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想过,人类居然是这样的!
十点读书原创

有一种书,不一定是经典,但被称为“现象级图书”。
它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是销量极高,一本现象级图书的销量几乎能与一个中型出版社一年新书的销量相比较;
其次它要颠覆人们信奉多年的认知,引发热议;
再次它要引领一股潮流,市场上无数产品都想“蹭它的流量”。
《人类简史》就是这样一本书。
点击上图,即可购买《人类简史》
它在2012年出版,被翻译成60多种语言,引发 23 国版权大战,全球狂销1600多万册,比尔·盖茨、扎克格伯都是它的“死忠粉”。
在它之后,市场上便充满了以“简史”为名的图书。
长达10万年的漫长历史,人类从一个只有100万人的弱小物种,成为今天站在食物链顶端的70亿人庞大物种。
我们战胜了身材硕大的狮子、大象,创造了文明,发展了科学。
到今天,人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我们比远古随时可能被猛兽攻击的祖先快乐吗?
我们的大脑真的在进化吗?
以现在人类对地球资源的瓜分速度,地球会毁灭吗?
10 万年的历史,如何用一本书写完,还写得既通俗易懂,又不乏专业知识?
讲人类历史的书浩如烟海,《人类简史》有太多颠覆三观的说法,太多预见性的观点,值得每一个关心自己、关心人类、关心地球的人来阅读它。
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于以色列,在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长大,2002年获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
他对历史学开创性的新奇解读方式,让他受到全球瞩目。他以其独特而有趣的观点,带领人类走进一个回望过去、省思当代和审慎未来的思考。
他认为,人类从地球的边缘到主宰,历经了历史性的三步走。
第一步,大约 7 万年前的认知革命;第二步,大约 12000 年前的农业革命;第三步,500 年前的科学革命。
而他所有颠覆性的观点,都在这三步走的解读里。
我们来看三个问题。
1.你猜今天的人类和采集社会的人类相比,谁更能干?
有证据表明,自从采集时代以来,智人的脑容量其实是逐渐减速少的。
13万年前,人脑容量已经增长到1175毫升,远大于其他哺乳动物。
但是大概在1万年左右,人类大脑却发生了惊人的逆转,人类的脑容量开始慢慢缩水。
一是人类从采集社会到农业社会,对大脑的需求没有那么大了,二是人类吃肉变少、吃谷物变多,大脑也会缩水。
在采集社会,人类面对的生存条件比现代人艰难多了,他们要了解周边环境,拥有多项生存技能和知识,才能在地球上活得下去。
而现代人的能力偏向于精细化和专业化,生存相对容易,所以你的基因再平庸,也很容易传下去。
我们真的比远古人更聪明吗?你要怀疑这个答案了。
2.人类靠种植小麦养活了自己,是人类控制了小麦,还是小麦控制了人类?
尤瓦尔·赫拉利认为,远古时代,人们靠采集为生,每天可以接触到几十种不同的食物,早晨吃青菜,中午采蘑菇,下午打猎吃肉。
而且当时的人类部落,三天才需要打猎一次,不需要像现代人这样每天劳作、上班。
后来,人类驯化了小麦,把它作为最重要的能量来源,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却把自己限制在了固定的土地之上。
小麦需要平整的土地、害怕蝗虫、干旱,人们就不得不整日在田里除草、洒水、收割,不得不弯腰劳作,忍受腰椎肩颈的疼痛,也无法随时迁徙到物产更丰沛的土地上。
食物来源单一,人们就要承担自然灾害导致农作物全军覆没的风险,更容易造成饥荒。并且由于人口的聚集,传染病发生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所以,究竟是人类驯化了小麦,还是小麦驯化了人类?
这是尤瓦尔·赫拉利在农业革命中提出的众多议题之一。
3.女人做不做全职妈妈,是一种个人选择吗?
今天,我们讨论很多女人要不要做全职妈妈的问题,你以为这取决于她的经济实力、个人爱好吗?
为什么“丧偶式育儿”的家庭中,缺失的大多是爸爸的角色?
