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800名高中生被清退,无缘高考:知识改变命运,却有半数中国学生够不着

百家 作者:新东方 2020-11-06 14:26:53


女同事说:

这只是一部平凡的纪录片,但它对于我们每个经历高考的人来说却是一部独一无二的作品,带给我们太多不平凡的思考。



前一段时间,江苏泰州兴化市板桥高级中学的38名学生,上了半学期课后,被学校清退的新闻引起了热议。


清退的原因是:学校超过教育局为其划定的招生计划招生,违反普通高中和职业院校1:1分流的政策。


意思是:你的分数线达不到普通高中水平,学校超标招生了,必须要清退。


最后,38个孩子被分流到了当地的不同职校。


有的去了职校里的“普职通融班”,上普通高中的课,寄希望于未来也许可以参加高考。其余的进了职高,从此与大学无缘。


同样的情况,在湖南怀化也发生过。


两个月前,湖南怀化市近800名高一新生接到通知,将被学校清退,分流至其他中职学校。


清退理由竟也是,学生中考成绩达不到普高录取线,学校超计划招生。


孩子中考成绩不理想,家长绞尽脑汁让孩子上民办中学读高中,背后看到的还是“高考”这条路。


虽说,高考不一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是高考确实是普通人逆袭的一个不可错过的机会。


想起了,前不久看的央视纪录片《高考》,里边讲述了不同阶层不同处境下,孩子们想用高考改变命运的故事。


这部纪录片在豆瓣只有6715标记看过,5447人想看,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从首播到现在几乎是有口皆碑,豆瓣评分一直保持在9分左右。


没有特意设定的情节,甚至没有过多的场景,就只是真实地记录与展示,穹顶之下中国土地上一群孩子正在经历的学习生活,它从不同侧面,描述了中国高考制度的现状。


01

每一个优秀孩子背后

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有人说:孩子不是父母实现梦想的工具。


这句话有道理,可是却不适用寒门学子,对他们来说父母的梦想才是他们梦想的起航点。


纪录片里,主人公刘洋洋的父亲因为胃癌,离开了人世,母亲生下她10天之后就消失了。


她是奶奶和叔叔一起抚养长大的,奶奶最大的愿望是看着洋洋考上大学。


这个朴实的老人说:“我现在不害怕死了,心理记挂洋洋,还不想死。”


洋洋考上大学后,奶奶依依不舍地送洋洋到村口,并驻足村口的土坡上,看着孙女一步步走出大山的背影。


此刻,奶奶的心已安,她牵挂的孙女已经走出了大山。


就是这样一个顽强的老人,在洋洋考上大学第二个月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朴实憨厚的刘克明是洋洋的叔叔,这个种田养羊的农民,充当着洋洋父亲的角色。


叔叔为了让洋洋能考上大学,在家里有四个孩子要上大学的巨大压力下,依然咬牙让洋洋能够有机会继续考大学。


叔叔说:“我儿子要上大学,侄女也要上大学,拉(借)的账再多,也要高高兴兴把侄女打发(送)到大学。”


为了让洋洋读大学,叔叔没等羊羔长大就拿到市场去卖了。


在卖掉所有能卖的东西,还凑不够学费时,他又拉下脸来到亲戚家去借钱。


这个老实憨厚的西北汉子,在走投无路之际,去银行贷款给洋洋交学费。


千方百计凑够洋洋的学费后,叔叔还在村里给洋洋大摆了酒席,庆祝洋洋考上大学。


洋洋的走出大山之路,既包含着奶奶的夙愿,也有叔叔的殷切期盼。


在中国,有很多像刘洋洋这样子的贫苦家庭,父母把唯一的希望押在孩子身上,他们只是希望孩子走出大山,改变贫苦的生活,不再重复他们的老路。


我们不能简单评价说,这种做法合不合理,因为我们没有相同的境遇,我们不理解他们渴望走出大山的迫切心情。


在这里,高考这件事,被附加了更多个人成长以外的东西:家人深重殷切的期望、改变家族命运的重担。


每一个优秀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奋力托举的父母,他们只是希望孩子踩着自己的脊背,走上更宽的大路。


对于寒门学子来说,高考的意义,已不再是考生一个人的高考,这更像是一种责任的交替、生命的托付。


02

寒门难出贵子

教育资源不平衡是元凶


2017年,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曾经发表过“寒门再难出贵子”言论:


“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我是中产家庭的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的确,和那些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相比,城里的很多孩子已经赢在了起跑线。


他们获得的教育、享受的各方面优质的资源,是寒门学子们奋斗十几年才有可能接触的高度。


刘洋洋所在的会宁,就是国家级贫困县,这里有很多像刘洋洋这样贫困的家庭,甚至,这里的老师大部分也是从贫困家庭里走出来的。


刘洋洋的班主任李志明当年高考时,家里很穷,不能同时供2个大学生,成绩更好的哥哥,把上学的机会给了他。


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李志明对自己说:“我一定要考上大学。”


因为贫穷,高考几乎成了会宁每个家庭的选择。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会宁平均每户就出一个大学生,也因此成了全国有名的“状元县”。


