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些招,让你的内驱力杠杠的!

百家 作者:果壳 2020-09-14 23:43:02


如何让孩子能够积极持续地主动做一件事呢?在内驱力系列的第二篇文章,我们介绍了内驱力的三个根基——自主感”、“胜任感”和“情感联结”


今天的文章,果仁妈再次邀请公众号「阿肉阿团」的主创邱天老师,这次分享一个切实可行三步大法——引入认知冲突提供适宜难度给予适当夸奖,有效帮助孩子提升内驱力。


 

 1 

引入认知冲突,提升学习兴趣


内驱力的鼻祖,Ryan和Deci,在他们的文献中提到过很重要的一点:自主感,胜任感和情感联结,可以说是内驱力的根基和前提,但绝对不是一切。仅仅有了这些前提,还不能够完全保证孩子有内驱力。

 

内驱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内核,就是得让孩子真的意识到,做这件事真的是太好玩、太有趣了。一个无聊透顶的事情,即使给到孩子自主感,胜任感和情感联结,孩子也未必就想去做它。



那么,有没有什么秘诀,能够让一件孩子不感兴趣的东西,变得很有趣呢?有的——我们可以引入认知冲突,来提升孩子对这件事的兴趣


  • 你以为你知道,其实你不知道


有什么消息,能够让我们两眼放光,耳朵伸长,精神抖擞?


当然是八卦啦!你以为你已经很了解的人,居然还有你不知道的秘密,真是太刺激、太有趣了,很少有人能抵御八卦的魅力。

 

我队友在清华讲数学课,也最喜欢举这种例子,挑战学生的认知,引起学生的兴趣。


比如,你以为你知道1/7是无限循环小数0.142857,但是你可能不知道,2/7是0.285714循环,3/7是0.428571循环......


你可能还不知道,142857这几个数中,14是7的2倍,28是7的4倍,57呢?不要想成是57,而是想成是56,剩下的1是后面的数进位上来的。那么56是7的8倍......


怎么样,你以为你都知道了,但是你还真不知道,求知欲瞬间被点燃,有木有?



  • 你以为你不知道,其实你知道


不知道大家学习的时候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有一个新概念太抽象了,怎么都搞不明白,于是去问老师。


老师说:“咳,这个其实就是我们之前学的xxx......”


然后你就豁然开朗,瞬间,对这个新概念的学习内驱力就爆表了。

 

  • 在知识边界上构建桥梁


如果一个东西完全已知,我们会觉得很无聊,毫无挑战。如果一个东西完全未知,我们则很难理解,更难应用。最好的情况是,我们学习自己“知识边界”上的东西,在“已知”和“未知”之间构建桥梁。这些桥梁才是最有趣的地方。


当孩子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也是同理。我们要不断引入认知冲突,把新知识和各种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让孩子感到有挑战又很有趣,既陌生又熟悉,内驱力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2 

提供适宜难度


和刚才的“知识边界”异曲同工的是,一个任务如果想要引起孩子的兴趣、唤起孩子的内驱力,那么这个任务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

 

比如说,如果一个六岁的孩子已经熟练掌握了两轮自行车的骑行,在充满障碍物的广场上可以骑得飞快,这时候让她去骑一个又稳又慢的三轮车,她一定是拒绝的,觉得那太没意思了。


同样的,如果一个两岁的孩子刚刚学会了双脚离地跳,你让他去尝试跳跳绳,他只能一败涂地、备受打击,像佩奇每次失败的时候一样暗自嘀咕:哼,这个游戏一点也不好玩。

 

因此,最好的情况是,让孩子面对难度适宜的任务。这样,既能通过努力,时不时成功一下,体会到胜任感;又能带一点挑战,充满新奇。而这种奇妙的体验,就能鼓舞他不断接受新的挑战,保持着旺盛的内驱力。

 

然而,孩子在生活中面对的大多数任务,都有着很不适宜的难度。很多时候,只需要这些任务的布置者——老师、教练、家长等,稍微调整一下,或者给孩子更多选择,孩子就很有可能适配到相对合适的难度水平上,被调动起充足的内驱力。可惜,成年人的怠惰让孩子错过了一个又一个良机


 

如何帮助孩子调整任务难度呢?方法有很多,今天简单介绍两招:

 

  • 拆解任务


拆解任务,顾名思义,就是帮助孩子将一个复杂、困难的任务,拆分成几个小任务

 

比如说,我们中学的时候,经常会发现数学大题被拆成两三个小问题。前一两个小问往往比较简单,而我们顺着这些简单问题的思路,更容易将最后一个较难的问题破解出来。


出题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题目呢?因为好的教学方法,一定不会用难题困住学生,彻底将学生的信心击溃,而是通过一步步拆解问题,让学生既能够感到一定挑战,但又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它做出来

 

曾经17次获得美国音乐格莱美奖的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自己的练琴生涯。不同于其他琴童,他的练琴生涯,并不痛苦,反而充满成就感——


“我父亲经常说:‘如果有什么事情是非常困难的,你要先将它分割成四个部分,这样你就可以先解决一些小的问题,一点一点,最后解决最难的部分’。这是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好方法。

