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准生物:专注多次跨膜药靶纳米抗体研发,做中国版Abylnx

百家 作者:创业邦 2020-11-26 19:30:47





自2006年起,谈静泉博士就一直从事潜在药物靶点膜蛋白,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等(即GPCR)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是国际上最早一批利用纳米抗体进行结构解析工作的研究人员。
 
2010年,当他还在爱尔兰圣三一学院攻读博士的时候,就接触到GPCR的结构科研工作。为了更好地研究这类受体的结构,美国学者尝试用纳米抗体来稳定GPCR,从而获取其复合物的晶体结构。
 
“这是纳米抗体分子首次应用到结构生物学的科研场景中。而因纳米抗体具有易生产、易改造、稳定性强、特异性好等特点,其在新药研发领域的应用也潜力巨大。”这种“不走寻常路”的抗体分子激起了谈静泉的好奇心,同时也为今后的创业方向埋下了种子。


随后在走出校门的几年内,他先后加入了国内几家顶尖CRO公司,着手负责膜蛋白和结构生物学部门。期间,他曾与海内外十多个药企及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完成小分子药物早期发现工作,其中由他主导的一个项目现已进入临床II期实验阶段。
 
如果说在CRO大厂的经验积累只是他创业前的准备工作,使其对以结构为基础的药物设计流程熟稔于心,那么当国内资本市场和国家政策纷纷指向生物医药方向时,他笃定了创业的决心,决定放手一搏。
 
他找到自己本科时代的挚友,现于中科院北京生物物理所任职的俞洋教授,两人在苏州金鸡湖畔做了一次深入的详谈。两人对纳米抗体药物研发方向的一致看好成为了那次交流的基调,最终谈静泉成功说服了俞洋加入团队,成为晶准生物的首席科学官。


 
他们所创办的晶准生物于2018年初正式运营,定位是以多次跨膜药靶的纳米抗体药物早期研发为主的平台型公司,通过合作与创新赋能新药研发,加速创新药产业发展。


谈静泉介绍,在成立初期公司业务更偏向CRO,但随着团队能力的快速提升、技术平台的不断完善和资本加速助力,公司自2018年底起就正式将业务模式调整为包含CRO+合作研发+内部研发的平台模式。

公司现阶段的技术平台包括药靶抗原制备、药物分子筛选、药物分子生物学活性分析、结构生物学和药物分子优化设计等五大核心板块,既可以针对小分子药物研发提供CRO服务,也可以针对大分子尤其是纳米抗体药物进行合作研发。目前,公司在这两块业务上的重视程度相当。
 
事实证明,晶准团队瞄准多次跨膜药物靶点进行纳米抗体药物研发,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2018年底到2019年初,由行业龙头、 比利时Abylnx公司开发的Caplacizumab先后在欧洲和北美上市批准,成为全球首个特异性aTTP治疗药物,也是首个上市的纳米抗体药物,可用于治疗成人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的药物。

2019年,Caplacizumab获FDA批准上市。自此,纳米抗体分子正式迎来了市场爆发。
 
“与包含重链、轻链的传统抗体相比,纳米抗体在生产难度、易用性、稳定性、特异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有很多企业都在这个方向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但截至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非常少见能兼具多次跨膜药靶和纳米抗体研发能力的企业。因此,基于我和晶准CSO俞洋教授互补的科研背景,以及这几年低调但稳步前行的研发进度,晶准生物有底气成为中国的Abylnx。”谈静泉说。



“创新突破”是他的关键一步。

当国内大部分企业聚焦于在PD-1、PD-L1等十几个热门靶点上的竞争时,晶准生物看到了创新机会:除了这些竞争激烈的传统靶点外,其实还有更多很高价值的药物靶点,比如GPCR、离子通道、转运蛋白、连接蛋白等高难度多次跨膜蛋白。

经过几年的持续研发,晶准生物现已逐渐打通整个技术平台的关键环节,覆盖从膜蛋白的表达纯化到多种形式抗原制备,到动物免疫与人工库相结合,再到纳米抗体筛选和活性测试,并最终完成以结构为基础的抗体设计等等。


谈及其研发最大的难点,谈静泉告诉创业邦,区别于可切割后作为可溶性蛋白来研究的单次跨膜蛋白,多次跨膜膜蛋白具备不可溶性质,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办法做人为切割,它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区域进行研究。因此,晶准生物采取了组合拳模式对其逐一解析。

也就是说,由于不存在某一两个通用技术能针对每一个多次跨膜药靶去解决所有研发难题,所以企业必须对该细分领域内的几乎所有技术都了然于胸并加以恰当的组合应用。唯有如此才能保持较高的成功率,否则就与单纯的碰运气差不多。对于这些技术的通晓和灵活变通,便是晶准生物的核心优势之一。 

现阶段,晶准生物除癌症外,还关注糖尿病、中枢神经疾病、免疫疾病、病毒感染等疾病领域,目前已有获得部分GPCR药靶的高亲和力纳米抗体。

而在今年4月份,公司还启动了新冠病毒纳米抗体管线,目前已有10几个亲和力极高的纳米抗体分子处于病毒中和实验验证阶段,已有多个意向客户希望就此项目合作开发。

被问及有疫苗的情况下是否还需要药物时,谈静泉透露:“疫苗的开发是一个相对较漫长的过程,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新冠病毒疫苗的作用暂时还是个未知数。因此,两者并无冲突,而是相互补充关系,都具备一定的市场价值。”

成立至今,晶准生物已累计获得两轮融资,分别为中科创星旗下杨凌众创田园基金和拉尔夫创投的天使轮投资,以及动平衡资本的Pre-A轮投资。
 
接下来,晶准生物将会开始开启新一轮的融资计划,并继续沿着研发路径和团队擅长的技术方向拓展技术平台,加速新药管线的研发和产业化布局。
点击小程序,查看项目详情

图片来源:晶准生物

本文作者:王涵,关注医疗健康、集成电路和前沿科技领域。报道相关,欢迎来撩,微信:13699196712,请注明来意。




MORE | 更多精彩文章

 独家首发|搭建数据库智能软件生态,「新数科技」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
 「次世文化」将科技融入虚拟IP研发当中,打造虚拟娱乐头部经济公司
 「梦之墨」开创液态金属打印技术,大幅降低电子电路生产门槛
 MUJI菜场终于要来上海了,它卖的不只是菜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