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开炮,呼吁行业“认清阶段,脚踏实地”
在当前形势下,数字化成了企业打开新世界的钥匙,但国内企业处于数字化的何种阶段,行业鲜有清醒认识。
11 月 21 日,崔牛会在深圳举办“2020 中国企业互联网 CEO 峰会”,智思云创始人王存作“认清阶段,脚踏实地”的主题演讲。
智思云创始人 王存
王存认为,国内企业处在“信息化中期”和“数字化早期”二者并存的阶段,当今很多企业,连基本的信息化都不能真实地实现,更不用说把业务变成一个在线的孪生体。在他看来,当前企业基本上都是打着数字化名义在做信息化,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技术架构陈旧,与业务实质上已经脱节。
王存提出两条补救措施:一是数据采集的触点应先行利用数字智能化手段,逐步将“交作业系统”变为“作业系统”;二是先行先试改造一些数据智能场景,逐步让系统更加地智能。
他表示,时代在变, CIO 的格局要上升,只有跟老板同频,很多事情才可能做得更长久、更正确。
全文由牛透社整理,以下为正文:
这两天大家都在谈数字化,感觉我们已经进入了非常高阶的数字化阶段。刚才演讲嘉宾耿峰的一句话很有道理:我们大多数企业连基本的信息化阶段都没有走完。
我曾说过,我们在“信息化中期”和“数字化早期”二者并存的阶段,阿朱老师认为在早期阶段的信息化。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当今很多企业,连基本的信息化都不能真实地实现,更不用说把业务变成一个在线的孪生体。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更加务实地思考,当前的重点到底在什么地方。
01 认清当前的阶段
为什么说它又是一个数字化的早期阶段?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小视频,有人刚进银行打劫,接着大堂经理手机就有信息跳出来了。这是在不同场景下,借助 AIoT 能力所做的融合。过往的信息化以录入为主,事后体现出它的协作、共享、管控和分析的价值。与此相比,AIoT 的融合要更加精准和实时。
数字化阶段到底有没有什么路径?转型没有固定的形态和公式化的路径,转型所要达到的目标也随企业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千差万别,因为每家企业所处的阶段、环境和自身的基础都不一样。
我认为,人、工作方式、数据和技术这四个词中,技术的获取是最不重要的。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面临人才系统的重构以及组织和工作方式的变革。哪怕是在主动式运维中,组织新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也变得更加重要。
我们怎么通过数据来反推信息化或场景化构建的思路?因为要看 A 数据,A 数据通过 A 场景获得 ,A 场景通过 A 流程和 A 系统来获取,然后我怎么获得这个技术?通过供应商合作还是自己来研发?
但今天我又看到一个特别不好的现象,企业 CIO 都想往 CTO 去转,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不经济的模型。就像当年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看分众传媒的广告,很多人会在出租车后面贴传媒,会在厕所里贴传媒,为什么都没有成功?因为千人触达成本和密度都不一样。
大多数企业并不是数字化企业,只是要做企业数字化而已。我们养一帮 IT,先不说专业技能能否持续迭代,你做这件事养一百人成本怎么分配?你的效率怎么可能会很高?
如果我们一定要谈数字化的转型路径,商业创新路径能不能通过技术来实现?什么样的数字化手段、场景应用可以支撑主营业务的增长?比如疫情期间一下有那么多直播、主播、网红带货,其实这是“场景+手段”来支撑业务的增长。
最后是智能化的运维。在此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去思考,像 CEO 一样思考。人和工作方式能否匹配?如果不能匹配,怎么转型?
