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飞白
来源:精读(ID:jingdu999)
有一条点赞数超7万的网友@喜喜,分享了一个自己看到的故事。看到这个计划表,我以为这又是一个关于抠门行为大赏的故事。因为这个网友的省钱行为,并不是简单的抠门,或者是把节俭当成是一种有趣的挑战,以至于他白天上班,晚上摆摊,还要去医院照顾病人,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思考如何赚大钱。但生活的重担似乎并没有将他压垮,在他贫穷表象的背后,你能看到他闪闪发光的心。但他节约得很聪明,不仅省钱省时,还兼顾了营养,更像是一份非常健康的减肥食谱。他有一个小堂弟,有一天想要吃披萨,他就带上钱,带上小堂弟,到处找披萨店。于是他就买来各种材料,在简陋的条件下为小堂弟做了一个中国版的牛肉披萨,有一天他的亲叔叔打电话来,说路过他家,会进去坐坐。最后他只好从空荡荡的冰箱里,拿出两个快烂的苹果和一根黄瓜,找来菜刀和剪刀,参照网上的教程,现场制作了一个果盘。你真的很难从他轻描淡写的叙述中,感受到他对生活的厌倦和失望。纵使老天爷给了我一个苦涩的柠檬,也别放弃,因为我可以把它榨成柠檬水。2018年,一部叫做《生活万岁》的纪录片在中国上映。摄制组用了3个月的时间,记录了15个普通人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充满艰辛、苦涩、无奈,但他们每个人都在默默坚持着、热爱着这样的生活!“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别狭窄的角落,眼前只有自己的生活,和认识的三五个人,大千世界里别人都怎么活?你可以看看这片子。你不要以为故事里的人都是穷人,有时候,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比你多得多。”
有一对盲人夫妻,靠街头卖唱为生,奶奶最爱唱邓丽君的歌。虽然外面的光照不进他们的世界,但他们却活成了彼此的光源,心里一直装着彼此,在逆流的人生里自顾自快乐。在丈夫心里,妻子是个小朋友,赚到一张新的5块钞票,都可以很开心。下大雨时,爷爷会掏出雨伞,撑好递给奶奶说:“你这个人最怕下雨了。”回家时,爷爷会跟奶奶唠叨:“棍子拿在左手,不要拿在右手,注意旁边的车子”。还有一位上海的老母亲,为了帮儿子还债,卖掉了自己唯一的房子。除此之外,她每天还要出去卖油墩子(上海的一种点心),一个只卖几块钱,这样慢慢用赚来的钱还债。生活如此艰难,她也不忘心中简单的梦想:换一张大一点的床,去一趟北京看看毛主席像。我觉得她比我们很多人都幸福,因为在他们看来,艰难的生活,也可以很有趣。他们能够感受快乐的点很低,总能轻易抓住身边的小确幸,享受生活的甘甜与温暖。《生活万岁》的另一位导演程工在采访中被问到,下一部片子准备拍什么?他说,下一部打算拍中产,因为在他看来,中产是一群更悲哀的,欲望更强的人。“你要花1500块钱买条牛仔裤,我要花70万买一台车,这就挺悲哀的。我们辛苦了一辈子都买不下一套房子,我们天天跟转笼里的耗子似的,你说这不是最大的悲哀吗?”
谁说不是呢?一旦上了那个不停转动的轮子,就再也下不来。供房养车会成为“房奴”、“车奴”,甚至养孩子也能成“孩奴”。消费者在消费逐次增加同一个单位的消费品时,体验到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十分饥饿的时候,看到包子会非常想吃。吃完第一个包子后,我们会感觉它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但吃到第8个的时候,不但不会觉得好吃,可能还会觉得恶心。也就是说,每一个包子带给我们的效用和满足感都不相同,将这条经济学定律用到描述“幸福与金钱的关系”中也非常适用。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物质产生幸福感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想要拥有与以前同样水平的幸福感就得赚比以前多很多的钱。经济学家Daniel W. Sacks通过调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对财富是越来越贪婪的,不是增加一块钱的收入,就会增加一块钱的幸福感。而是财富必须成倍增加,才会产生与以往相同的幸福感。所以说,“等我有钱了,我就能幸福”这句话,实际上并不成立。与其在追求更高水平的物质生活中迷失自己,不如降低欲望,提升幸福的能力。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之所以能够轻易感受到幸福,是因为他们拥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帮助他们树立乐观的心态,将境遇转逆为顺。比如,环境重塑就是他们常常会用到的一种心态改变方法。从前有一个农民,养了一头老驴。驴子掉进了农民的井里。农夫听到那头驴的呼救,经过简单的评估后,他觉得这头驴和这口井都不值得他花费时间与精力。于是叫来自己的邻居,告诉他们事情的经过,并请他们帮忙铲土,把老驴埋在井里,使它不用再感受痛苦。但是当农夫和他的邻居们继续铲土,泥土击中驴子的后背时,一个念头击中了他。土落在驴子的背上,它会把土抖落,然后上一个台阶……没过多久,那头被折磨得精疲力尽的老驴胜利地从枯井里走了出来。看似埋没它的举动实际上救了它,这一切都是因为它处理逆境的方式。所有的坏事情,只有在我们认为它们是不好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成为不幸事件。往井里填土,可以是灾难,也可能是转机,关键是我们怎么想、怎么看。就像那些底层的人们,你看到的是贫穷,但他们看到的,尽是生活的点滴美好。命运给他们安排了一道窄门,门里一片漆黑,他们却能一边摸黑走着一条看不到未来的路,一边把自己变成光源,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他们既没有光鲜亮丽的工作,也没有高远伟岸的志向,却活成了我们羡慕的样子。他们是最底层最普通的家庭,妈妈摊煎饼,爸爸送快递,一辆小小的流动推车,一间简陋的出租房,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他们没有顾佳、王漫妮体面光鲜的工作,生活的艰辛刻在他们粗糙的脸上,但你始终都能看到他们春风满面的笑容。 顾佳十分疼爱儿子,为他背债买豪宅,放下尊严去讨好楼上的太太。煎饼摊夫妇也疼爱儿子,但他们无法给儿子提供优渥的生活条件,就用自己的方式给予爱和关怀。妈妈一天要摊无数个鸡蛋,自己不舍得吃一个,但她会把用过的蛋壳仔细地倒一倒,将里面残留的蛋清一点点聚在一起,煎给儿子吃。爸爸会在送快递的途中来看望儿子,给儿子一本亲手做的小画书,让他心满意足。 出租屋里,一家三口会轮流当理发师,开心地笑成一团。 “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愿你我都能发现身边的幸福,把简单平凡的生活过圆满。作者:飞白,精读主创,个人微信公众号:飞白的星期八(ID: feixiaobai2018)。本文首发于精读微信公号(ID:jingdu999)。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