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三十,存款百万,这些年轻人是怎么做到的?

百家 作者:腾讯创业 2020-09-20 09:07:29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腾讯创业” 选择关注公众号

创投圈大小事,你都能尽在掌握


腾讯创业 | ID:qqchuangye  


焦虑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课题,唯有努力适应,和自己和解。


文来源 “人物”(ID:renwumag1980),腾讯创业经授权后转载。

作者 / 雨秋

编辑 / 金匝

视觉陈聃


第一批90后今年30岁,到为钱焦虑的时候了,生活在北上广的他们,注定要面对遥不可及的房和攒不下来的钱。


但今天我们找到了三位年轻人,他们或是三十岁前存款近百万,或是不到三十岁就靠自己的能力在一线城市买了房。



财富路径:限制消费额度,借未来的钱,把压力转换成动力。


我虽然曾经短暂地拥有过一百多万的存款,但其中有60万都是借的。


找朋友借了30万,找银行申请消费贷、信用贷,你能想象的所有能借钱的地方我都借了,花呗、借呗,又借出30万。


自己工作后攒的40万,加上借来的钱,凑够了一百多万首付,在北京买了房。


我很早就有存钱的意识,毕业后挣6000块,房租3000块,每个月我还能省下来2000块。


我的开销都会在自己设定的额度内,假设我一年能攒下来10万块钱,那么只有两万是可以奖赏给自己消费的。


虽然60万都是借的,但在我的理解中,我只是借了未来自己的一部分钱提前使用。


财富路径:提前进入社会,起点(薪资)比他人高。不爱花钱,几乎是0开销。


第一份工作入职时是初级记者,底薪1400块,稿费千字800块,所有应届生都一样。


到第二年重新评级,一般是二级或三级记者,我第二年直接被评为了五级,也就是资深记者。


底薪变成了5000块,稿费也升级到千字2000块,一篇文章四五千字,稿费大概有8000-9000块,一个月完成两篇稿件,月薪直接过两万。


我毕业时已经在那里实习了两年,正式入职时已经知道60分的稿子是什么标准,其他同事可能需要再摸索一年去形成自己的判断。


采访需要一直出差,一个月在外面待一二十天,没有任何生活成本,慢慢的,手里就有了几十万的存款。


工作到第四年的时候,我有了八十万。


我没有刻意攒钱,只是单纯地没有花掉。大家都觉得我特别能攒钱,但其实没有攒这个动作。攒是主观意识上要如何积攒财富,我没有这个过程。


财富路径:闲不住,爱体验,花式打工赚零花钱。


大三开始去教育机构代课,一个上午的大课,一个月上10天,能赚4000块。本科学中文的我还兼职给小朋友上国学课,上午讲《三字经》《弟子规》,下午辅导作文基础,15天可以挣8000块。


每个晚上基本都在教课,还没毕业已经月薪过万,学校里也没有大的开销,每个月能留下一大半,到本科毕业的时候差不多有十多万的存款。


22岁,拿着全额奖学金去新加坡留学读研,自认为没有打工的留学生活是不完整的。


星巴克、麦当劳做服务员;超市卖牛奶、卖电视;酒吧兼职、中介卖房子;刷厕所,擦玻璃都干过。研究生毕业时靠打工攒了5万新币(约25万人民币)。


毕业后留在新加坡工作,经常出差,报销的钱都会发放到一张卡里面,我没取过里面的钱,等工作两年后发现卡里足足有4万多美元(约27.8万人民币),我就把这4万美金投了美股和外汇市场。


4万美金后来变成了10万美金(约70万人民币),今年疫情期间我买了拼多多,39块买入,现在,账户从10万美金变成了25万美金(约173万人民币)。


搬家耗掉对生活的热情,30岁赶末班车买房


对买房有一种迫切的需要,要迈入30岁那年,身边的人差不多都在北京买了房,他们的家庭条件比我好,我属于需要使劲咬牙,东拼西凑才够得上的那拨人。


当时政策也在变,首付比例上调,贷款方式也不一样,就在那个时间节点上,我有种迫切的感觉:必须要买,否则可能这辈子都买不了


我是学文科出身,跟那些年薪百万的程序员没有可比性,毕业后差不多是6000元的薪资,30岁的时候工资一万出头。


在北京买房,家里无法提供任何支持。我的背景和收入,决定了我需要拼命赚钱,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下定决心买房还有一个原因,搬家太累了。有一次我是十一假期的第一天搬走的,在新家拆打包箱拆了7天,拆到后来就想哭。


