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枚起床困难户,正在促成一门生意

百家 作者:销售兵法 2020-12-12 16:37:46


本文来源 “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

作者 / 大冬

编辑 / 黄臻曜


人生苦短,奈何越起越晚。


《2018年中国的90后年轻人睡眠指数研究》显示,3/4的90后是在晚上11点后入睡,1/3是在凌晨1点入睡,接近1/3的人上午9点后才会起床。



“宇宙不爆炸,床都不会下,地球不重启,我就不早起。”90后们嘴上这么说着,但内心对“早起”依然充满了期待,将早起≈能收获很多想得到的东西(成功、变美)


且不说这些“鸡汤”标题了,《早起1小时,区别这么大!你和别人的差距就是这样拉开的》、《早起,让你度过又穷又迷茫的日子》、《为什么优秀的人都早起?》……专家说的这番话更扎心,“睡得晚容易‘变丑变傻’”。


当你成功把自己变成一枚早起困难户时,已经有人把叫你起床,做成了一门生意。


我们采访了多位早起行业的从业者,这些“早起生意”,有的小有成绩,有的仍在摩拳擦掌,通过这些创业者的故事,你也许能看到这个全新行业里可能存在的机会和“早起生意”背后的人们的焦虑和真实诉求。


“叫早”不是打一通电话就完事


壮壮 淘宝叫早店铺老板


我是一名大四学生,今年六月份开的第一家线上店,提供叫早起床服务。简单说,就是专门给“起床困难户”打电话,叫醒他。


创意不是我自己想到的。刚开始仅仅是想做点自己的事,有朋友推荐我去兼职做叫早和聊天,慢慢接触之后,我发现需求量还是很大的,而且还能听到很多人的故事,但是一个人做还是做不大,于是我的店就开张了。


我们是一间小型的工作室,算上我,总共是4个人。店铺现在基本步入正轨了,我主要负责管理运营团队,还有一些幕后工作。我们团队的陪陪(圈子里对叫早、陪聊人员的称呼)有100人左右,团队在这个行业里面算中等规模吧。半年时间,店铺能做到这个规模还是蛮快的。


我不是那种佛系老板,我想把它做成长期的买卖。我前期大概投入了8万元左右,向家里借一些钱来做启动资金。这行就是投入和回报成正比,只要有回报,投入其实都还好说。


刚开店时,我找了专业的运营团队帮助去开拓市场。另外,还有一部分资金投到了“人”的身上。人在这个行业里还是很重要的。店铺的盈利在于续单,比如陪陪提供叫早服务或者后续的聊天都聊得不错,客户就会续单,形成稳定的收入。但是没有经验的陪陪一开始往往只能尬聊。于是,我一开始就选择了用高薪去招聘资深的陪陪,给他们比较高的提成比例,所以前期投入会多一点。


刚开始招人确实挺难,因为自己入行不久,没有人脉关系,大部分情况就是通过配音秀等一些声音平台找优质的声音。


陪陪的心态一定要好,因为有时候我们这一行更多是“树洞”的角色,也会接触到很多负能量,所以一定要找一些阳光开朗的。我们的店员和陪陪大多都是大学生,都是兼职,希望挣点零花钱,所以我是按周发工资,这样大家可以资金周转得快一点。从10月15日到11月15日,店里仅叫早这项业务的净利润大概有3000元左右,当然,我们店铺还有其他与聊天相关的业务。


选择叫早服务的客户以男生居多。特别是最近考研的学生比较多,业务增长挺明显的。普通叫早10元/次,强力叫早20元/次,强力叫早的时间在凌晨2点到早上6点之间,呼叫次数更多。选择叫早的人一般是两种情况:


第一,他自己真的有紧急的事件要处理,比如说今天熬夜赶通告,明天早上可能还有其他的安排要早起,但是休息时间不够,闹钟又不确定能叫得起来,这种时候就需要一个人来叫他起床。


另外一种情况是,在某个阶段内互相督促。我之前接过这样的业务单子。今年8月,我有一个客户连续叫了他一个月,他是个考研学生,那段时间大家一起互相激励学习。每天早上7点,我就打电话叫他起床,然后一起约定学习。


我们的叫早服务是标准化的,非常严格。


客服咨询需求。首先是淘宝客服会询问客户的需求,比如希望是男声还是女声,几点打来电话等定制化的需求。也不是所有订单都来者不拒,冒充别人打电话的,骚扰别人的(在前一晚提前和客户沟通的时候能够发现),或者有其他的过分要求,我们一概拒绝。


