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贸行业信贷风险的“败局”复盘!
G企业成立于2003年6月,注册资本3亿元,由法定代表人张某及其妻王某共同出资组建,其中张某持股比例60%,王某持股比例40%。该企业经营国内外各大钢厂的热轧、冷轧、型材、涂镀、不锈钢及电工钢等各种产品,是一家集钢铁加工、销售、配送、物流于一体综合经营的大型企业,具有年分销加工钢材650万吨的规模。2012年末,H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公司23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20家。2013年6月末,合并报表显示,G企业总资产78亿元,总负债45亿元,营业收入100亿元,净利润1.5亿元。B集团为G企业主要的关联企业,主要通过G企业的加工网络平台进行销售。G企业自成立以来经历了三次战略性盈利模式转变,业务范围已经由早期的单纯钢材贸易逐步扩大到目前集“采购-加工-销售-配送”为一体的垂直产业链经营模式,业务板块涵盖钢材零售、加工服务、钢铁物流、精加工基地四大类。
随着G企业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对外融资规模不断增加。截至2014年4月,G企业在各金融机构融资合计24亿元,其各子公司在金融机构总额约7亿元。2008年以来,钢材价格开始一路下跌,钢铁市场趋冷,下游市场需求萎缩,应收账款周期拉长,作为资金密集型的钢贸行业风险升级,授信银行纷纷压缩贷款。G企业作为典型的钢贸企业,虽然属于行业龙头企业,也难逃钢贸行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2012年Z银行收回G企业贷款1亿元,2013年X银行压缩G企业贷款1亿元,2014年C银行收回G企业贷款1.9亿元。同年3月,G企业及其下属企业在各家银行的的贷款集中到期,G企业还款压力骤然上升,资金链突然断裂,多家银行贷款形成不良,企业陷入“破产”败局。
G企业形成贷款不良,首先是钢贸行业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连锁反应,除此之外,还包括如下风险成因:
1、贷款压缩和退出不够及时
2011年全国部分地区钢贸商发生欠息抗贷事件,钢贸行业的信贷风险初露端倪。2012年钢贸行业形成系统性风险,多个钢贸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破产。在钢贸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大背景下,本案例的G企业资金链明显出现断裂风险。除了部分银行进行了及时压退,大部分银行对该贷款企业并没有采取主动退出的信贷措施。
2、隐蔽性集团客户识别不清
本案例中G企业与B集团及投资者关联关系,均由张某、王某夫妻实际控制,B集团下属企业C公司、D公司、E公司属于张某、王某夫妻隐蔽控制的家族成员企业。上述案例中,多部分银行并没有将G企业和B集团纳入统一集团进行管理,导致G企业和C公司、D公司、E公司分开授信,存在潜在风险瑕疵,不利于集团客户统一授信管理。
3、贷前调查环节尽职不力
本案例中,X银行客户经理贷前调查未尽责。例如,2012年G企业存货余额22亿元,预付账款余额18亿元,存货、预付账款合计占总资产的59%。上述风险信号并没有在X银行客户经理的授信调查报告中进行展现和分析。该行客户经理更没有对存货盈亏情况进行实地盘点,也没有对预付账款认真核对。直至风险事件爆发后,该行客户经理才对贷款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发现真实的库存在50%水平,属于典型的财务水分大。
4、抵押物价值严重高估
本案例中,G企业在X银行13亿贷款采用工业厂房抵押方式,抵押面积23.53万平方米,涉及上海、无锡、常熟、广州、天津等,估价16.34亿元,折合平均单价为6946元/平方米。G企业贷款风险事件爆发后,X银行信贷人员通过实地查看、同业比较以及咨询业内认识等发现,上述建筑物市场均价一般在3000元/平方米,属于典型的押品价值“虚高”风险。
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应当具有“大败局”式的复盘意识,拷问信贷风险的失败基因。具体来讲,我们“复盘”钢贸行业信贷风险,需要重点面对钢贸企业银行授信的如下主要风险因素:
1、经营风险。我们经过复盘可以知道,钢贸行业系统性风险发生前,钢贸行业经营风险就日益凸显。以2012年为例,根据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当年一季度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下降了21.74%,实现利税下降了83.07%,整体亏损33.08亿元。在当时的大形势下,钢贸企业授信肯定面临较大风险。所以,银行日常信贷管理时,必须关注相关授信行业的景气程度,做好行业信贷风险的预判工作。
2、资金链断裂风险。在钢贸行业系统性风险发生前,规模较大的钢铁类产品贸易市场经营者基本采取的是融市场开发、店面出租、仓储物流、融资担保和短期融资为一体的综合经营模式,贸易市场经营者通过担保和融资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有融资需求的经销商的资金归集和融通,有些市场经营者将归集到的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期货甚至高利贷。一旦资金链断裂,与之相关的贸易经销商将蒙受损失,银行授信风险随之显现。2011年发生的无锡一州老总李国清等多起钢贸老板跑路事件,给当时的银行带来极大影响。
3、市场波动风险。钢铁属于大宗商品,产品价格波动频繁且波幅较大,容易导致以投机为目的的囤货行为,从而增加授信风险。通过复盘当时的大部分银行信贷实践情况,很多银行对钢贸企业授信,并没有做到对投机囤货资金需求的严格控制,为后续发生钢贸企业信贷风险埋下了风险隐患。可知,商业银行在大宗商品信贷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市场波动风险。
4、抵押担保风险。钢贸企业固定资产较少,授信抵押担保普遍较弱。商业银行钢贸企业授信主要以保证(第三方保证、股东个人保证、同行业联保或互保)为主,由于是集体无资产或资产数量很少,钢贸企业之间的“互保”或“联保”,其实是一种“空保”,是一种让银行仅从心理上感到“放心”的“空头支票”,这样的同行业企业互保易导致集中性行业风险和群体性诈骗事件。一旦互保的另一方出现违约事件,则互保的各方难逃噩运。
学习文章推荐
互动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习近平G20里约峰会展现大国担当 7915358
- 2 多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因袭击风险关闭 7996744
- 3 78岁老太将减持2.5亿股股票 7848526
- 4 二十国集团里约峰会将会卓有成效 7742393
- 5 俄导弹击中乌水电站大坝 7661859
- 6 孙颖莎王艺迪不敌日本削球组合 7546870
- 7 高三女生酒后被强奸致死?检方回应 7451534
- 8 第一视角记录虎鲨吞下手机全程 7335469
- 9 林高远林诗栋止步男双8强 7211092
- 10 智慧乌镇点亮数字经济新未来 7189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