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何加盐
来源:公众号“何加盐”
在每一个微信群里,来来回回发言的,总是固定的几个人。在一个100人的微信群里,每100条新的消息,有80条是发言最多的那20个人发的。其中,64条是最活跃的4个人发的。甚至更极端的一点的群,有一半以上的信息,是某一个人发的。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道理,听了马上能懂,懂了马上能用,用了马上有效,足以对人的一生产生重大改变的,二八定律一定是其中一个。今天这篇文章,也许能让你的收入,上涨到原来的3.24倍或6.16倍。二八定律,4个字,却包含着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深刻密码。为什么淘宝的CEO蒋凡和拼多多的老板黄峥,都说“60分万岁是个好哲学”?世间万物的发展,各有其规律,但是统计在数字上,通常会呈现两种不同的情况。请环顾一下四周,或者回忆一下你认识的人,是不是有以下规律:大部分成年人,身高都在1米5到1米85之间,低于1米5和高于1米85的人,很少见。大部分成年人,体重都在80斤到180斤之间,低于80斤和高于180斤的人,很少见。大部分的人,都谈不上超级聪明,但也不是特别弱智,智商低于75和高于135的人,很少见。这种情况是如此的普遍,以至于它在学术上被叫作“正常的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正式名词叫“正态分布”,在台湾也叫“常态分布”)。图中,柱子代表了符合每一个测量值或每一段统计范围的个数有多少个。可以看出,大部分都落在黄色区域。蓝色区域很少。除了我们上面说到的身高、体重、智商之外,还有很多东西都服从于这一分布规律。如学生考试的成绩,上下班通勤的时间,人们的心理健康程度等等。正态分布这种现象的形成,是由于有很多个相互独立的因素共同作用在一个对象上,造成了其合力趋向中心化的结果。下图演示了正态分布的形成。图中阻挡沙子的柱子,就是产生作用的各个独立因素。但很多时候,影响事物发展的,是一个或少数几个相互关联的关键因素,在很长时间里持续起作用。你每天都在做无数个选择,但是纵观你的人生,决定你现在命运的,是少数几个最关键的决策。你们公司有很多人在做销售,但是卖出去大部分产品的,是少数的几个人。你的手机上有很多个APP,但是你每天打开最多的,只有两三个。全世界最有钱的5个人,他们拥有的财富加起来,等于世界的一半。图中,每一个点都代表了一个人,越靠左,代表其排名越靠前;越往上,代表其财富越多。除了财富之外,上市公司的市值、小说中人物的出场次数、科研杂志科学家论文被引用次数、何加盐公众号文章的阅读数等等,都符合这种曲线。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研究英国人财富分配的时候发现,20%的英国人,拥有社会上80%的财富,而剩下80%的人,拥有的财富只有区区20%。帕累托进一步研究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发现这种情况是一种普遍现象。后来,人们把他的这一发现,命名为为“帕累托法则”,又形象地称为“二八定律”。99年后,美国学者约瑟夫·爱泼斯坦和罗伯特·艾克斯特尔 ( Epstein & Axtell)用计算机程序设置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些地方资源丰富、有些地方资源贫瘠。一些虚拟人被随机分布在世界各地,自由竞争。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拥有更好一些的初始条件,如眼界更好或身体更佳。但他们最初拥有的财富都一样。在经过多轮的竞争后,财富渐渐地集中到少数人手里。竞争的回合越多,这种效应越明显。这一个叫做“糖人游戏”的实验,模拟了人类社会的变迁。它完全依据帕累托法则揭示的规律运行。 Growing artificial societies:social science from the bottom up. Epstein, Joshua M.; Axtell, Robert (October 11,1996)。我个人认为,1897这一年,是人类历史上挺恐怖的一年。因为,二八定律的发现,打破了人类久远以来“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大同梦想。它证实了“马太效应”,揭示了一个冷冰冰的现实:不公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许共产主义可以解决经济上的平等。但是也不可能解决80%的高质量论文由20%的科学家写出,一个班上80%的女孩喜欢20%的男生(反过来也一样)这种问题。所谓分形,就是一个图形的局部放大后,呈现出来的样子,和原来的图形一样。在二八定律这里,分形意味着:在每一个衡量尺度上,二八定律都在其作用。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而那20%的人的财富分布,又符合二八定律:4%的人,拥有64%的财富。以此类推,0.8%的人,拥有51.2%的财富……数字未必是完全按照2比8这么精确划分,但是分配的方式一定是这样的。我们一定会面对种种不公平,这是作为个体无法逃脱的宿命。我们唯一能决定的,就是选择成为80%,还是20%。