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透露中国狙击新冠秘诀,张文宏预测新冠走势:一文速览腾讯ME大会

百家 作者:腾讯科技 2020-11-08 23:59:59


腾讯科技 文/乔辉


11月8日,2020腾讯医学ME大会(以下简称“ME大会”)正式上线,全球顶尖医学领军者共聚,从“痛点”出发,聚焦新冠疫情、心脏病、癌症、生殖医学、抑郁症等前沿医学,结合互联网科技对用户痛点的洞察,为大众解码生命的前沿思考。


ME大会由腾讯携旗下腾讯医典联合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及其独家授权的中文数字媒体《NEJM医学前沿》共同举办,致力于为科技与医学打造同频共振的舞台。



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在会上指出,连接、算力与智慧化是医学数字化创新三大路标。他表示:“我们相信,科技应当向善, 与医学结合共同助力消除人类的痛点。以科技守护生命之光,让每个人的健康变得可度量、可管理、可改善。”


一、钟南山:社区群防群控是中国成功防疫的要点


在腾讯医学ME大会上,钟南山院士发来致辞。钟南山院士表示:腾讯举办医学ME大会,让医疗从业者、公众和企业的同道们共聚一堂,共同来商讨生命与医学,探讨科学如何更好地守卫生命,这是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的。

2020年,中国取得了防控疫情的第一个阶段的胜利。但是总的来说,当前全球来看,新冠疫情仍然在蔓延,今天已经超过了4000万的人确诊了新冠疫情,并且带走了超过110万人的生命。所以当前全球紧密合作,共同抗疫是一个最重要的任务。

在钟南山看来,这次疫情里边人们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是要进一步的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我们通过社区的联防联控的策略,迅速的遏制疫情,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社会各界在医学科普上的一个大力的投入,这个我想比国外做的更好,让公众消除了恐慌的情绪,并且理解和遵守各种的防御措施,从而有效的应对了疫情。”

“马化腾先生说过,互联网的任务就是要找到用户的痛点,解决痛点。这跟医学的使命也很像,我们医生也要解决人类最根本的痛点,当然最根本的痛点就是生命之痛。正如在这次疫情所感受到的,在生命之痛的面前,人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因此全球的医学专家需要建立一个长期合作交流的机制,分享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来拓展人类医学能力的范围。未来的医学研发的实践还应该积极的投入前沿的科技力量。”钟南山表示。

在钟南山看来,这次防疫的一个最大的成功之点亦或是这次防疫的一个痛点是抓住了在社区领域的群防群控,在上游不让其传染,不让其蔓延到更多的人,这是最大的一个成绩。

“到了我们的救治等各方面,我们不管对预测病情,快速的诊治,以及对病情的发展的预测,以及找出它的规律这方面,我们需要AI,我们需要大数据,我们需要5G,我们需要云网络,在疫情的预报,疫苗的研发,病情的诊断方面都会给予我们巨大的帮助,现在也正在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前沿科技是推动未来医学发展的一个变革性的力量。腾讯提出了“科技向善”,我很有共鸣。”钟南山总结。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钟南山希望未来能够让更多的业界同行社会的力量在一起,让医学的科学之光,照亮更多人的生命之路。

二、张文宏:人类要做好和新冠病毒长期共存的准备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系主任张文宏在2020腾讯医学ME大会上和大家交流了对于这次疫情的感想和对于未来的一些设想或者说是看法。

“今天这个会场来了很多人,大家都在讨论一个话题,痛点,我相信就全球范围来讲没有哪一种疼痛会胜过今年这个新冠疫情,全世界都在为这场疫情带来的灾难感到疼痛无比,中国刚刚从这场疫情当中喘了一口气,但整个世界仍然处于黑暗之中。”张文宏开场说到。

回顾在这次疫情的发展趋势,按照10月16号的数据,全球的确诊病例已经超出了三千九百万,累计的死亡病例超过了109万,这个数据在今年的1月份应该是感到难以想象。

中国把自己新冠疫情控制的脚步停留在病例8万多的水平,而整个世界病例,它的趋势似乎没有停下脚步的意思,那这样的黑暗还会延续多久?人们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对此展开讨论。

今天看到大家所非常担心的国外的第二波疫情确实已经起来,从法国的数据可以看到法国的第二波疫情新增的比例似乎超过了它的第一波,再看英国的数据,英国的第二波疫情新增的病例也超过了第一波,很多人非常的担心,他们超过第一波的这个疫情你有没有能力进行一个充分的控制?

