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花万元买球鞋,不愿19块9开会员:95后买东西你已经看不懂了

百家 作者:腾讯创业 2020-10-28 10:45:04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腾讯创业” 选择关注公众号

创投圈大小事,你都能尽在掌握


腾讯创业 | ID:qqchuangye  


事实上,双膝跪地奉上钱包的他们,对其中的套路心知肚明。


本文来源 LinkedIn”(ID:LinkedIn-China,腾讯创业经授权后转载。

LinkedIn领英是全球知名的职业社交网站,每个《财富》500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作者 / 37度2


最近一位博主灵魂发问:现在是没人买包了吗?



我也发现周围人对于买包的讨论越来越少了,似乎每天拎个帆布袋就能出门。难道是因为我老了,所以好友们都到了考虑买房的年纪?


抑或是我们真的像曾经的日本那样,进入了低欲望时代?


结果我去翻了翻年轻人奢侈品消费调查,看完我只记住了一条关键信息:00后不爱买包,爱买鞋了。


What??我心心念念很久都得不到的名牌包,我以为是全世界年轻人都爱好的东西,下一辈已经看不上了?


那他们到底喜欢什么?


1

我的购物原则

是没有原则


首先,年轻人的消费观比我们80后野多了。


如果说刚满40岁的80后,消费规律还有迹可循:高品质、高性价比、品牌导向等等。


那90后一代的消费原则就是:


没原则,全看我乐意。


比起上几代人,他们更清楚也更坚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愿意为之慷慨解囊,满足的是自己的“心理账户”。


这种自信,表现出来就是更加多元的消费观。


比如,80后可能更愿意把钱花在能向外展示的昂贵物件上,而95后则是外在富贵不输阵,内在精致不凑合。


根据考拉海购的数据,同样花20万,95后买的最贵的是一床冰岛进口雁鸭绒被,而90后是卡地亚腕表。



同样的价格,90后选择戴在身上,95后选择藏在家里。


比起上一代人略中庸的购物选择,95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络,在“什么钱花的值”这件事上自有不可撼动的逻辑体系。


他们也是契合价值观的坚定拥护者。


虽然完全和革命年代脱钩,一出生就直接吹拂改革开放的狂风,但这些从小接受多元文化冲击的年轻人,却是国潮品牌最坚定的支持者。


尤其是95后,铁杆国潮粉占比达到50%以上,他们被越来越多国潮品牌深度圈粉。



比如进击的“中国李宁”。


现在的李宁,坚持原创设计、强化中国元素,这2点特别能争取到95后的好感。


比如李宁2019年春夏巴黎时装周发布会的主题——“90年代的中国”,复古的色彩,浓厚的中国元素,李宁手中的“大哥大”,都是潮酷本酷。


不好意思,连我都有被戳到。



这让我想起,读高中那会儿,同学间也爱攀比运动鞋,以价格、品牌构建鄙视链。


穿气垫的看不上穿普通款的,穿nike、adidas的看不上穿李宁的,穿李宁的鄙视穿安踏、特步的,虽然现在想来挺傻冒,但当时在每人心中都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但对95后而言,什么品牌、价格都不是阻碍。


一旦咱们确认过眼神,是不是公认的大牌,是不是站在鄙视链顶端,无所谓。只要我认可,我愿意送你站上鄙视链的顶端。


2

被套路?

无所谓,他们让我出众又合群


高中时代攀比穿啥鞋这传统,也在当代年轻群众中延续下来了。


只不过,我们那会一年买2双都算多,现在的年轻人,简直是潮鞋收藏家。


根据天猫在去年8月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他们最爱往手办、潮鞋、电竞、摄影和COSPLAY砸钱。


本届年轻人愿意为潮鞋付出成本和代价是你难以想象的,拥有一整墙限量球鞋比拥有一堆奢侈品包包更值得炫耀。



前面提到的针对年轻人做的调查发现,00后爱买鞋胜过80后爱买包,因为他们觉得:鞋是人的第二脸面,我的鞋代表了我的气质。


这个理念又从何说起?