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定义。有人选择有钱,有人选择有权,有人选择有名,有人选择家庭和谐,有人选择爱情美满,有人选择科研进步,有人选择慈悲行善,有人选择内心安宁……选择有钱的,当你的财富进入了前20%,你就算成功。选择科研进步的,你的研究超过了80%的人,你就算成功。其他的选项也都一样。那你还可以进入20%里面的20%,也就是前4%。如果你已经是前4%,你还可以进入前0.8%。如果我们只是把二八定律用于目标定位,那就太浪费了。二八定律更有价值的地方,是用于指导我们的日常思维和行动,帮助我们进入20%。当你知道80%的生意,都来自20%的客户,你就应该把你80%的热情,献给这20%的关键客户。你的营销费用,你的陪吃陪喝陪玩时间,你的礼品,你的关心问候,80%都要放在他们身上。当你知道公司80%的命运,都来自你20%的决策时,你就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战略、人才和核心业务上面,不要再花费时间去管公司鸡毛蒜皮的小事。
当你知道你的80%的业绩,都是由20%的工作决定时,你就应该放弃万事求完美的心态。你应该首先分清楚什么是重点工作,什么是次要工作,然后把80%的精力,放在重点工作上。这是为什么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面》,一直不停地强调“要事为先”;也是为什么蒋凡和黄峥,都说“60分万岁是一个好哲学”。因为那无关紧要的80%事项,根本就不值得你花费那么多时间。当你知道你80%的收益,都是由20%的投资带来时,你就会对大部分的亏损不必那么挂怀。前世界首富,“投资之神”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把我们投资最好的10个项目去掉,那我们的整个业绩就是狗屎。”厉害如巴菲特,大部分投资的项目,也是亏损的。当你知道你80%的成果,都是来自20%的时间,你就会更具有耐心。成功不是线性的,而是在经历过长时间的积累之后才爆发的。你要用80%的时间去打基础,并且只得到20%的回报,要等到最后的20%时间,才能赢回80%的收获。要知道,巴菲特的几百亿美元财富,绝大部分都是66岁以后才获得的。上图横轴数字表示巴菲特的年龄,柱子表示他当年拥有财富。来源:dadaviz.com
1975年,美国生物学家AllanWilson和Mary-Claire King提出,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差异仅有1%。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世界一片哗然。而人和人之间的基因差距,那就更小了,不同人种之间的基因差距,不到0.5%。既然人和人的基因差距那么小,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人和人的成就差距?除了所处的国家和地区、家庭出身、以及是否残疾等我们无法控制的先天条件之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就是“微小优势的持续积累”,也就是常说的“复利效应”。一个单细胞生物与一个智慧生物的差距可以说是天地之别,但是,智慧生物都是由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在进化的不断选择下,更能适应环境的优势被不断保留,经过亿万年的积累,单细胞可以变成无比复杂的、具有智能的人类。假设你和同事,两人进单位的能力完全一样,但是你每天晚上回家刷抖音,他每天晚上学习。综合起来,他每天比你进步千分之一。如果你对这个数字没有触动,我还可以告诉你,10年以后,他的能力是你的38倍。你停留在原来的位置,假如是社会的中等水平,你的年收入,是25万。你同事进入了前20%,他的年收入,是81万。如果进到前10%,是154万。(数据来源: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中国家庭财富的分布及高净值家庭财富报告》,2014年1月)如果你坚持用二八定律指导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你的成长,一定会比没有认识到二八定律重要性而平均用力或者荒废时间的人,要快得多。在时间的作用下,这个优势长期积累,你就远远超过了对方。如果全中国的人都在看何加盐的文章,都用这些道理,那所有人条件相同,我不敢保证你能进入20%,进入4%。但是,看到这篇以及类似文章的人,一定不会很多。天生就懂这些道理的人,也少之又少。能够付诸实践的,就更少了。了解到这个道理,实践这个道理,获得相对其他人的额外优势,这就是你能进入20%的逻辑推导。不管是上学、赚钱、为官、做科学家、画画、打球,还是当父母……我们无法改变规律,但是可以选择:是接受80%的平庸,还是争取20%的成功?找到你生命中最关键的20%,把80%的精力放在上面,让时间来放大你的优势。
作者简介:何加盐,一个专门研究牛人的牛人。曾在政府工作,后创立咨询公司,现为咨询顾问,公众号写手。和你一起了解牛人是怎么炼成的,从牛人的经历与方法中,获得思维与认知的提升。了解牛人,学习牛人,成为牛人,从关注何加盐开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