张文宏表示,英国病死率现在已经下降到0.5%左右的水平,这些国家一直在自己的抗疫的策略里面维持在一个动态的平衡。所以当人类不能彻底剿灭这个病毒的时候就得学着如何跟这个病毒一起活下去。这两个策略在某种意义上都是适合自己所在的国家,中国短期内剿灭病毒,欧洲国家在短期内不能剿灭病毒,学着一种策略与病毒共存,但一定要把病死率往下面降。

那么疫苗在问世以后疫情是不是从此离我们而去?病毒是不是从此没有?“其实不是的。”张文宏解释,“当疫苗进来以后,在国际范围内不会百分之百接种的,有些国家接种30%,有些40%,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哪怕有30%、40%的人接种,最危险的这个人群他得到了保护,所以整个社会群体的病死率就会大幅度的下降,当这个社会的病死率大幅度的下降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迎接世界的重启,因为无论是流感还是其他疾病,当病死率大幅度下降的时候世界重启的机会就来临了,这时候中国我们得重新面对一个重启的世界。”

最后,张文宏表示,中国在这次疫情当中到目前为止保持的特别干净,本土病例基本上是0病例,人们又将如何来面对重启世界的挑战和仍然世界上存在的这个病毒?“很显然,中国要依靠疫苗的普遍接种,我们仍然要通过疫苗更高的接种率来保持超低水平的本土病例,来迎接世界的重启与开放。所以今年的新冠疫情走到今天,我们相信我们已经度过最黑暗的时候,而且曙光已经在地平面的远方出现,我们终将从至暗的时刻当中走出来。”张文宏在最后说到。

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编:疫苗是终结全球新冠疫情的关键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编埃里克·鲁宾给大家带来了关于疫苗研发的科普演讲。鲁宾主编首先带领大家回顾了疫苗产生的历史。二百多年前,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的成就詹纳注意到英国一个地区的牛奶女工没有得天花。

为什么她们没有得呢?他在当地一名医生的帮助下去探究这一问题。他注意到,挤奶的牛奶女工常患一种称为牛痘的疾病。詹纳从牛痘取出病毒并给别人注射后来发现是病毒,他当时并不知道,结果发现注射了病毒的人也不再得天花。但当时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鲁宾主编表示,这些年来,我们对免疫力有了更深的理解。现在我们知道,这是我们体内存在的免疫系统的原因。抗原是外源分子通常是被免疫系统识别的蛋白质,免疫力不是一下子就产生的,一般而言,免疫系统第一次遇到外源蛋白,也就是抗原时,它会产生相对较小的免疫应答,称为初次应答,通常需要打加强针才能产生再次应答,再次激发时会产生非常强的免疫应答。

接下来,鲁宾主编给大家讲了一下免疫系统的类型:一种称为细胞介导免疫;另一种免疫称为体液免疫,并科普了他们的不同点。

那么疫苗是如何研发的呢?最早期的是灭活疫苗。这是疫苗研发中的一个常用原理,使用不会使人生病的病毒感染人体,然后诱导产生免疫应答。但是,很多情况下,可以说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知道如何将病原体充分减毒,从而既不会导致疾病,又可以诱导产生免疫力。

鲁宾主编表示,过去我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这一工作。我们启动一个疫苗项目之后,通常需要10年以上。事实上,基本上都需要10年以上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才能将想法变成安全有效的疫苗。

目前生产疫苗有哪些方法?鲁宾主编详细做了介绍。之前,最简单的方法,是灭活病毒,制造灭活脊髓灰质炎病毒就是使用这一策略。现在,该方法还有另外一种变型,而且用得越来越普遍。我们不使用整个病毒,而是使用病毒的一部分,它的一种蛋白质。乙肝疫苗就是这种情况,它使用的是乙肝表面抗原,它是覆盖在病毒颗粒表面的蛋白质,可以纯化,且本身不会引起疾病,但它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足以保护接种疫苗的人,使其免受乙肝病毒感染,此类疫苗称为亚单位疫苗,是我们最常使用的疫苗之一。

除了通过纯化得到蛋白质之外,我们也可以使用更简单的系统,例如培养细胞,制造蛋白质。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宿主制造这些蛋白质,例如酵母或细菌,这一方法更加安全,而且制造抗原的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目前我们正利用这一策略。

现在有两种新冠肺炎候选疫苗是利用这一策略。有没有可以快速制造疫苗,并且同时诱导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介导免疫的方法?