其实,这要回归到人类的生物特征。
直立行走给女性带来的重要改变,就是骨盆变得越来越窄,产道的宽度限制了婴儿的大小。
其他哺乳动物都是在母体里发育完整之后才出生,比如小马、野牛、羚羊,生下来就会跑。
而人类只能在发育还未成熟的时候就脱离母体,从出生到直立行走,至少要一年时间,到能独立捕猎、生存、要至少十几年。
这就决定了,人类都是“早产儿”。
为了让不能狩猎的产妇获得食物、养育孩子,就需要整个部落去捕猎。
由此,人类进化出突出的社交技能,通过社交形成一个个小部落,演化出男女的分工合作。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开始怀疑很多深信不疑的观点?
我们认为的历史,大多说的是人类社会的变迁。
朝代、权力如何更迭、经济制度怎样变革、哪些军事行动达成了什么样的破坏和重组、文化和科技取得了什么成果……
我们已经习惯了站在一个组织、国家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的历史。
但是人作为一个个体,我们的身材结构、长相、肤色、器官,又在经历着什么样的历史呢?
尤瓦尔·赫拉利的书,讨论的核心是人。
人类怎样在星球地球上崛起,又是怎样建立起的文明,人类如何看待自身……
我们常常调侃“哲学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去哪里?
《人类简史》就用一个站在人类之外、地球之外的角度,来解释人是谁、从哪里来、要去哪里的问题。
1990年,旅行者1号在距离地球60亿公里之外的宇宙中,拍摄了一张让人震撼的图片。
图片中,地球仅仅是一个黯淡的光点,那个光点上,居住着70亿人类和无数生物。
当我们随着赫拉利的视角,把视野拉长到十万年前,像旅行者1号一样,站在宇宙里鸟瞰地球,你就不会再有食物链顶端的优越感。
我们会看到人类不过是宇宙万物演化链条上微不足道的一环,我们所知道的、没有探索的,远远多于我们已经知道的。
尤瓦尔·赫拉利说,历史不像物理学或经济学,目的不在做出准确预测。
我们之所以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要知道未来,而是要拓展视野,要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避免。
而未来的可能性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难得的是,作者作为牛津大学的历史学博士,在讲学术问题的时候没有枯燥乏味的专业术语。
而是“说普通人都能听得懂的话”,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人类自己的历史。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毅说:
拿起了就放不下,几乎一口气读完。 吸引力主要来自作者才思的旷达敏捷,而书中屡屡提及中国的相关史实。 也能让人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切,好像自己也被融入其中,读来欲罢不能。
我们每天在买买买,你知道什么让你觉得购买是一种快乐吗?
你知道为什么人吃甜食就会开心吗?
男尊女卑的观念不止存在于东方社会,地球上几乎每一个社会都有这样的历史,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世界三大宗教,为什么信奉的都是“一神论”?
理解了“人”的历史,你在当下的很多困惑就能轻松化解。
《人类简史》这本“现象级神书”的精拆解读已在「十点听书会员」上线。
只要30分钟,10万年的人类发展史给你讲得清清楚楚!
加入「十点听书会员」,更有1000本经典图书等你来听!
1000本好书,懂你想听~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作者-
甘蓝,走1000个城市,读1000本书,体验1000种人生。写好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日子。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
傅小米,资深媒体人,声音治愈者,个人微信:fuxiaomi9,喜马拉雅:傅小米是我,每个夜晚用声音拥抱你。欢迎下载十点读书App,搜索“小米”关注主播十点号,收听小米为你朗读的专属美文。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加入「听书会员」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团结就是力量 合作才能共赢 7904753
- 2 美国返还流失近80年的中国国宝 7809570
- 3 28岁准新郎食物中毒去世 7714187
- 4 消费“挖潜” 发展“提速” 7615977
- 5 美国加州50多只鸟空中突然爆炸 7520477
- 6 男子质疑妻子两个孩子1天100不够吗 7428106
- 7 女演员戴230万耳环引质疑 官方介入 7333386
- 8 俞灏明王晓晨结婚 7237599
- 9 #黄山青松搭子请就位# 7141070
- 10 林志炫排名引争议 网友:被做局了 704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