会宁的孩子都知道:想要走出大山、摆脱贫困,唯有高考这一条路。


不仅会宁,中国其他地区,比如云南、贵州、西藏等一些偏远的省份,也有无数个这样子的家庭,无数个像刘洋洋,像曾经的李志明一样的孩子。


他们无法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非常渴望走出大山,看外边的世界。


可是,贫穷落后让他们的奋斗之路走得更加艰辛。


造成这个现状的核心在于,中国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教学设施设备的落后、教师资源的缺乏、教育方法的落后。


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他们大多拥有的只是一间简陋的教室和破旧的桌椅板凳。


2019年清华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来自甘肃贫困县的张薇说:


“第一次去省城参加物理竞赛,进入实验环节时,她因为没有见过比赛所用的仪器,终于找到仪器开关时,实验时间到了。”


也因为过于艰苦的教学环境,所以很难吸引到优秀的教师资源,学校里的教师,基本都是从本地考出去的学生,再回乡执教。


刘洋洋本人,在考上陕西师范大学后的想法,也是毕业就回乡执教。


城里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双语教学,农村学校有限的资金根本无法支持多样化的教学。不用说多样化的教学,连复习资料都很难找。


刘洋洋说,她上学时没有复习资料,只能跑到城里姑姑家看堂哥的复习资料来摘抄。


原本她的理想是考上中国人民大学读法律,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考虑到贫穷的家庭环境,最后刘洋洋被迫选择了学费相对比较低的陕西师范大学。


试想以刘洋洋的勤奋和学习能力,如果放在一个城市家庭里,也许她真的能考上中国人民大学。


刘洋洋的高考之路也说明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才是“寒门难出贵子”的元凶。


03

高考制度在中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2019年,刘洋洋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发言:


“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有出息,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我日后要尽所能给家乡的孩子走出大山提供一份助力,让他们也能去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而改变家乡的现状。”


虽然中国的高考制度还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但就目前中国的国情,高考一定是最适用的。


有人说,中国高考是“严进宽出”,而西方国家的高考是“宽进严出”;


但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西方国家高考的“宽进”,却忽略了这“宽”的背后,是普通家庭、无数底层家庭无法企及的优质资源、雄厚经济实力、更高阶层人脉的比拼。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考试,以自主招生为主,有人推荐就可以上大学,这拼的是优质的人脉。


或者父母通过向校方捐款的方式为子女拿到入学资格,这拼的是雄厚的经济实力。


英、法的教育分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学校的学费低,实行“快乐教育”,而私立学校的学费昂贵,孩子的学习压力一点不比中国学生小。


可实际上,英国的精英阶层,也都是想方设法让孩子上知名的私立小学和中学。


为什么?


因为只有从小就上了这样子的学校,才有可能考入顶尖的大学,继续获取更为优质的资源,进入更大的圈子,享受更好的生活。

Photo by Anna Earl on Unsplash


BBC曾报道说,私立学校的学生是顶级大学的主要后备力量。


西方教育不以任何一场单独的考试为最终依据,而是看整个受教育阶段的实绩,哪怕是一次随堂测验也可能影响到进入大学的资格。换句话说,一个孩子长大能上什么样的学校,成就的高度能大约达到哪里,在很小的时候或许就已经被注定了。


中国的高考,只认高考成绩,无论你家是贫穷,还是富裕,谁能考到680或690分以上,谁就有资格上中国顶尖的大学。


中国的高考制度给普通人提供了完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供了大量无需倚靠出身背景,只凭个人能力就可向上流动的舞台。


殷储教授说:全世界再也找不到这么公平的制度,全世界再也找不到这样给底层青年向上流动的平台。


它给的机会更多,剥夺的机会却最少。它是很多寒门学子走出大山、去看更大世界的阶梯,是他们实现人生理想的一个最好突破口,是改变命运最有效的捷径。


试想如果刘洋洋因为学习艰苦,家庭困难,放弃了高考,她大概只能出去打工,日夜在流水线上消磨青春与热情。


而现在,她的人生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Photo by Scott Grjaham on Unsplash.


知乎上有很多关于高考的讨论,其中一个问题是: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选拔制度相比,高考公平性如何?


有位网友的回答被赞上了热评第一:


“一直记得高中历史老师说,科举制为阶级流动提供了可能性。那时候无法体会阶级流动或者阶级固化,而今有一些社会经验的情况下深感高考是今日社会制度提供阶级流动的极少的机会之一,至少还有机会。”


还有一个网友的分析更直观:


“有钱的没钱的,坐在同一个教室,念同一本教材,上同一个老师的课,这没有不公平。你有多大能耐就使多大劲,纯纯的靠自己,有多少分,就念多少分的学校和专业,这就是公平。”


虽然,目前我国的高考还有很多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但是,人无完人,事无完事,瑕不掩瑜,中国高考还是利大于弊。


高考不仅是当今社会实现阶级流通相对公平的通道,更重要的是高考教会了我们成长与反思,这或许是高考带给我们最大的影响。



THE END


▼ 还有好看的 ▼


从不敢犯错的我不得不承认:有些父母是天生的pua高手

豆瓣接近满分神作!但这样的片子,我再也不希望看到了……

李子柒怒怼记者上热搜,暴露了成年世界最大的社交灾难


作者:木子可

编辑:北楼8层女同事

“在看”我吗?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