搬家这件事情特别折磨人,人都是被生活的细节打败的,这些细节在一点点消耗掉我对生活的热情。


一段关系随时会崩,只有财产最稳定


英国作家伍尔夫说过,如果一个女作家要写作,她每年要有500磅的收入和一间自己的房子。我觉得自己有点被这句话洗脑了。


目前我不太可能结婚或者有特别稳定的关系,对我来说,房子和收入就是我在大城市的勇气,可以肆意放纵的底气。


今年春节我去武汉做疫情报道,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从武汉回来后,更加能接受生命的无常。


人生就是你明天醒来可能就失去一切,失去一段关系,失去一份感情,但你的固定资产和赚钱的能力是不会失去的。


有资产就有后路,在这个城市不管怎么样,不会再有飘来飘去的不确定感。我可以好好享受生活,游戏人生。


我其实是个对挣钱不是有特别大渴望的人,原来我觉得人一定要努力,但后来觉得,人不能总在努力,也可以有不努力的资格。


有句话叫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当然可能有一天我会想不开去挣大钱,也许是我要结婚了,或者想买第二套房子时,就会对赚钱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


消费速度高于赚钱速度,钱不够花


上学时一个月一千的零花钱,总觉得不够花。做家教挣两千,在2006年是笔巨资,代课挣四千,2008年毕业生起薪也就这个水平,我觉得自己很能赚钱。


随着赚钱能力的提升,人的欲望是会膨胀的,我想要的越来越多。赚两千的时候想赚四千,赚四千时觉得自己可以赚八千。


能赚不完全是件好事,至少对我来说不是。我是个花钱没数的人,钱怎么花出去的我完全没有概念。


在新加坡留学时,每两周就忍不住要出国玩,坐船去印尼巴淡岛,坐车去马来西亚采购,车站总站有酒吧区,每次都会和朋友一起喝不少酒。


2015年一顿外卖,我能点到一百多,下午叫个咖啡,下班打车回家。每天熬夜买一百多块钱的零食,淘宝衣服的单价七八百,每天都有快递收,还会偶尔买个LV。


一个月的开销把之后几个月的收入都提前透支了,每个月循环都是无底洞,自然要努力赚钱填窟窿。


房贷只是催化剂,不是决定性因素


说实话,很多人可能觉得在大城市买了房就踏实了,我恰恰相反,很焦虑。因为要还很多钱,如果工作不顺心了,我也不能辞职。


我感觉我被资产绑住了。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么说挺装的,但事实如此。


我有一段时间整个人状态特别差,工作不顺利,钱的压力特别大。正好处在30岁,工作变动急需上升的一个节点,婚姻、家庭、职业,中年女性的很多重压力集中爆发。


买房加速了我焦虑的过程,当时觉得一切都是房子的错。甚至还想过,如果把房子卖了,会不会好一些?


但后来我理性地思考了这个问题,房贷只是催化剂,绝对不是你工作和职业发展问题的决定因素,是我自己没有调节好心态,做好面对这一切问题的准备,拿房子做了逃避的借口。


???