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换一个策略,刚刚提到的疫苗都是使用纯化抗原,也就是纯化蛋白质,我们可以不使用这种方法而是指导我们的身体自己制造抗原。我们可以向身体发出指令,由其制造抗原,这样,我们就可以对自身细胞制造的蛋白质产生免疫应答。

鲁宾主编表示,使用该策略的疫苗处于临床试验高级阶段,该策略的优点是快速。确定了抗原之后,几周内就可以获得候选疫苗,然后进行临床前试验,此类疫苗在早期临床试验中的结果看起来相当不错。这些疫苗目前大多正在感染率较高的地区开展试验,这个有助于缩短时间,但即使感染率较高,感染的情况也并不常见。所以要花一点时间才能弄清楚这些意味着什么?

最后,鲁宾主编表示,希望接下来几个月内可以看到结果将会有足够的病例和足够的疫苗接种者,这样我们就可以判断疫苗是否研发成功。如果研发成功,希望可以更快终结此次的全球性疫情。

四、院士黄荷凤:胚胎植入前的遗传学诊断技术提高人口健康素质


上海市胚胎源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给大家带来的是《辅助生殖技术为健康胚胎“保驾护航》的演讲,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第三代的试管婴儿,专业术语叫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黄院士首先给大家科普了一下生理缺陷通常有哪些。她表示,首先我们认识一下出生缺陷,它指的是在母体出生前这个胎儿已经发生发育的异常,包括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结构异常,我们非常熟悉的像兔唇,先天性心脏病,第二种是代谢功能的异常,表现在遗传病、聋哑人这些没有结构上的异常。还有一种是智力上的,比如说严重的智力低下等等,有一些一出生就能发现,有一些可能要几年后才能发现,有些甚至要数十年才能发现,比如我们很多的多囊症到四五十岁做肾脏的透析,发生肾功能衰竭,这些疾病实际上在出生之前就带有一些基因的变化。

减少出生缺陷,目前我们国家甚至全世界重在预防,这个预防我们目前在中国采取的措施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孕前保健,第二个方面是胚胎植入前的遗传学诊断,又叫做孕前诊断,你还没有怀孕的时候,就对出生缺陷的疾病进行诊断了。再一个已经怀孕了对宫内胎儿进行产前检查,如果证明这个胎儿是畸形的,就要终止妊娠。还有一个生出来还要筛查,很多先天性心脏病要做手术,如果甲状腺功能低下,终身要补甲状腺,这样这些小孩子也不是残疾的小孩,也可以是正常的,这四个方面是我们国家预防出生缺陷重要的手段。

黄院士表示,辅助生殖技术经历了三个时代,我们不以年份区别,主要是根据这个技术的普及,我们第一代是1979年,第二代1992年,我今天讲的第三代是1990年的,但是这个技术由于它的难度以及对分子生物学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近几年才迅速的发展起来,这个技术我们中国和国际上是同步的,一个新的技术跟世界上是同步的,这也是我们国人的一个骄傲,这个技术在控制我们国家的人口出生缺陷方面做了巨大的贡献。

接下来,黄院士提到PGT技术,胚胎的遗传学诊断在着床前,一开始不仅解决不孕的问题,还可以解决遗传性疾病的问题。

什么叫做胚胎植入前的遗传学诊断技术?比如说我们在实验室里发育的胚胎,我们取出一个细胞或者是三到五个细胞进行诊断,诊断将正常的胚胎植入母体,这样的方法我们叫做PGT的技术,这是传统的。这个技术我们根据它的适应症分成三类,第一类叫PGT-A,第二类PGT-M,第三类叫PGT-SR。黄院士还详细给大家介绍了这些技术分别适应哪些人群。

