死亡、失败这种字眼。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癌症晚期患者会用偏方,明眼人一看那种东西就是骗人的,因为此时他们为了追求万中无一的胜率,宁可试试正常人觉得不靠谱的方案。


无良商家就是利用这一点,专门向绝症患者出售高价偏方。


在不同人情的框架当中,对一件事情的渴求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很多推荐股票的老师,就抓住了很多人求财心切的心理,告诉他自己的炒股秘籍,能够赚大钱,只需要你交一笔费用就能学到。


交钱的人,往往都被割了韭菜。




6

异常现象狩猎:

越与常识相悖越能引人注意

越容易滋生阴谋论


很多事情看上去不合理,或者跟现有有科学理论、知识相抵触,就很容易引发关注。


如果异常现象很难解释,就容易滋生阴谋论。


1963 年 11 月 22 日,前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令人疑惑的是现场有个男人,在不远处打着一把黑伞。


因为当时并没有下雨,达拉斯的冬天也不晒,除他之外没有任何人打伞,他这一行为非常奇怪,甚至连可能的理由都没有。


所以当时美国社会很多人都在「阴谋论」,男子打黑伞的行为,肯定是暗杀的一环,他的行为一定代表着某种其妙的寓意。


人们还杜撰了很多关于他的故事,甚至到现在中国互联网上也还在传说,该男子事发后下落成谜,暗示他的身上有个惊天大秘密。


这里我也先卖个关子,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你觉得奇怪的事情,就是异常么?


奇妙的故事和平实的叙述,你愿意相信哪个?


你认为世界上的阴谋论多么?


阴谋论能够维持世界的运转么?


你可以默默告诉自己答案,我要说的是,这个世界上阴谋论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传的越是玄乎的故事往往越难发生(不是没有,而是很少)。


很多我们不能理解的东西,只不过没有花时间去研究,当你知道答案后,就会有种恍然大明白的感觉,原来答案这么简单啊。


那肯尼迪遇刺现场的打伞男子,是怎么回事呢?


他根本没有失踪,美国国会后来找到并质询他,原来打雨伞是为了抗议约瑟夫·肯尼迪(肯尼迪总统的父亲),在担任美国驻英大使时期,采取的绥靖政策。


而黑色雨伞则代表同时期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因为他经常出门带雨伞。


而打雨伞抗议,也不是这个人独创的行为,是二战前英国民众抗议绥靖政策的普遍做法。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的阴谋没那么多,很多看起来无法理解的巧合,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花时间去研究、了解、学习。


互联网上之所以阴谋论横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们越来越习惯填鸭式信息,不再有求证、质疑精神了。



以上内容都是书里的一小部分,作者一遍遍提醒我们,要想学会独立思考,我们最应该质疑的就是自己,我们的认知偏差会不断阻碍我们科学、理性、客观地思考。


面对茫茫宇宙,我们其实都渺小而无知,区别在于有的人满怀谦卑,求知若渴;有人却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无所不能。


独立思考并不仅仅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理性的人生态度:


承认无知,求知若渴,尊重异见,永远好奇。


很可惜的是,最需要阅读这本书和这篇文章的人,反而可能最没有欲望打开并看完它们。


很高兴你能够读完这篇文章,那你也是独立思考的求知海洋里,一个荡起求实涟漪的独立波源了。


——如果你觉得不错,点个转发、在看 吧。


-THE END-


● 作者:阿秀。一个追求“句秀、骨秀、神秀”的文字梦想家,一个热爱码字的个人管理专家,36Kr特邀作家,多篇文章全网收获千万级别阅读。个人公众号“进击的阿秀”(ID:zchxuexi),同名微博@进击的阿秀。部分图源:图虫创意。MBA智库(mbalib)经授权发布本文,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声明:版权问题,投稿,爆料,商务合作请加微信/QQ:904707301

小编向你推荐一个不错的公众号↓↓↓


企业家参谋

IDcmqiyejia

全球视野,高端思维。《企业家参谋》为中国企业家提供经典商业案例、行业趋势和企业管理思想。

↑↑↑长按二维码一键收藏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