最早,我演奏的是巴赫组曲,开始都只是演奏片段,一天两个小节,只练习15分钟,练完就可以去玩了。慢慢的,我将每天所学连起来,实际上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了很多。我们不需要一次攀上珠穆朗玛,只是要攻克一个个小山丘。”

 

这是任务拆解的神奇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最首要的是,把握任务的难度,一次只给孩子一小块骨头去啃,一旦啃下来,见好就收哪怕节奏慢一点,积少成多,重在培养孩子“我能行”的胜任感高效地让孩子花15分钟攻克一个难关,比消磨2小时身心俱疲要强得多。



其次,多给孩子一些自主的选择,比如,练琴时,让他自己选择想练的曲目、具体的难题、练习的时间,而不是僵硬规定“今天必须练XX曲两个小时”。


最后,提供温暖的支持,哪怕今天练得不顺利,也没有必要搞得亲子关系僵化。如果让孩子建立负面的情感联结,他会越来越抵触这件让他感到冷酷的任务。

 

  • 搭建脚手架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经提出一个著名理论——“最近发展区”。他认为每个孩子自己现有的水平,和他得到一定指导之后能够获得的潜力之间,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


如果教学者能够着眼于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为孩子提供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并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为孩子搭建一个学习的脚手架,就能够帮助孩子超越这个最近发展区,达到下一个发展水平。


比如说,我们带孩子去摘桃子,低矮树杈上的桃子已经被摘光了,剩下的桃子都挂得高高的。如果孩子无论怎么跳,也够不着树上高挂的桃子,他就会失去信心,放弃尝试。


如果我们想要为孩子搭建脚手架,可以用钩子把树杈拉弯,让桃子降低一些,使得孩子多跳几下,就能够到桃子。一旦孩子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他的胜任感会增强,更有信心和动力去跳起来够桃子,以后能够跳得越来越高,我们的钩子也就可以慢慢松开了。



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怎么样帮助孩子搭建学习的脚手架呢?假如说,我们要让一个四岁的孩子照着一个3D立体模型的照片,用积木去搭建里面的塔。


这个任务对于四岁孩子来说有相当的难度,他们很难独立完成。如果任由他们自己尝试,他们很快会感到非常受挫,然后放弃这个任务。成年人可以为孩子搭建脚手架来帮助他们,比如:


——陪伴并鼓励,“我觉得你很快要拼出来了,再试一试”;

——语言指导,“你可以先拿三块大的积木放在下面”;

——直接展示,比如给孩子演示一块积木是如何搭在另一块积木上面的。

 

具体哪种方法能够真正帮助孩子渡过难关,取决于当时的情景和成年人对情景的判断。一个成功的老师,会根据孩子的需求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脚手架当孩子开始挣扎,濒临放弃的时候,他会给出越来越明确的指导,直到孩子能够自己往前推进任务;而当孩子自己做得越来越好的时候,他会淡出直至撤走脚手架

 

合理的脚手架,提供的是适当的帮助,而不是控制和干预。如果运用得当,孩子的胜任感会不断得到滋养,获得源源不断的内驱力。




 3 

给予适当夸奖


夸奖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一门学问,更是一柄双刃剑。

 

如果夸奖和鼓励运用得好,能够直接提升孩子的内驱力——当你夸在点子上,可以作为脚手架,帮孩子渡过难关,获得胜任感;当你给出真诚的夸奖,孩子知道你看到了他的成就,这能促进你们之间紧密的关系,提升他的情感联结。

 

如果夸奖用得不好,还会适得其反,降低孩子的内驱力。所以,尽管我们需要去夸奖孩子,但还不能乱夸。

 

夸奖有很多原则,今天先来聊聊和内驱力直接相关的几个原则



  • 用描述性语言来真诚地夸奖,不要过度夸奖


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非常喜欢夸张地表扬自己的孩子。明明孩子只是做出了简单的题目,却大声赞美孩子是天才;孩子只是随手涂鸦,也要夸赞孩子画得完美无缺;甚至孩子只是把自己的一份饭给吃完了,都会感动得大呼小叫、赞叹不已。

 

孩子都是非常聪明、非常敏感的,当孩子认为成年人的夸奖太过夸张,并不真诚的时候,他们会自我审视、自我怀疑、无所适从,这对内驱力也是一种伤害。

 

一个好的夸奖,一定是非常具体、非常真诚的。当你描述具体细节的时候,孩子明白你真的关注到了他,认为你是真的在乎他、在乎他做的事,因而更容易建立情感联结,更能够产生胜任感,更有内驱力去继续做这件事。

 

  • 夸奖孩子的努力和过程,而非他们的能力和成就


人类之所以能站到食物链的顶端,就是因为我们有处理整合复杂信息的大脑皮层,可以根据信息、做出因果推断。当你夸奖孩子的能力或者聪明程度的时候,你把他的成就归结于一项他不能改变的事实。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不管怎么努力,他的能力水平和聪明程度是几乎不会改变的,这样下去,他会越来越觉得努力是无用的,因而放弃继续努力

