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4重境界,你在哪一层?
“江湖”中有大智慧,不仅仅是一件件事情中的经验和启发,更是“江湖”中一些大能之人的品行。比如《天龙八部》中的扫地僧,天下无敌却默默无闻,这对于将人生看作一场修行的人而言,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到4重境界的人生。
作者:许正
来源:领教工坊(ID: ClecChina)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有一位神奇的扫地僧,平时默默无闻,最终却胜出所有武林高手,这为看起来平淡无比的佛门扫地生涯增添了一种让人向往的神秘。
而实际上,在佛门之中甘做一个平凡的扫地僧,恰恰可能是修行的至高境界。
疫情期间,我在寺庙中待了相当长的时日,平时的洗刷打扫也成为住寺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问题,我也渐渐有了答案:一个修行人,可以从扫地僧身上学到什么?
我将答案归为四重境界:高下自他、念在扫把、尘除无碍、普净天下。
若能实现这四重境界的重重突破,自然会趋入无量光明境界。下面逐一解释。
01
高下自他
这是筛选扫地僧的第一步。
在寺庙生活中,扫地、打扫厕所等等日常事务,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干的。
你若派他去做,他可能却想做其他的工作,比如做知客僧,接引招待他人,或者去念经打坐之类的。
有谁愿意真的俯下身子,每天为他人甘心贡献,默默无闻地做一个洗涤打扫的扫地僧啊?
若是此人愿意服务大众,贡献大众,心甘情愿地做一个扫地僧,此人可能就已经突破了高、下、自、他的内心分别,愿意做一个利益他人,贡献他人的行者,这已经超越了很多人的境界了。
再假如没有任何人指派,却愿意每天主动承担扫除洗涤的工作,为他人服务,那更是证明他的内在不仅没有分别,只是愿意服务他人,就更不简单了。
但是如果接受了扫地僧的工作,内心却怀有不满和不平,那这一层还没有超越过去。
因为对于什么是高,什么是低,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自己和他人依旧心存芥蒂。
02
念在扫把
接过扫地僧的工作,它的基本工具就是那一柄或长或短,或硬或软的扫把。
一般人在扫地的时候,往往关注扫把如何运用,根据区域大小和工作量如何掌控自己的节奏,该快扫还是慢扫,或者什么是更有效的扫除办法等等这些技巧上的问题。
这些固然没错,但是这种完成任务的目标感,会让扫地本身变得紧绷不放松,一旦落入这些技巧的分别和设计,他就会为扫把所困。
一个专注于技巧和技能的扫地僧,甚至会觉得其他初学者太笨。
因为他过度关注扫地的技巧,关注于扫地工作的效率,但这并非是扫地修行的初衷。
如果他为扫把所困,为工具所束缚,他就会被缠缚在扫把和扫地这件事情的本身,而无法穿越和跳脱其中的束缚,那它真的就只是一个扫地僧而已。
03
尘除无碍
如果有人在扫地的时候,跳脱了对扫把本身和扫地技巧的束缚,对于如何完成,何时完成本身没有挂碍,它就会在扫除过程中变得潇洒无碍。
注意,此时并不是胡扫乱扫的过程,他并不会因为没有对扫把和扫除技巧的执着而随意乱来,而是会自然形成一种恰当的扫除步骤和技巧。
在这个过程中,恰当的扫除步骤和技巧会自然生成,而没有对追求效率和达成目标的束缚,他反倒会游刃有余,不为所迫。
如果你是个有心人,观察前面这两种人的扫除动作和气质的话,就会发现明显的区别。
困在“念在扫把”阶段的扫地僧,他的扫地是急促的,扫完这一步,立刻去下一步。
如果和别人合作,也会咋咋呼呼,觉得别人合不上他的节奏和标准,他已经被完成任务和追求效率目标的欲望束缚了。
而那些“尘除无碍”的扫地僧,他的动作是优游的,放松而自在,他的手从来没有停下,但是不显得急迫,而是潇洒自如不会有急迫感和压迫感。
这时的扫地僧已经跳脱了对于目标感,成就感和追求效率的束缚,内心已经从扫除本身的成就驱动中解脱出来。
但此时的扫地僧依旧是在扫地,即便是在优游潇洒地扫地,依旧没有从扫地中间脱离出来。
04
普净天下
此时的扫地僧就不是在扫地了,他的动作背后的内心,已经从扫地本身宽广出去,到达普天下和世间。
他的每一个扫地动作,不再是在扫这片地,而是在扫天下众生的心地。
他的每一念不是在扫地面上的尘垢,而是在除去他和所有众生的心垢。
他的内心光明也因此不断地开显和普及到一切。
此时扫地已经不是扫地,而是普度众生的行为。
在佛教经典《华严经·入法界品》的故事中,善财童子就曾参访过这样扫除的菩萨。
他虽然在打扫茅厕,扫除地面,但是他每个心念都已经不在此,而是在扫除众生的污垢。
他的内心光明已经在随着他的动作,去为天下所有众生去除心垢和去除障碍。
这就是扫地僧的至高的普度天下的境界。
05
工作中的扫地僧
现在有很多人热衷于把工作场所比喻为道场,把工作和修行联系起来。
如果从扫地僧的四重境界看,在工作中修行,应该是什么样的行为特征呢?