胚胎诊断技术会引起伦理方面的问题吗?黄院士也提到了这点。她表示,如果是产前诊断要做人工流产,伦理的争议也是非常大的。我们这个技术有几个优点,一个是主动,他是自己挑选这个胚胎的好坏的,一个是全面,他把这个胚胎所有的染色体做掉了,同时一个细胞除了做全部染色体还可以对它的致病基因进行诊断,一个细胞又做了基因又做了染色体,所以非常全面。

最后,黄院士强调,一旦有这样的异常新生儿的出生,千万要留住这个标本,不要把它扔掉,因为你把它扔掉以后就没有地方找致病基因了,遗传学上叫先症者,这个先症者对我们治疗疾病是非常重要的,经常有病人来了,我那个小孩生了死掉了就处理掉了,一点标本没有了,这是不对的,要留下他的标本血液都是可以的。我们通过这个技术可以全程关注,我们出生缺陷的干预,在我们三级预防当中,在一级预防当中加上技术性的含量,这是要和大家介绍的,希望大家了解这个技术,知道这个技术的优越性,来为我们中国出生缺陷人群的干预,以及减少中国人群的出生缺陷,提高出生素质,共同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五、院士陆林:得了抑郁症不要绝望 70%到80%的人可治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在2020腾讯医学ME大会跟大家讲的内容是关于抑郁症——我们心灵中的黑狗。

“什么是抑郁症呢?抑郁症跟其他的疾病不一样,它不会让人们发烧,或者打喷嚏、拉肚子,但它严重地给人们造成痛苦,让人们忘记了怎么享受生活,忘记了快乐。所以终其一生,英国原来的首相丘吉尔一直受抑郁症的困扰,他把抑郁症比喻为黑狗,他说他的身心宛如处于人间炼狱,情绪找不到发泄的出口,只能默默承受黑狗的欺凌。此后,黑狗便成了抑郁症的代名词。”陆林开头讲到。

中国家抑郁症的情况,2019年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黄悦勤教授在《柳叶刀-精神病学》上发表了中国第三次精神疾病的调查的结果,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达到6.8%,12月患病率达到3.6%,也就是成人当中可能有6.8%的人对抑郁症正在得或者是曾经得过,这个还不包括青少年,所以在中国抑郁症有六千万到九千万之间。

抑郁症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心情低落,闷闷不乐,悲伤甚至严重的自杀、伤害自己,最重要的核心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或不太好,兴趣减退,或者快感缺失,也就是对很多人来说是高兴的事情,比如见到亲人,吃到好吃的东西,遇到高兴的事情,健康的人都会表现快乐,但抑郁症的人这种快乐表现不出来,该高兴的时候没有高兴的这种起因,所以这是抑郁症重要的表现。

如果确定有抑郁症,一定要进行治疗,70%-80%的抑郁症都是可以治好的,有一些可以治好的终身不复发,这70%-80%的通过治疗能够得到改善,只有极小部分的治疗不好,需要长期吃药,抑郁症的治疗相对来说还是效果比较好的,所以一定要得到正规的治疗。抑郁症治疗的目标就是要提高临床的治愈率,最大的限度减少伤残和自杀,因为抑郁症如果长期不进行治疗,严重的大约50%左右的人会想到采取自杀的方式来伤害自己。

陆院士告诉大家,药物治疗是非常多的,现在的药物治疗也非常有效。前面提到70%-80%的抑郁症通过药物治疗都是能够缓解的,涉及到药物治疗一定要找医生来开具处方,不要自己吃药。药物治疗大部分都是安全的,也不会成瘾依赖,所以什么时候接受治疗,什么时候停药,什么时候加药,什么时候减药,要经过医生的允许,医生相对来说是最专业的。个人的担心,有些都是不必要的,比如担心药物是不是有毒副作用、担心药物是不是有依赖性,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因为抗抑郁药大部分都是安全的。

儿童青少年也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小到初中生、小学生都有可能得抑郁症,所以成人不能看见孩子得抑郁症就说这么小为什么,不应该发愁,不应该抑郁,这是错误的,儿童青少年也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特别是现在儿童青少年成熟得比较早,所以抑郁症的发生率也是非常高。

所以要消除“病耻感”,摆脱“污名化”,这样就能够让更多的抑郁症得到尊重、得到治疗、得到康复。

六、肿瘤专家蔡三军:大肠癌已上升成为第二位的癌症杀手!


