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相亲鄙视链曝光:要么嫁给爱情,要么孤独终老

百家 作者:新周刊 2020-12-16 18:38:19


作者:绘里
公众号:麦子熟了
(ID: maizi8090)

最近有个现象很火:985毕业生相亲只挑985。
 
原来一个高端相亲平台上,挂牌嘉宾都有光鲜的标配人生:

从名校毕业,比普通人略高的颜值,年收入20-50万不等,三五兴趣爱好。
 
这些人相亲,还有一条清晰的学历鄙视链:

985看不上211,211看不上普通一本,普通一本看不上二本。
 
赤裸裸的筛选条件,把相亲弄得如同求职,还有人先让约会对象做一套题。
 
图源:公众号谷雨

但其实,不管相亲局有多高端,时代怎么改变,在择偶方面,男女双方在乎的条件并无本质变化。
 
女生希望男方符合:base一线城市、原生家庭和睦、家教良好、有经济实力、独生子女、有购房能力。
 
而男生最看重年龄,简单来说,女生的生育价值高于学历价值。
                                                         
看不懂这些985男孩女孩们,怎么也自动接受那些约定俗成的婚恋观,浪漫已经过时,实用变成了最普遍的标准。
 
名校毕业生正在被挑挑拣拣,最后能在平台上成功牵手的人很少。
 

985高端相亲局

只有标签,没有爱情

 
985高端相亲局,看上去展现的是优越感,倒不如说暴露的全是不安。
 
可笑的是,绝大多数挂牌者表示,通过壁垒森严的条件,自己还是在寻找爱情,渴望悸动和心跳。
 
爱情原本是感性的力量,看见一个独特的人,毫无理由地产生了生物学本能,这是它最美的地方。
 
但是,相亲这条路讲究门当户对、明码标价,一个人只有先被别人看得上,才配被爱上。


要想被人看见,就必须给自己贴标签,比如年龄、学历、收入,然后通过这些标签去搜索匹配符合自己标准的人。
 
爱情已经退化成了一条走不通的岔路。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为自身的优越条件而被爱,换取互利互惠的婚姻会更有安全感。
 
而那些从通过狭窄通道进入名校的小镇做题家,也没有时间资本去等着遇见爱情。
 
他们难以承受向下找的落差,想要的是一种「互相不拖后腿,一起稳住在小中产阶层,共同奋斗攀爬」的婚姻。
 

选择相似教育背景的人,看上去是最低成本、最理性的选择。
 
但当一个个独特的人,为了在相亲市场脱颖而出,被贴上了相似的正面标签:性格乐观积极、长相落落大方,就再也找不到自己的独特之处了。
 
设想一下,如果李银河在985平台遇到了王小波,他们能隔着条件达到灵魂的契合吗?
 
李银河能看见的只是贴着人大毕业、街道工人标签的王小波,很有可能一看照片就pass掉。

她会错失了写在五线谱上的率真情书,也无缘感受「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这样灵动的情话。
 
而且,所有的标签被明示后,大家还会被激发出巨大的焦虑。
 
尤其是相比名校男生来讲,女生更像是等待被消费的物品,更容易被婚育焦虑所绑架。
 
首先,相亲市场极端的女多男少,以上海为例,相当于7个高学历女性在竞争3个高学历男性。
 
平台的线下活动年龄筛选严格:女生出生在88年以后,男生出生在85年以后。
 

光凭这一点,就足以令人质疑,可还是有89年的女孩们踊跃参加,用自己的行动为年龄焦虑的蔓延添砖加瓦。
 
相亲过程中,最让女性悲哀的一点,莫过于她的价值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高。
 
很多高学历女性读完硕士博士,年龄已经25+,她们在相亲市场可能还不如那些好嫁风的年轻网红脸,这些女孩子有着大大的双眼皮,尖尖的下巴,会烹饪懂倾听,她们才是相亲市场食物链顶端的女人。
 
按照这个好嫁的价值判断标准,很多高学历女性,在外人衡量起来,仍然是价值很低的。
 
清华毕业、有过很多奇葩相亲史的蒋方舟就说过:

通过相亲对象,你可以得到一个对自己认知的坐标。

她曾经就在这个认知坐标里,感到备受挫折。
 
她发现,30岁的女性也只能被介绍离异丧偶的男性,35岁的时候,别人就会介绍身体有一些残疾的。
 
即使她不认可两性市场的标准,但仍然会被放入市场的天平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分量。
 
她的27岁,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对婚姻的焦虑中度过。

清华才女的相亲焦虑:

「不漂亮、被挑选」


和985相亲局的女生一样,蒋方舟成长的道路上,是成绩优秀、被家长保护的孩子。
 
这样的女生往往容易母胎单身,迈不开恋爱的第一步。
 
18岁时,蒋方舟的爱情观只能来自文艺作品,所以显得有一些不着调:
 
年轻人配不上她,中年人也配不上她,只有老头配得上她。因为只有70岁以上的男人才有智慧,才能进行精神交流。
 
到了22岁,还没谈过恋爱,只能接受去相亲,这是一件在她看来屈辱的事情。
 
坐出租车,司机觉得她人不错,想介绍给儿子。最后连儿子的房都带她看了,却没有给她联系方式。
 
朋友把她介绍给了一个青年书法家,对方并没有下文,过了一阵子居然发微博说:蒋方舟太丑,怎能做自己的女朋友。


这些事,现在她当成奇葩笑谈,但谁能敢说,外貌焦虑没有对她产生过伤害呢?
 
