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l 书单(ID:BookSelection)
前几天,一则“信小呆一元转让锦鲤”的消息疯狂刷屏,短短几小时近百万转发,上了热搜第一。然而隔天,事情就发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反转——信小呆发长文道歉,大概意思就是:这奖兑不了了,因为自己被骗了。合作方涉及虚假认证账号被关,信小呆被从重处罚,微博禁言3个月。短短34小时之内,这场轰动全国的锦鲤转让事件,以一场闹剧的形式拉上了帷幕。打脸速度之快,恐怕只有2月份的全民疯抢双黄连能与之相提并论。但比起讨伐她,书单君更好奇的是:距离上一次支付宝的锦鲤活动,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为什么两年后的“炒冷饭”,依然能够火爆到这种程度?当我们转发锦鲤的时候,到底在转发什么?为什么明知希望渺茫,很多人还是乐此不疲。以锦鲤为代表的许愿文化,反映出了当代年轻人怎样的内心戏?
骂信小呆诈骗犯是有点过的,总不能叫人家一句“锦鲤”,就真把她当神鱼。在300万转发者里,被支付宝亿元大礼包砸中的她确实幸运。但成为“中国锦鲤”的生活,远没有人们想的那么美好。但很快,她就因为在游轮上刷爆信用卡破产,再次上了热搜。原来,奖单并非全都是免费的,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自费。去新西兰,奖品只包括门票,但没有机票和酒店钱,光住青旅就花了两万块;而让她卷入热搜的那次,是在去阿拉斯加的游轮上。因为信用卡额度不高,在船上直接被刷爆……问题是,像她这种“天上掉馅饼式”的成功,是不持久的。那些在她中奖时蜂拥而来的网友,不过是因为她中奖这件事本身,并不真正关心她的生活。热点每天都在更新,吃完锦鲤这个瓜,大家就转去下一片瓜,信小呆的微博流量大不如前。她想过降低微博的广告刊价,但微博有自己的评价机制,降不下来。所以一方面,她接不到多少广告;另一方面,奖品又要在规定期限内兑换,过期就会作废,只能经常赶飞机,各种倒时差。所谓的“观景大巴一日游”,一天下来,其实都花在交通工具上。路上颠簸,玻璃反光,啥景色也看不到;所谓的“美食大餐”,就是去各个餐厅打卡拍照,帮忙宣传,像个吉祥物。最后,她不仅钱没赚到多少,身体也吃不消了。有段时间,信小呆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经常失眠。她从来不是能操纵这场游戏的大boss,更像是被流量裹挟的工具人。但为什么这次她要一元转让这个“锦鲤”,网友们还是迫不及待地加入转发大军呢?“那是因为信小呆没有商业头脑,不懂运营。欠债8亿的范冰冰仍在翻身,亿元锦鲤却让凡人负债累累。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换句话说,大家觉得换作自己,就会牢牢抓住命运的橄榄枝,做得比信小呆好。up主飞碟说曾在微博指数页面,搜索过“锦鲤”的关键词,结果发现涉及这个话题的人群,有着很强的年龄特征:基本集中在20-26岁。这个年龄段,正是人一生中最迷茫的阶段:20岁刚出头,正面临升学、工作、婚恋等一系列的压力。一方面,他们渐渐意识到靠自己的努力,想在大城市成家立业,已经变得越发难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内卷,阶层流动的缓慢,让他们内心憧憬着辞职周游世界,肉体却只能困在格子间里日复一日地996。另一方面,像信小呆这样的“锦鲤”、一夜成名的网红“大衣哥”、年薪201万的华为“天才少年”、孙宇晨那样轻易拉到投资的“青年企业家”频繁出现。大家又觉得赚钱太容易了,自己离英雄梦想之间,只隔着一夜暴富的距离。用人类学家项飙的话形容就是,在今天,所有人正“平等参与到一个不平等化的社会经济过程”:在意识形态上,大家觉得自己和别人一样,都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机会进入到原始财富积累的游戏,输了都不服。与此同时,这个社会就会像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里所说:不平等越加剧,人们的身份越可能改变,焦虑和恐惧就越容易产生。