陪陪提前沟通。在叫早前一天晚上,陪陪也会提前咨询客户的一些需求,比如是通过微信语音,还是通过电话等等,再简单聊聊天,咨询他第二天的行程安排,督促客户早些睡觉。


第一遍叫早。当天早上,陪陪会打电话过去,道声早安,督促客户洗漱。我们会提前查好客户所在地当天的天气情况,做天气提醒。如果他是因为要学习,那我们会和他聊一下学习方面的进展。有的人是要赶任务,那我们会提前了解一下这个任务,然后问一下大概的进度。聊个三五分钟,他就比较清醒了。


复拨回访。这还没有完。第一轮打完电话后,大概隔个三五分钟,我们会再打一次电话。看有没有人接,怕客户去再睡个回笼觉。我们要确保客人能够完完全全起来。


后期,我想往自媒体的方向转型。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叫早、陪聊遇到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事情。有些人是不可以把自己的故事和身边的朋友诉说的,但是他需要倾诉,需要宣泄。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平台,把让人感慨、心酸、向往、心动的故事编辑出来。在经过客户的同意后,这些其实是可以和大家分享的。


这个公众号我现在已经开始做规划了,希望网友听别人的人生故事时,自己也会有所收获。另外,它还能成为流量入口,如果网友有叫早、陪聊的需求,就可以在这里下单,两者可以共同进行。


我的终极人生理想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民宿,当当老板娘,听听别人不同的人生故事。这和叫早有不少共通的地方。


想关掉闹钟,要先做对一道算术题


黄少奎 火箭闹钟创始人


火箭闹钟是一个比较有历史感的APP,但是现在回头看,它把“玩”和“文艺”做到了极致,还是挺让人耳目一新的。


2013年,我有个同事刚刚学做设计,当时我们就商量,要不做个APP练练手。设计师+程序员的组合也就给火箭闹钟定下了一个基调。当时没想过一定要把它做成多牛的东西,不过用户的反馈都比较好,也算是无心插柳。后来我们出来创业,一块成立了公司,决定继续再打磨这款产品。之后,我们上了一个新版本,用的人就比较多了,有很多媒体都报道过火箭闹钟。


有媒体对火箭闹钟的评价是“一款专治贪睡赖床生物的‘残忍’又可爱的创意闹钟 APP”。火箭闹钟确实挺“残忍”的,闹钟一旦响起,你就必须完成一些起床任务才能停止它。火箭闹钟提供了五种不同级别的起床任务,由易到难。比如,想关掉闹钟,要先做对一道算术题。


火箭闹钟


或者,对着手机吹气,把UFO从星球上吹走。


火箭闹钟


又或者对着手机镜头笑着自拍一张,玩一场星际扑克,甚至是玩赢一把打飞机的游戏。这些游戏任务对于清醒的人来说并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刚被闹钟叫醒,迷迷糊糊的人来说,基本上都能将你硬生生地拉回到现实了。


把各种益智类小游戏加入到闹钟的任务关卡中,是我们当初在设计这款APP时一个重要的元素。火箭闹钟还有一个可以替朋友设置闹钟的功能,表达一份关系,或者互相伤害,都没关系,就是一定要让起床体验变得有趣。当然你需要登录自己的社交账号,先取得对方的认可。现在回头看,这个闹钟还是挺折磨人的。


给他人设置闹钟


当时做火箭闹钟就是觉得好玩,大家也比较喜欢,我们还单独搭了一个论坛,用户可以在上面跟我们聊天。App Store也给了专题推荐,一共是发了18个国家和地区,18种语言。


我们也尝试想把它做大。我们写过BP,见过一些比较有名的投资人,他们从资本角度分析,工具类APP不是很好变现,就没有投。没关系,我们就做着玩嘛。


关于变现,我们的思路是,当用户玩腻了一成不变的叫醒任务,就可以选择随机任务和隐藏任务,给第二天的起床一点不确定的小惊喜。为这个好奇心,你需要支付每次1元。


玩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种变现效率还真是挺低的。因为我们团队慢慢地扩充了,扩充以后需要更多的收入。当时整个内购的环境不是很好,因为在2015年,大家都还不习惯手机支付。基本一年下来就六、七万元的收入,根本养不活团队。