在蔡三军看来,快乐幸福的生活需要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健康,而身体的健康是精神健康的基础。一个愉快的一家三代,在灯光下、在美食中、在美好的环境中享受美好的生活,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而这也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全球癌症状态报告显示,2018年新发癌症病例1270万,2012年的时候1410万,而预测到2025年新发病例可能会达到1930万,近两千万的新发病例,而在所有的恶性肿瘤里面肺癌是第一位,乳腺癌是第二位,大肠癌是第三位,占了整个恶性肿瘤的10%。

2018年新的数据又告诉人们,肺癌、乳腺癌、大肠癌仍然是前三位的恶性肿瘤,而大肠癌变成第二位的死亡原因,第一位是肺癌。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是很好,所以它的死亡人数却没有大肠癌那么多。

蔡三军表示,在上海市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中,从上个世纪1973年到2011年,结直肠癌的男女性都在迅速明显地增加。总结以上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持续上升,而且非常明显。另外,大肠癌的发病率也是明显持续上升着,由于发病率升高,治疗效果并不是明显提升。

他举例说,著名的《黑豹》扮演者博斯曼43岁死于大肠癌,中国38岁的企业家王均瑶死于大肠癌,除此之外很多著名的人也死于肠癌,所以在社会上造成一些轰动,也提醒人们:这是在我们很年轻的时候就影响生命的一种恶性肿瘤。

大肠癌在诊断的时候的分期对人们的治疗效果有非常大的影响。一期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二期可以达到80%,三期在60%左右。在诊断的时候,一期肠癌只占10%,晚期肠癌的比率很高。“所以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是多么重要,(会有)多么好的结果。”蔡三军表示。

提高生存率主要是临床的三级预防,在三级预防里头主要要做的那就是规范的执行治疗前的诊断,规范的进行治疗计划的设计,而规范的进行多学科的个体化治疗。

人们可以做什么呢?蔡三军总结到:第一我们可以在一级预防里面做一些事情,譬如我们改变生活方式,减少高蛋白、高脂肪、精细饮食,减少腌炸、烟熏食品,增加蔬菜、水果、粗粮,减少吸烟、过量饮酒,加强运动,减少肥胖,适当的应用钙、硒、阿司匹林这类药物。我们也可以通过两级预防积极宣传肠癌的临床表现,使他们及时就诊。第二积极开展筛查普查早期发现。这是最重要的手段。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减少大肠癌的发生,而在早期的最好治疗提高生存。

“上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告诉我们在一万多例手术的病人里,总的五年生存率达到了76%,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可以媲美世界上最好的肿瘤治疗中心。同时上海如果跟国际发达国家比较的话,上海市的相对结肠癌和直肠癌的生存率超过美国国家的,所以在上海的肠癌治疗已经接近和达到了甚至超过了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今天只要我们认真的改变生活方式,及时就诊,积极参加筛查普查,治疗癌前病变,规范的治疗临床肿瘤,减少大肠癌的发病,减少大肠癌的死亡,改善大肠癌的生存是可能的。”蔡三军最后说到。

七、彭宝淦主任:颈腰痛是发病率已上升为仅次于感冒的疾病


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原武警总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彭宝淦给大家带来的是《脊椎病的预防和治疗》的精彩演讲。

彭主任开场给大家介绍了颈腰痛病在人群中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疾病。他表示,颈腰痛是发病率仅次于感冒的疾病,腰痛是成年人群中引起劳动力丧失最常见的原因,颈痛排第四位,排列顺序依次是腰痛、抑郁、其他肌骨骼疾病,例如骨关节炎和颈痛。在任何时候都有约18%的人群正在经历腰痛,有约8%的人群正在经历颈痛,这是什么比例呢?就像说在正常人群里面100个人就有26个人正在患颈腰痛。