 

当我们夸奖孩子的时候,我们更应该专注于夸奖他努力的过程,让他明白努力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引导孩子将目光放在努力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结果之上,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多的自主感,在未来更加愿意付出努力。


比如说,一个不好的夸奖也许会说:“你真是个拼图大师啊,你简直太聪明了!”而一个理想的夸奖则是:“我看到你很努力把这些拼图全部都拼好了。”


 

  • 不进行控制或有条件的表扬,不要进行比较


有条件的表扬是减少内驱力的一个主要因素,因为他们提供了强大的外驱力。孩子自发的兴趣,会被那种强烈渴望被表扬的心态替代,这让他们的自尊心更加脆弱,陷入一个不好的循环,不敢挑战新的、难的事情,害怕一旦自己做不好,就会失去父母的肯定

 

在我们之前内驱力文章的留言区,有读者提到关于控制的问题,她认为大多数家长都是为了孩子好,很少有人会像《隐秘的角落》里面朱朝阳的妈妈一样拥有强大的控制欲。


尽管很多家长不愿意承认,但
在中国社会的大环境之下,“以成败论英雄”是多数人难以逃脱的枷锁当家长的表扬只基于孩子成功的结果时,就需要反思自己的表扬是否在试图控制孩子

 

作为大人,我们首先要自己认可,孩子的成败不是最关键的,付出的努力才是关键。如果家长的眼睛只放在孩子的成败之上,很难不去用表扬来控制孩子。



比如很多家长喜欢挂在嘴边上的话:“加油!我知道你可以做得更好的!”言下之意就是,孩子,你现在做得还不够好啊,我想看到你成功,你一定要成功才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控制型表扬,用看似鼓励的话语来要求孩子达到我们的目标——成功。

 

与之相对的,一个正面的、不去试图进行控制的表扬,则不会把大人对“做得好”的预期强加给孩子,只需要简单说:“我看到你很努力,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就可以了。

 

与控制型表扬类似的,还有很多家长喜欢在鼓励的时候将孩子与其他人进行比较:“你做得不错,跟你姐姐一样好!”,甚至“你再加把劲,也能像隔壁小明一样考第一!”


将孩子与别人进行比较,只能激起孩子的胜负心,让孩子更加脆弱,更害怕失败,不敢尝试新鲜或者有难度的事情,彻底失去内驱力

 

成功与失败,真的不是关键,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学习和成长,才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目标。家长需要经常反思这一点,不被孩子同龄人所谓的“成就”冲昏头脑,孩子才有可能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和内驱力,成为一个真正的“自推娃”。



  • 最好的夸奖是意外的夸奖


如果一个夸奖是出于控制的目的,且完全可以被孩子预见到(比如每次孩子考试100分妈妈就会大肆夸奖一番,以期待孩子将来继续考100分),这个夸奖就是一个纯粹的外驱力,会严重挤压孩子的内驱力——他们只是为了得到你的夸奖而去做一些自己也许并不喜欢的事情。

 

一个好的夸奖,是用描述性语言进行的真诚的夸奖,是对孩子努力过程进行的肯定,是没有附加条件和明确预期的,更是有感而发、意外的惊喜。这样的夸奖,看似很难实现,但只要家长放下功利的心,每天拿出一段时间来陪伴和观察孩子,一定能够有感而发,给出真正有分量的夸奖。


 

 4 


想要消耗孩子的内驱力很简单,想要提升孩子的内驱力却难得多。

 

好在,法总比困难多


今天,文中讲的三步大法——引入认知冲突提供适宜难度给予适当夸奖——可以行之有效地帮助孩子提升内驱力。但是,这些方法对家长的要求也很高,需要家长调整心态、耐心陪伴、仔细观察、开动脑筋、勤于练习,方能修成正果。

 

总之,在严于律娃之前,先努力修炼自己的道行吧!育儿的漫漫长路上,与君共勉。


 - END -


作者 | 邱天,布朗大学心理系毕业,就职于清华THBI儿童认知研究所,公众号“阿肉阿团”(ID:yiqiuyiyang)创始人

编辑 | 章鱼妈,一个两岁男孩的妈妈,乐于研究各种育儿产品。

参考文献丨1. Niaz, M. (1995). Cognitive conflict as a teaching strategy in solving chemistry problems: A dialectic–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32(9), 959-970.

2. Berk, L., & Winsler, A. (1995). Scaffolding children's learning: Vygotsky and early childhood learning.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3. Wood, D., & Middleton, D. (1975). A study of assisted problem-solving.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66(2), 181−191.

4.Deci EL, Driver RE, Hotchkiss L, Robbins RJ, Wilson IM. The Relation of Mothers′ Controlling Vocalizations to Children′s Intrins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April 1993:151-162. doi:10.1006/jecp.1993.1008

5. Webster JM, Duvall J, Gaines L, Smith R. The Roles of Praise and Social Comparison Information in the Experience of Pride. The J of Social Psych. April 2003:209-232. doi:10.1080/00224540309598441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