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 Omni-glide 吸尘器首发体验:吸尘器里的「火弩箭」

百家 作者:爱范儿 2020-12-01 20:43:31
用惯了平板胶棉拖把的现代人,偶尔也会怀念儿时记忆里的老式拖把——捆着碎布,貌不惊人,却简单好用灵活恣肆。见识了哈利波特的飞天扫帚,熊孩子可以抱着这把「火弩箭」自娱自乐一个下午。
第一次摸到戴森 Omni-glide,我知道童年的感觉全回来了。
这是一款从外形到操控方式都迥然不同以往的吸尘器。如果说戴森用 V11 突破了吸力的天花板,用 Digtial Slim 解决了轻量化,那么 Omni-glide 使命是——灵活性。
如果说传统吸尘器就像平板胶棉拖把那样「直来直去」,那么 Omni-glide 就如同老式拖把一般灵活,可以按照你的想法任意走位。
轻,是灵活的前提。戴森重新设计了整个吸尘器的结构,Omni-glide 整机只有 1.9kg,主机 1.07kg,是整个吸尘器家族里最娇小的存在。
在接受爱范儿的采访时,戴森中国研发设计团队负责人 Archie Henderson 说,灵活性主要归功于两项技术——万向软绒滚筒吸头与直线机身设计。
先从万向软绒滚筒吸头说起。吸头的底部中间配备了 4 个万向轮,原理类似行李箱的万向轮,轮子可以实现 360 度的旋转,使得前推、后拉、侧转、环绕等各个方向的移动成为可能。
虽然看起来没有太多科技加成,轮子里却蕴含不少工程设计的巧思:比如刷条旁的小型密封轴承是嵌入在保护壳上方的,由于转动轴在保护壳里面,无论怎么转动,保护壳始终保持在轮子前部,从而灰尘卷入万向轮,造成损伤。
为了服务于操作上的灵活,Omni-glide 一改传统戴森吸尘器枪式的设计,将机身变成了直线设计。气旋系统、马达、滤网和手柄完全处于一条线。
戴森 Omni-glide 和戴森 V11
初一上手,对于这个巨大改变我一度表示无措,不过当习惯了拖拉摇移的清扫姿势后,才发现直线手柄的好处,抓、握、托、捏的手势之外,还可以随意切换左右手,甚至可以通过旋转手柄改变吸头的行进路线。
万向移动轮+直线手柄的引入,带来的直接变化是更适应复杂紧凑的家居环境。比如应对下面这种场景,此前要么得挪动家具,要么得反复抬起吸尘器。而 Omni-glide 可以直接绕过桌脚椅腿,贴合旋转。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能解锁了不少新的清洁姿势。
比如横扫,扭动手腕可以让系统 90° 水平转动,实现横向行进。
又比如圆规式的清洁,以人为中心,像圆规画圆一样,让吸尘器实现弧形的轨迹。

在清理一条区域后,直接玩漂移,实现 180 度大转弯。
而在清扫沙发底部空间等低矮空间时,Omni-glide 可以实现 180 度躺平,实测 8cm 的都可以伸进去,而此前需要借助一个弯折的配件才能完成这一操作。
其实,此前我在使用 V11 这样操作直来直去的吸尘器,并没有感到太多不便,一旦熟悉了 Omni-glide 的操作方式后,就真的很难回去了。
它给我的感觉就是,设备在尽可能配合人,而非让人适应设备。
Archie Henderson 告诉我,Omni-glide 的灵感来源于创始人詹姆斯·戴森的素描。在两年前的圣诞夜,詹姆斯·戴森受到 stick broom 的启发,构想出了扫帚式无绳吸尘器的外形。
双滚筒刷条的设计是另一个肉眼可见的变化,此前我们只在扫地机器人身上看到这样的设计。双刷条内置了马达驱动双周转齿轮箱,让两个斜向缝制的碳纤维毛刷,可以以相同的速度从两个方向同时吸附灰尘,双滚筒刷条覆盖了更大的面积,清洁效率更高。
另外一个细节是,主吸头的侧面被软绒包裹住,可以避免贴边清扫时磕碰摩擦家具。
配件方面,除了主吸头,一个电动床褥吸头,用于除螨,一个缝隙(软毛)两用吸头用于清洁格栅、百叶窗和窄缝角落,一个桌面清洁吸头,用于精准吸除桌面及家具等表面灰尘及较大碎屑。
Omni-glide 还配备了一长一短两根吸尘杆,两根杆甚至可以连接到一起,使得机器长达 1.5 米,覆盖更远的位置。
随着枪式结构的改变,Omni-glide 的电源开关也变成了点按式,轻点启动以后,不再需要长时间扣住按键。
这个改变着实关键,它意味着旋转清洁时,也不再受到按键角度束缚,手部不再受限,手指长度以及机器把柄的长度都可以被充分利用起来,覆盖更远的区域。
更小的机身,更轻的整机重量,更灵活的操纵,Omni-glide 对身材娇弱的女生和老人非常友好。
毕竟,灵活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
得益于戴森数字马达和多锥气旋的设计,清洁能力反倒成了最不需要担心的环节。Omni-glide 搭载的 Hyperdymium 旋速马达比以往的小上不少,但是转速依然高达 105000 转,而 V11 是12500 转。
不过 Omni-glide 标称的吸力只有 50AW,老实说这个数字不算高。
Archie Henderson 认为,吸入功率只是衡量吸尘器的一个参考数值,在设计中还要平衡气旋设计、分离能力。「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戴森打造产品的很多思路和方法,都是围绕着产品的整体构造进行思考。以今年推出的两款新品为例,我们从设计初就考虑哪些零部件可以整合,哪些材料可以拿掉,但又能确保产品依然可靠好用。」
在我一周的使用中,Omni-glide 在清洁能力上的确并没有什么捉襟见肘的地方,只要不是特别顽固的污渍,普通的灰尘和垃圾都可以搞定。
作为对比,市面上扫地机器人,通常也只有 30-40AW,应对木板和瓷砖地板的清洁也不在话下。
不过,如果拿 Omni-glide 进行床上清洁,除尘螨的效果跟还是要比 V11 稍逊一筹。
尽管采用了新设计,戴森吸尘器的一些优点被保留下来,比如自 V10 以来横向集尘桶的设计,这种弹射起步的设计在倾倒垃圾时候避免弄脏手,倾倒垃圾也更干净。
Omni-glide 默认有两个档位,启动电源后按下 Max 激活强劲模式。实测一次充电,足以应付 60 平米环境的普通清扫, 加上 5 分钟强劲模式下的床上和沙发清洁。
延续了此前可拆卸电池的设计,Omni-glide 这次电池模块设计在手柄内部,安装颇有点「弹夹」的意思。通过额外购入一块电池,便可以获得翻倍的使用时间,扩大使用面积。
价格方面,Omni-glide 哑光紫机型售价为 3390 元。此外还有一款增配窄缝照明吸头的亮金色机型,只在戴森微信官方旗舰店和戴森官方直营体验店限量发售,售价为 3590元。
总体而言,Omni-glide 是在 V 系列之外戴森开辟了一条新产品线,它通过工程设计的方式,采用了迥然于过往的设计,大幅提升了使用时的灵活性,加之娇小的机身和亲民的售价,非常适合独居小户型的年轻人。另外,如果你想找一个方便收纳的车载吸尘器,Omni-glide 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喜欢这篇文章就点这里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