所以,当前基本上都是打着数字化名义在做信息化。过往很多企业的信息化系统技术架构陈旧,赶不上快速变化的业务,这套系统与业务实质上已经脱节。
但是企业的现状是什么?A 只要在位,不大可能轻易把这套系统换掉。他要么就是换人,要么找新名词重新做预算,打着数字化的名义,重新去做那些已经破烂不堪的、基础的信息化系统,这是很好的由头,也是现状。
假设要补救的话,有两个方向:
一是数据采集的触点应先行利用数字智能化手段,逐步将“交作业系统”变为“作业系统”。
二是先行先试改造一些数据智能场景,逐步让系统更加地智能。
系统内的数据是不是在场景中发挥价值?比如做调薪,这是一个数据流程。但如果今天系统自动告诉你,在研发序列中哪些工程师目前低于平均值 30%,应该加薪。告诉你一个数据统计的结果,当你给 A 调薪的时候,它又告诉你,这个岗位目前绩效在什么等级,怎么调更有价值。
我们过往很多系统都要沿着这两个方向去改造,但这两个方向的改造又有一个前提条件:过往的很多系统根本不支持这样的能力,我们需要去拥抱新技术架构的系统在线化和智能化。
回到 SaaS,坦率地讲,CIO 是最大的障碍。我们 CIO 思考的原点并不是组织的 KPI,更多是部门级的 KPI,是让自己变得更被需要。
我做过 CIO ,我也明白,比如为什么要选择 SAP?很简单,对我有价值,我能理解。但时代在变,CIO 的格局要上升,一定要上升到组织是否需要,跟老板同频,很多事情才可能做得更长久、更正确。
02 看到共性的问题
To B 本身是一个“你刚好需要,我刚好有能力提供”的价值交换。但企业现在对 IT 的投资不足,有两个问题:
第一,莫名其妙高价值,供应商在比谁更“贱”,最后你会发现它是给投资人看的。但问题是,由于你今天比“贱”,客户对这一套系统到底用多少钱,他不明白也不专业。最后就造成这个游戏无法形成一个长期的正向的价值循环。
由于 SaaS 公司一直比“贱”,不能从客户那里持续收费,产品也不能很好地迭代,最终就变成双输,客户可能也掉坑里去了。
客户往往不具备专业的能力,他看到 A 厂商有某些功能,B 厂商也有某些功能,这其实是业务走向前台带来的另一个困惑,SaaS 往往是业务选型,但他不知道背后的逻辑差异。
第二,业务选型永远觉得选便宜的好像就是对的,因为他觉得省钱了,他应该在老板心中得到认可。坦率地讲,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其实老板投一块钱,他最终关心这一块钱是否花得值?所以甲方、乙方都属于不成熟的阶段。
这两年我们看到一个好的现象,更多的乙方去了甲方,尤其今年看到特别多的“四大”的人去了乙方。这样的话,双方对一件事情本质的洞察与识别能力会有提升。
业务部门走向前端还面临一个问题——缺乏整体规划。我们不一定要选过去大一统的系统,但是系统之间的数据逻辑关系还是要思考清楚。
比如在 HR 领域,有招聘、薪酬、人事、绩效、组织发展等职能,每个人可能都会选择一套系统。问题是,老板今天是割裂地去看一个人吗?数字世界的这个人,这些信息是不是这个人身上的必备组成部分?如果是,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怎么处理,要不要想清楚?如果想不清楚,这可能就是该阶段的真实状况。
回到零售行业,能把每天的库存搞对的不多,业财一体化搞定的几乎没有,这就是现状。别看我们号称到了“数字化阶段”,大多数都搞不对数字这件事情。搞不对,系统中的数据就是垃圾,就看不到有效的数据。我们认为,一个小的领域,它的系统很可能都是密密麻麻的。
最后,我想给乙方讲的是 SaaS 解决方案。
任何厂商的产品都应该是目标客户的解决方案,太多的 SaaS 厂商都希望通吃客户,花一万也是客户,花一百万也是我们的客户。那请问企业,市场本身就是一个网格化市场,你没有定位吗?
目标客户的定位永远是创业公司首先要思考的,目标客户到底是谁?如果没有目标客户,怎么可能有产品的解决方案出来?所以,我建议大家选择正确的客户,因为只有正确的客户,大家才有共同的价值认定和共同的做事逻辑。在 SaaS 时代,要更讲究选择客户,把客户服务到位,做它长期的合作伙伴,不要去“滥交”。
这是 Gartner 的一个案例,它从数据和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待 ROI,未来评判不同系统是否创造了不同价值,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公式。
我觉得这一段是每个领域数字化都可以借鉴的路径。第一步,我们需要将物理世界线上化、编码化,然后让数据流动起来,数字化有时候取决于整个社会环境的数字化。
比如,HR 的数据流动起来,可能某些场景要做个人征信报告,怎么让基于全互联网不同的 HR 整合起来,让一个场景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后面就是场景化的记录。
这里有一个资源、人和机器进行匹配,最后一定是 AIoT,我认为任何一个领域的 SaaS,最后都是调度系统。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书写新时代警察故事 7933092
- 2 多地现不明发光飞行物 应急局回应 7980200
- 3 闫妮红毯又微醺了 7853699
- 4 年货市场迎来产销两旺 7778856
- 5 恭迎熹妃回宫 7612450
- 6 不明真菌侵袭印度致居民集体脱发 7523576
- 7 封神第二部官宣全球上映 7473782
- 8 女子考研失败后到北大当保安 7392803
- 9 蒋欣歪嘴拍完华妃后改不回来了 7209713
- 10 女生确诊渐冻症容貌巨变 母亲回应 7104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