颈腰痛给社会也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费用负担。在美国颈腰痛的医疗花费每年约一千亿美元,在中国虽然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但我们的人口基数比美国大得多,我们14亿人,那么这个医疗费用应该也是相当可观的。

彭主任给大家科普了一下椎间盘结构,以及正常和异常椎间盘在磁共振下影像的不同。彭主任表示,正常的椎间盘也没有血管没有神经,也不疼,而退变的椎间盘,神经血管就会长入到椎间盘内部,所以他会疼痛。

为什么现在发病人群越来越多和年轻化了呢?以前认为脊椎病是中老年人或者体力劳动者多发的疾病,现在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说在年轻人中也开始出现了脊椎病。在现在通勤需要开车,工作需要电脑,通讯和娱乐需要智能手机,日常自然运动方式减少了,久坐、长期低头等习惯已经养成了,这样就导致了脊椎长期处于不正确的姿势,引起病理性改变。

接下来,彭主任科普了一下脊椎病的类型并表示,颈椎病一旦发生以后它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它可以有哪些表现?像颈痛、头痛、头晕、耳鸣,听力下降,恶心呕吐,双手麻木,双下肢无力、行走不稳等等,像踩麻花一样的感觉等等,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得了颈椎病如何治疗呢?彭主任表示,颈椎病的治疗,不管任何一个疾病我们肯定首先是保守治疗,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我们才考虑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它是由于纤维环破裂,中间的髓核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破裂突出来,压迫了神经,引起了下肢的疼痛、麻木,这叫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部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不需要手术治疗的,通过保守治疗就可以缓解或者是治愈了。

彭主任还分享了一下非特异性的腰痛的治疗方案,也是遵循三种方案,保守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

最后,彭主任谈到了预防。怎么防止脊柱退变性疾病?主要是改变改变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尽量避免卧床看书、看电视、玩手机,日常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注意视线与屏幕保持平视或者微仰视5到10度,一小时左右休息一下,避免长期的低头工作,睡眠时候避免高枕或者无枕,避免风寒潮湿,夏天避免太凉,避免电风扇直吹,还有注意外伤,因为现在开车的人太多了,车祸非常多,所以说注意保护颈椎,防止发生挥鞭样的损伤。重视青少年的脊椎保健,防止脊椎病的年轻化。

八、院士葛均波:心血管击疾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通过2020腾讯医学ME大会分享了一个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心血管的疾病。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拥有健康心脏,享受美好人生’,我谈一谈冠心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以及我们怎么能够预防和我们目前采取的治疗手段。我通过三个话题和大家分享,一个是心脏对健康的重要性。第二,心脏常见的疾病以及目前流行病学情况,再一个,我们怎么拥有一个健康的心脏。”葛均波开场说到。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每死亡两个人,就有接近一个人是心血管的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每死亡四个人有一个是肿瘤。心血管疾病死亡最多的目前可能还是冠心病,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的疾病,再者是高血压。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三个人在1945年雅尔塔会议留下照片,是二战快要结束时扭转世界走向的三个巨头,而这三个人都死于脑中风。

过去几年心血管疾病爆发式增长,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到了3.3亿人,比2019年发布的数字2.9亿多出四千万人。这几年疾病发病源头没有做好,预防没有做好,把一个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这些疾病的发生是过去这些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胆固醇血症、肥胖以及肥胖导致的糖尿病、吸烟和高血压这四个主要的危险因素导致的,还有其他的遗传因素或性别等等也会有一定的作用。

葛均波向大家展示了一张幻灯片:“左边是代表心脏的收缩压,右边代表舒张压,这个代表不同的年龄,从50岁到59岁,60-69岁,70-79岁,80-89岁,随着血压的升高,无论是收缩压跟舒张压,血压的升高,脑中风的发生直线增加,呈线性关系,所以降低血压和预防治疗中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再过几天是世界高血压日,在高血压日上可能很多医生会走上街头进行宣传,进行学术交流,告诉老百姓怎么降低血压,怎么服药,怎么测量,监测血压的情况。”