第一重境界:高下自他
一个人的工作应该以利益大众,利益他人作为目标。
他对工作内容的选择不光是发挥自己的特长,还要看怎么样能够服务于组织的更高目标,甚至服务于社会的更高目标。
此时的这个人已经淡化甚至消弭了高、下、自、他的分别。
如果有人具有这样的心胸,那就是组织中的第一等人才。
他不为自我所困,不为技能所困,也不为岗位所困,他愿意为组织承担起更大的责任,纵然是做基础性的累活、杂活,也甘愿付出。
这就是在工作中以修行者的姿态进入的第一等人。
当然作为组织,绝不能亏待这样的付出者和贡献者,因为这代表着组织的文化选择,会影响其他人的行为选择。
第二重境界:念在扫把
这些人虽然少有高下自他的分别见,愿意在工作中付出和贡献,服务于组织的更高目标。
但如果他被完成目标本身所束缚,他就会只是追求效率,追求更好的任务达成,会被方法、工具和流程所困。
此时,他们的心念就处于“念在扫把”的境界。
他们会忙碌,会辛劳,甚至可能会有埋怨,因为所有的不如意都来自于希望。来自于更高的效率目标。
这对于改进组织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而且这些能够看到问题又愿意投身其中解决问题的人,对于改进中的组织尤其宝贵。
第三重境界:尘除无碍
如果领导者具有更高的眼光,就会一方面辅导他们在所擅长的领域发挥特长,提升组织绩效,同时要把他们带到更高的领导境界,那就是“尘除无碍”的境界。
此时的组织员工,他们无论是否在领导岗位上,已经是绝对的领导者,并且堪称组织内的精神领袖。
因为他们除了心怀组织之外,他们能超越目标,也能超越一时的得失成败。
他们能够随着组织的运行节奏,洒脱地工作和付出,他们也不会被眼前暂时的组织效率低下所侵扰,因为他们知道那只是每个人内心的执念而已,或是与外在市场和客户对接过程中出现的暂时碰撞和挫折而已。
重要的是,他们能够跳出困境,以服务组织、服务他人的理念激发他人,自然而然地转化这些困难和挑战。
很多问题在这种信念的指导下也会涣然而解。
想想看,如果组织内有这样等级的人才,那岂不是组织之福吗?
阿里巴巴的马云,正是具有这等出入无碍智慧的领导者。
第四重境界:普净天下
已经不是一般人的境界,他们运营一家企业和组织的信念,不再是仅仅让组织服务客户,获得组织的成功,而是修炼自己,也修炼他人,并且用自己的言行和光明影响照耀更多的人。
他们的经营活动本身就是至高哲学的代表,是一个利益天下的楷模和示范。
在这方面,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堪为楷模,他终其一生摸索到的经营方式,就是让更多的人可以净化内在,成为利他者。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如同稻盛和夫,甚至比稻盛和夫更加卓越的企业领袖和组织管理者们,很多往往是籍籍无名的。
他们可能只是一些中小型组织的领导者,他们“和其光,同其尘”,与这个世界同在,但是在默默地贡献光和热。
他们的内心所散发的能量和光明,无时无刻不在照耀着我们,而我们虽然受到了恩惠却不自知,他们也不希望我们知道。
这种遍及一切的光明和能量,构成了这个世界的善意和良善的力量。
看完本文,可能很多人会对号入座:我和我们组织的领导者在这四重扫地僧的什么境界?
其实这个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领悟到扫地僧的本质,是一个奉献世界、奉献他人的典型和楷模。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放下自我,先放下高下和自他的分别,服务组织,服务他人。
最终,也不是为了获得什么成功和荣誉,而只是那个扫地僧的最高境界,普净天下。(本文完)
作者简介:许正,直方大创新中心创始人、曾任GE中国区副总裁、陕鼓集团副总经理。
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团队
是管理者终极能力的体现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准确把握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 7908741
- 2 中国黄金原董事长家搜出大量黄金 7999400
- 3 空调英文不会男生盯着考场空调看 7832129
- 4 消费品以旧换新“加速度” 7750351
- 5 被铁路售票员的手速惊到了 7659118
- 6 网红赤木刚宪爆改赵露思 7564207
- 7 县委原书记大搞“刷白墙”被通报 7415281
- 8 山姆代购在厕所分装蛋糕 7302113
- 9 马龙刘诗雯穿正装打混双 7289843
- 10 刘强东提前发年终奖 719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