大家争先恐后要“上车”:每一趟驶过的列车,看起来都像末班车。此外,时代的不确定性,也是催化这种迷信行为的因素之一。书单君之前看过一篇关于“研究德国人民迷信行为”的论文,发现:一战到二战之间的德国,整个社会处于紧张动荡的状态中。人们的工资水平越低、失业率越高、整个社会的工业生产越低迷,迷信的水平就越高。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两次锦鲤活动大爆的时间线:2018年的贸易战、2020年的新冠疫情冲击……在经济形势低迷的时代里,人们会越发容易依靠许愿,以寻求心理上的确定感,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就像信小呆说的,“转锦鲤,是人们艰苦生活中看到的一丝丝阳光。”那些转发的人,也未必都是相信自己真的会被抽中。很多人就是凑个热闹,反正随手转发,不用什么成本。大家都知道自己只是茫茫人海里的一个分母,但在转发的那一刻,也像得到了一张免费彩票,一针安慰剂,一次短暂的暴富梦。看到这次事件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我们就会发现:看似荒谬的事情背后,其实都有合理的原因。作为一种时代产物,锦鲤文化的形成,说明人们的焦虑达到了一个高峰。所以书单君完全理解那些转锦鲤的网友,毕竟我们都是疲惫生活里,为钱奔波的人。詹青云说过:“不要以为一夜暴富的距离很近,它看起来很快很容易,让我们以为梦想触手可及,殊不知这才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年轻时,谁都以为自己是《百万英镑》里的亨利,拥有一张巨钞,就能逆天改命。但大多数人,其实是茨威格笔下的玛丽皇后:因为太过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一心只向往别处的生活,就很容易忽视当下生活的价值。他所有的生活只有工作,不仅经常熬夜加班,还要接各种副业。因为他想在35岁前就实现财务自由,然后辞职养老,周游世界。换句话说,他一心工作,不是因为喜欢这份工作,而是为了赶紧攒够钱,好摆脱它。对他来说,“财务自由”这个结果成了最重要、且唯一重要的事情。而实现它的过程则变得不重要。他会选择工资高的工作——哪怕这意味着要牺牲身体、对客户忍气吞声、每天陷入抱怨——而不是他真正喜欢且有成长的工作。“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就表示你再也不关心它,只想去做别的事。”我们总想周游世界,想要远离都市生活,亲近大自然,所以不愿种一盆绿植,建立与自然的联系;我们只把度假当作不用工作的时间,想要跑去夏威夷,躺在沙滩上休息,所以不愿花10分钟坐在阳台上晒晒太阳;我们总盘算着什么时候办个游泳健身卡,锻炼他个一年半载,所以连离开办公室散步的5分钟都很吝啬……是的,和金光闪闪的锦鲤梦比起来,它们显得太微不足道。但这些,或许才是普通人在平凡生活里,所能创造的最大价值。最近我在看《脱口秀大会》,看到演员李雪琴说,她最羡慕的人,是在火锅店打工时带她的小师父。“我师父每天都乐呵呵的,因为她不贪,她的目标很小,一小步一小步地走,所以她快乐。”正如波西格说,“佛陀或是耶稣坐在电脑和变速器的齿轮旁修行, 会像坐在山顶和莲花座上一样自在。”不是只有远方的生活才值得一过,如果这世界上真的有锦鲤,那应该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拥抱生活的自己。在内卷的世界里,专心修好自己的“摩托车”,就是一种修禅。何必拜锦鲤?[1]《信小呆:成为中国锦鲤的270天》 ,七日谈[2]《信小呆的2019:成为中国锦鲤,我就有好运气了吗》, GQ报道[4]《锦鲤出圈:从“青年亚文化”到“全民狂欢”》, 赵铭[5]《悬浮、流动和秩序,牛津大学项飙教授怎样看待我们所处的时代?》,好奇心日报本文转载自一个推荐好书的微信公众号“书单”(ID:BookSelection):这里有一群三观正的读书人,与你分享思考,推荐好书。关注书单,我们一起通过阅读,变成更好的人。转载请联系“书单”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