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9月11日下午
活动:科学家座谈会
时间:9月11日下午
活动:科学家座谈会
“对冷门怎么看?”
“吸引人才的大门开得够不够大?”
这些年,一位位科技人才的回国之举,被视为中国发展磁场效应的风向标。座谈会上,人才成为焦点话题。每一位发言者都感慨万千、言辞恳切。
姚期智院士建议,打造一条完整的人才培养链,培育中国的人才造血能力。
施一公院士汇报了西湖大学的建设进展,期待那里成为尖端科技孵化器和顶尖人才培养基地。
……
习近平总书记时而插话,时而记录。他说:“我们是感同身受的!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如何吸引和培养顶尖人才?总书记思虑深远:“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步子还要再大一点。步子大一点也是胆子大一点,引入更开放、更灵活的机制。”
外籍化学家戴伟,发言时畅谈了定居中国24年见证的“外籍人才的‘中国梦’”。
“1987年第一次来中国,我靠磁带自学汉语,和中国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为海外科学家在华工作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关键要看,我们吸引人才的大门开得够不够大?措施是不是有力?这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举措还是要再检查一下落实情况。”
“我常到中小学课堂里科普化学实验,孩子们总会惊叹,‘哇,太神奇了!’”戴伟讲得声情并茂。
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个问题十分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要跟上。”
……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恰逢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欲茂其枝,必深其根。近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召开几场座谈会,征求意见、广纳良言。
此次科学家座谈会上,听了7位科学家的发言,他特意叮嘱道,科学家思路开阔、讲的问题很有启发性,思想方法也有很多创新之处。其他同志如果有意见建议可以书面交给我们。我们很感兴趣,愿意积极研究采纳各方面意见。
“建议再加一条‘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来源:《人民日报》2020年09月13日 第01版
记者:杜尚泽
编辑:星
▲关注“广东共青团”B站、抖音、微博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