其实,sneakerhead(球鞋发烧友)本身是个小众圈层,我高中那会儿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男孩会玩这个。


但这些年潮流文化兴起,sneaker文化成功出圈,成了一代人的价值认同。


而这背后的心理动机,是需要有区分度的物品来标签化自我,同时获得社交门票。


95后不差钱,差的是能让自己有识别度的一切物品。


比如一些名人合作系列和品牌联名运动鞋,独特的设计理念、情怀内涵,穿在脚上即展现自我标签,又展示审美和资金实力。


而且因为产量少、需求大,一双定价100多美元的nike运动鞋能在二级市场炒到几千上万。



而现在,为了打压黄牛,买鞋已经要摇号了。


我就曾经被办公室的实习生拜托过帮她摇号抢鞋。



这不就是人人喊打的饥饿营销么?所以你一定在想年轻人的钱也太好骗了。


但前提是他们心甘情愿的。


事实上,双膝跪地奉上钱包的他们,对其中的套路心知肚明。



但正是这种有辨识度,又极难得到的特质戳中了他们的心:


我需要自己是特别的,我需要被看到,鞋承载了所有信息。


是套路又怎样?能在套路中掌握游戏规则,得到我想要的,我就是牛逼的。


这是年轻人定义的酷。



为了玩转这种文化,鞋头们组建专门的社群,建立自己的圈子文化,他们也用“穿什么鞋”来划分门槛:


品味一致,我们就是朋友。玩鞋,也是获得社交门票。


其实,不仅是潮鞋收藏,手办党、cosplay玩家的消费心理也差不多。


从这些角度看,95后爱买手办、买鞋和80后爱买包的本质是一样的:自我展示和社交认同。


但是95后更注重自己认可的小世界,80后更关注能不能取得大社会的认同。


但是为什么小朋友们没把奢侈品作为媒介呢,他们可不差钱。


因为老阿姨,怪蜀黍们喜欢的东西入不了他们的眼。


正如一位二代所言:“买奢侈品一般是为了送给父母长辈,我自己一定是会选择球鞋的。”


3

挥霍时六亲不认

抠门时张弛有度


虽说是95后是当之无愧的人民币玩家,但在对待金钱的问题上,他们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丧心病狂,毫无节制。


95后花钱还挺有韵律感的。认为值得就玩命砸钱,但认为不值得的,就锱铢必较到底。


认识一个在书店工作的97年生的弟弟,工资4K-5K浮动,在当地也就基本生活水平。


但是!他会花2万买球鞋,绝不扭捏,干就完了那种。搞得我一度以为他是个深藏不露的二代。


直到他找我借视频会员。


我问他2万的球鞋买起来眼睛都不眨, 19块的会员就舍不得开?


他的理由是:后者属于可替代资源,没必要花钱,能找人借,为什么要自己买?


他的心态代表了大多数95后的心声。喜欢的东西再贵也要搞到手,但可以不花的钱,1分都不会拿出来。


心头好可以躺平任宰,其他的不包邮坚决不买。


至于,什么值得买,什么不值得买,他们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研究。根据《95后年轻人群消费趋势洞察2020》报告,本届年轻人呈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精明节俭。



他们的浏览-下单转化率是最低的。


看中喜欢的东西不会冲动下单,而是研究产品功效,多方比价,追求极致的性价比,简称“钻研型消费”,跟95后普遍受教育程度较高和信息渠道充裕有关。


95后也热衷于使用各种拼购,社交电商小程序,尽可能多的薅羊毛。


关注线上理财,能免息分期付款绝不全款。


有1块钱收入都会收编余额宝,还有越来越多的95后开始为自己买保险、做投资理财等等。


虽然可能吃了上顿没下顿,但他们依旧要选择做自由职业者,就像前亚马逊VP说的那样,他们不愿意把机会寄托在一个公司上。


他们太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了。


总的来说,我认为95后的消费理念还蛮值得借鉴的:


更加重视自身的心理体验,而非迎合大众口味。


不在乎大牌不大牌,更在意彼此是否心心相印。


花钱很豪气,但绝对不浪费。


都是非常拎得清的消费脸谱像。


但他们同样被人诟病的是热衷超前消费,提前透支。


我个人觉得风险虽然确实存在,但时代既然赋予了他们宽裕的生活条件和厚实的底气,利用一下也未尝不可。


毕竟,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不花钱哪有动力赚钱呢?


END


你身边的95后最喜欢买什么?


欢迎评论区留言,与大家分享。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