我们也想了很多其他点子。虽然像闹钟这样一款单纯的手机APP很难独立存活下来,但是软件硬件结合就不一定了,也许还有机会。我们当时想把火箭闹钟做成一款真正的闹钟,有点像现在的智能音箱,但是特别小。


我们希望闹钟响起来的时候,这个音箱能控制一些别的设备放起来用,有点像物联网的感觉。好笑的是,不论是线上支付,还是智能音响,这些创意都有些早,没能赶上合适的市场环境。而且我们并没有在北上广,整合产业链的能力还是太弱。工具类APP就有这个问题,叫好不叫座,用户不愿意花钱。


火箭闹钟错过了支付,后来我也慢慢发现,早起这个行业的前景非常广阔,但是像闹钟APP应该会被一些智能硬件给消灭掉。现在,我家里也买过智能音响,智能硬件结合场景来看,可能用途更大一点,也更容易产生依赖感,这个其实也是我们错过的一些机遇,所以只能作罢了。


早起仅仅是一个工具

而不是目的


三哈老师 自控力school联合创始人


我们之前做过四、五年的早起训练营。慢慢我们发现,早起训练营里有很多人都是为了学习才早起的。这类需求可以很好的衡量目标达成效果,同时我也在准备今年的考研,又可以给他们一些指导和支持,所以我就决定,以这个为切入点进去,做了早起学习训练营。


如果说早起训练营是自由式学习,那么早起学习营就是重点突破式学习。早起学习营每天早晨会组织大家在线上自习室集中学习,学习结束后,学员有问题当天讨论解决。过程当中,我们会使用线上直播平台,帮助学员进行学习问题诊断,学习复盘点评,而普通的早起训练营主要是通过微信群互动的方式完成交流。


从“训练”到“学习”,虽然看起来都是利用早上的时间督促社群里的小伙伴早起,但是差别还是蛮大的。之所以做早起学习营,并不是因为训练营的模式是失败的,而是用户的需求开始出现了分层化的现象。


新用户对原来的早起训练营模式还有新鲜感,而对于老用户而言,原来既有的早起模式以及陪伴式的鼓励和肯定,并不能让他们获得进一步成长的空间。当他们开始缺乏新鲜感后,就会选择离开。所以,这也是社群运营做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要面对的问题,用户需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级。如果我们不能进一步满足他们,他们就会流失。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早起本身这个目标是不够明确和具体的,而利用早起让自己能够真正学到一些考点,读懂一些知识,才是更加具体、可量化、可评价。


在早起学习营中,我会刻意跟大家强调一些学习方法——“学习时要抓重点”、“要养成良好的复盘习惯”。虽然,这些都是上学时老师教过的朴素的学习方法,但是,现在被我们很多人都忽视了。大家在一段时间的打卡训练后,慢慢体会到,这些朴素方法对自己学习提升带来的帮助,也能够体会到学习的真正乐趣,不会再为早起这件事情焦虑。


早起学习后,有的同学通过了会计资格考试,有的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有的人重拾了学习的勇气。让我印象特别深的学员是一个刚刚完成工作调整的宝妈,这个阶段的人压力是最大的,在跟家庭、工作中的困难做斗争。早起+学习,给她确实带来了一些变化。


宝妈的早起学习笔记


明年,我考虑会做一些学习系统课程出来,正好我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也看到很多关于认知心理学的内容,希望也可以融合进去,让我们的训练营更加科学,更加高效,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另外,我们的社群本身也是一个偏心理向的社群,所以未来应该还会加入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专业内容学习。比如,大家一起共读学习心理学著作等。所有这些其实都是在不断摸索和尝试,希望能够在众多心理向的社群中找到我们自己的特色。


我一直认为,所有能够让大家产生美好向往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很好的事业,而“早起+场景”的模式,应该是其中的一个方向。因为早起仅仅是一个工具,而不是目的,就像原来的早起训练营里,大家的诉求很多,都想早起,可是早起之后有的人是为了跑步,为了冥想,为了读书等等。


我们会把诉求细分到不同的场景里,比如,线上的运动场、云自习室、云冥想馆,这些我们都考虑分流到各个“早起+场景”的训练营中,做进一步的精细化运营。把用户需求更加精细化,用一个更聚焦的方向去运营和提供价值,而这种需求的细分化、个性化、圈层化,不仅仅是我们社群发生的事情,同时也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