缺钱时面对的压力?我没有遇到过缺钱的时候。对不起,打扰了,请C同学继续。


担心随时会崩,成为黑名单的老赖


我26岁时结束了一段8年的感情,所见之处都是回忆,我只得裸辞后抛下一切,去了另外一座城市,收入一下断了,直到三个月后,我才找到一份月薪5000元的工作。


为了省钱,我辗转租了一间小房间,房租1950元,我以为还能剩下3000元,但我忘了,房租要押一付三。


一直以来挣一万花两万的这种消费习惯,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每个月工资发下来,先还信用卡,工资一下就刷没了,还欠着好几万。慢慢欠到五六万时,我开始借很多小贷,微粒贷,借呗,有钱花,拆东墙补西墙,利息一直滚,最后欠了十几万。


觉都没法睡了,有点崩溃。夜里睡不着,想到这件事情就会冒汗。


不敢跟家里说,跟一个非常好的朋友说最近缺钱,他说「我借给你,3个点」,我记得特别清楚,很心酸。


那时候才明白没有人会单纯地愿意给你钱,都是有附加利益的。


为了还钱,我卖了之前买的一些奢侈品,三四个包,里面有爱马仕的菜篮子,还卖了徕卡相机,只用了半年不到。


消费习惯也从那时开始改变,天天吃沙县,原来喜欢吃法餐里的油封鸭腿,后来发现沙县的鸭腿也特别好吃。


学会记账,细到坐公交车花一块钱都要记下来,这个习惯延续到现在。前两天丰巢超时要交一块五,我也记下来了。


我相信那些负债可以凭自己的能力还清。但压力确实特别大,感觉自己随时会崩,也担心不到30岁,就要上黑名单成老赖。


没钱的时候心向内生长


走在街上,整个人的劲儿都不一样了。原来坐公交车的时候,会觉得我只应该坐公交车,现在坐公交车,我觉得是我选择了公交车。


没钱的时候人的心是向内生长的,会很关照自己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有钱时这种事其实都不会在意。


但没钱的时候,就像头悬梁的那个梁,一直在你脑袋上,整个人会对很多事情非常计较。


钱从哪儿挣出来,这个更重要


我现在在杭州工作,会想如果工作不顺心,大不了我就回北京。但如果我在北京没有资产,就只能回老家了,也没有那么多的底气。


这两种回是不一样的。另一种其实是退出了,退出竞争的舞台。


有了房子,让我变得更从容,我对个人的价值有了更多的信心。我挣6000元的时候,从来没想过买房,现在虽然背负了120万的债务,但我有了更值钱的东西——解决「钱从哪儿挣出来」这个问题的能力。


有压力就有动力虽然是很浅显的概念,但确实它会逼着你提升自己。我原来可能从没有挖掘过自己的潜力和价值,但我现在证明的,不是我能还120万的债,而是证明了我这个人有挣120万的能力。


有了这个能力,我不担心我需要还20万还是120万,我需要担心和思考的是什么时候可以有挣240万的能力。


王尔德曾说过一句我很喜欢的话:在我年轻的时候,曾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确如此。


钱是流动的,对待钱的态度也是流动的


对我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固定资产对于每个人来说意义都不太一样,需求也不一样。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自己买了房,继续租房住。


在北京生活是一个持续迁徙流动的过程,会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当时的住所,比如工作变动、结婚、孩子上学。


钱也一样,也许你有了100万之后,因为买房变成了负债,或者因为意外、疾病就全部一切归零。


重要的不是有钱还是没钱,而是你有没有能力挣钱。我清楚只要努力工作,就会有稳定的收入,即使我没有存款或负债,都一直是有底气的。


当然,有房或者有钱一定会更开心,我最开心的是交首付刷卡的那一瞬间。你知道一下刷了100多万后有多兴奋吗?我把那张有好多零的小票拍下来发给我妈妈,告诉她我可以有能力一下花这么一大笔钱,觉得自己可厉害了。



和想象中不一样的是,这些年轻人并没有为了存钱或买房,拼命压缩自己的生活成本。也不是所有人在拥有财富之后,都会拥有更好的生活。财富也不会一直累积增加,也会清零甚至变成负数。


有钱以后会怎么样?这是一个无解的问题。钱不一定能带来自由,但也许我们能在所拥有的财富中找到更多的自我价值。


每个人收获财富的路径各不相同,积攒下来的是可以看得见摸得到的数字,但那些开销出去的,难道不是另一种财富吗?


30岁存款为0或者30岁存款百万,很难说哪种生活更轻松,焦虑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课题,唯有努力适应,和自己和解。

END


欢迎评论区留言,与大家分享。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