接下来,葛均波向大家科普了如何用仪器(X光、超声)检查心脏疾病以及冠状动脉相关的疾病。

根据X光,这些年在这个基础上发明了CT,计算机断层显像,跟造影结合,有血管造影,都是X光的贡献。心电图本身是心脏的向量图,它把心脏的电活动进行投影,所以我们做心电图的时候要做很多的导联,导联心电图,把电极放在不同的地方,像一个手电筒,照在心脏的电在不同的壁出现不同的影子,判断是哪个地方,哪个壁出现毛病,或者出现心肌缺血的情况。

心脏支架技术想必每个人都听说过。葛军波给大家介绍说,在心脏支架技术诞生之前,外科医生想到怎么缓解心肌缺血,就想到一个方法,老百姓叫冠状动脉搭桥,专业术语是冠状动脉旁路手术。人们把这个腿上的血管割下来,绕过这个狭窄,从主动脉打一个洞接到狭窄的远端治疗心肌缺血,这是冠状动脉搭桥术,或者旁路手术。

后来,有一些医生就想,既然建立一个隧道,这个隧道有可能塌下来,我们放一个架子进去,就有了支架术,今天还在常规应用,用一个不锈钢的钢管,把它镂空,把它放在这个气囊上,通过导管放在狭窄的地方,把这个气囊打起来,支架撑起来,再把气囊拿出来,这个架子就留在血管里,就是我们说的冠状动脉支架手术。

最后三分钟葛均波给大家讲了讲怎么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实我们心血管疾病,尤其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的疾病大部分可以预防,70%-80%的机率可以预防,可以延缓它的发生,怎么办呢?远离肥胖,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再一个,少吃钠盐,钠盐会导致血压的升高,而且好多高血压药物对它可能无效,少摄入钠盐,再一个多吃蔬菜水果。还有一个是戒烟戒酒,我们到现在为止没有发现这个烟有任何的好处,除了引起肺癌等等情况,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病率提高。再一个适量的运动,散步、太极拳、游泳都可以促进健康,还有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情,非常重要。还有,尤其对于中老年人定期的体检,了解你的血糖、血脂、血压等等情况非常重要,早期干预。”

九、腾讯医疗副总裁黄磊:医学科普进入3.0时代 社交化和场景化普惠大众


腾讯医疗副总裁黄磊在会上发表《医学科普再进化 汇聚个体照亮全体》主题演讲。黄磊表示,随着参与者的多元化、内容的多形态化、场景的去中心化,医学科普也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浪潮,“人-内容-场景”三大要素相应呈现新变化,成为推动大众健康素养、提升健康水平的核心力量。

黄磊表示,回溯互联网科普的发展,1.0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知识的迅速生产和分发成为可能的同时,也带来了内容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在健康中国行动的号召下,专业医学科普平台兴起,权威重回科普第一要义。

“从1.0时代到2.0时代,互联网医学科普的知识核心经历了一次重塑。”黄磊认为,“但无论是早期爆发的标题党,还是2.0时代偏中心化的流量分发逻辑,都对医学知识的普及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医学科普的传播范式同样需要重构。”
黄磊指出,腾讯医典希望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连接优势,重构医学科普人与人,人与内容之间的连接,助推医学科普走向3.0时代,向社交化和场景化演变,从过去“人找内容”,向“内容找人”的模式进化。

通过“医学科普官”计划,腾讯医典将wiki内容开放共建模式引入科普创作,通过从选题、内容撰写到审核标准化生产流程,最大化提升医生生产科普的效率,并汇聚各个领域专业医生的力量,为用户提供贯穿全生命周期知识补给。此外,腾讯医典将整合全平台渠道资源,以及直播、视频制作等一对一运营指导,鼓励优质内容生产者,让医生创作者走向前端,释放自己的专业价值,同时打造个人IP和用户口碑。

同时,在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的指导下,腾讯医典近期与国内知名医院和高校医学院合作举办“医典杯医疗科普清朗大赛”,发动医学生的力量,对科普内容审核,为健康科普贡献力量。

黄磊表示:“疫情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场通识教育课,期待更多医生、机构、患者和大众参与科普共建共享,让医学科普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弥合信息鸿沟,驱动公众健康认知进化,助力居民健康水平达到新高度。”



欢迎分享、点赞、在看,一键三连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