那段时间,她就在淘宝疯狂买衣服来疏解心情。
 
到了27岁,她减肥成功,穿衣打扮也比以前好看了,还在北京和老家都买了房,却仍然有些不自信。
 
她觉得在婚恋市场上被挑选,有部分原因是自己不够性感,不够美。

20+的女生通常都会对自己的女性魅力不自信,因为从身体变化的那一刻起,成长教育就在抹杀性别。
 
就像蒋方舟的父母,很少肯定她的女性气质,小时候每次当她想照镜子,打扮一下都会被骂。
 
到了相亲市场上,女性更加仍处于被面试的位置,被迫以一种男性视角的苛刻标准重新审视自己。
 
只有白瘦幼,才有性魅力;只有贤惠温顺好生养,才值得被迎娶。

这些标准,恰恰是女性成长最应该挣脱的蜘蛛网,而摆脱外界给予的评价坐标,重新认知自己,也是需要时间和阅历的。
 
经历了相亲失败的焦虑,蒋方舟开始反省:

自己到底是雌雄同体不需要爱情走路带风的女强人,还是勇敢追爱双手握拳留齐刘海的傻白甜?
 
习惯了讨好男权社会,她发现这会使自己的人设变得混乱。
 
她跑到东京生活了1年,学习正视自己,不迎合别人,成为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
 
走到看似是决定后半生形态的30岁,她发现并没有想象中扑面而来的焦虑,反而是沉淀出了一些才明白的爱情感悟:
 
作为标准的大龄单身女青年,也经历过挫败、痛苦、鼓起勇气、再挫败、痛苦的循环。
 
在生活中,爱而不得才是常态,并不值得自怨自艾或是憾恨他人,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受伤的人。
 
这也并不是不相信爱情,恐怕也只有接受了「得到回应的爱是撞大运」这一点,才能在下一次,在每一次都能勇敢地去表达,真正去珍惜。

就这样,她学着接受爱情的来与去,仿佛不再焦虑,不再被绑架。
 
如今她31岁,与妈妈签署了一份催婚协议:每半年可以催婚一次,并且还要写上日期。
 


而她尽可以继续「不漂亮」、继续「被挑选」,随便他人如何解读所谓的标签。
 
如果30+是人到中年,她也不想认命,仍然大胆地想象生活的无数可能性,也学着面对失意和无序的人生。

撕掉标签,告别焦虑

可能更有机会找到爱情


屡战屡败的蒋方舟并没有放弃相亲,她说,相亲吧,但也请做好孤独终老的准备。

 
毕竟相亲是认识伴侣的一种主要的方式,它扩大了交际圈,增大了筛选基数。
 
而且婚姻这件事情,的确是要门当户对,才更容易三观契合。
 
不拘泥于条条框框,勇敢去爱去体验。这句话听上去是无畏的美好,可是世俗也从未真正嘉许过爱情。

三观、家庭磨合、资源互补,都决定了婚姻的质量和时间长度。
 
但人的感情不是公式,也没有标准答案。
 
所有的标准都是给不爱的人,人若真能凭硬性条件配对,世界上早没单身了。
 
那么,怎样相亲才不受伤又有收获呢?
 
首先,心态放平。
 
如果相亲条件严苛,目的狭窄明确,不能从做朋友开始,相亲往往会让人严重失望。
 
因为带着维护自己阶层的目的,去寻找带给你心跳的人,这本身就很矛盾,你找到人只能是一样功利。
 

其次,条件放宽松。
 
筛选条件当然需要有,但别把理想当成底线,别死守每一条指标。

偏爱颜值高的,就别要求一定是985毕业。喜欢收入高的,那么家庭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有一个最看重的标准坚持到底,认真观察,可能的对象范围就会变大。

但背后多贴几个隐形标准,相亲再多人,也只能原地打转,谁也不行。

最后,调整自己的认知,跟更多人建立成朋友关系,是找到爱情的第一步。
 
多一个途径去认识人,学会跟不同的人处理朋友关系,是很重要的。

只有抱着对他人的好奇心,而非一个适合结婚的对象,爱情才更有可能发生。

985相亲局,是一个打开朋友圈的高效方式,但如果还想拥有更好的感情,你还得问自己:

撕掉学历标签、工作标签后,我还能如何介绍自己,我还会对什么人产生兴趣?

就感情生活而言,精神爱好和日常生活的契合,才是两个人能持续在一起的基础,远比我们想象中更重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麦子熟了(maizi8090),一个有温度有态度、全网最优秀青年聚集地。分享最深刻观点、见证最精彩人生,麦子与你一同遇见成长!



微信更改推送规则
点击【在看】【星标】

在每一篇推送里,与新周刊及时相遇


推 荐 阅 读

点 击 图 片 即 可 阅 读 全 文


没钱人还想进大厂,有钱人都去养猪了


2020十大关键词


2020年十大难忘时刻


坠楼女婴事件的真相
远比我们看到的更可怕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