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7年,被开除只用7分钟”:30岁之后,请务必认清这3个真相!

百家 作者:有书 2020-09-08 09:59:56
回复【早安】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
文 | 有书密斯 · 主播 | 周周


有书君说




2020年,第一批80后已经40岁了。
 
曾经我们设想的40岁,家庭美满、事业中坚,可是真正到了才发现,现实一地鸡毛,生活满目狼藉。
 
上有老人,下有小孩,偏偏这个时间点,很多人的职场生涯眼看已经到头了。
 
今年以来,我开始不断地听到身边有人或主动、或被动地离开职场,无论哪种方式,面临的都将是一场人生剧变,但谁说变化中不是蕴藏着机遇呢?
 
谁都避免不了与自己的四十岁相遇,所以不必焦虑,放轻松!

始终记住那句话:人生,就是关关难过,关关过。

欢迎来到第4话——80后职场清退。

如果今天的内容打动了你,记得在文末点亮【在看】




上周跟朋友见面,约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厅,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这些充满现代感、时尚感的办公建筑里,出入的基本都是二十多岁年轻靓丽,阳光帅气的年轻人。

 

三十多的人群都不多见,四十多的更是屈指可数。

 

倒是有五十岁以上的面孔,他们是保洁阿姨、后厨师傅。

 

不光是我们这栋楼是这样,所有光鲜亮丽的写字楼几乎都是这样。

 

现代公司机器,就像一架巨型的日夜不休的吞噬器,养料供给是年轻的血液。

 

那些35岁以上的人,他们去哪了。

 




年龄清退,职场的潜规则

 

前段时间,很多公司收入锐减,裁员风潮四起,人人自危,那些35岁以上的老员工成为最早被公司清退的一批人。

 

刚过36岁生日的前同事雅丽,也不幸地收到了公司的裁员信。

 

被清退前,雅丽是一位中层管理,工作已经轻车熟路,平日还算清闲。

 

一年前她刚刚跟丈夫离婚,带着个6岁的儿子,还有一套还在还贷的小房子,生活一下跌入窘境。

 

雅丽在这个公司已经兢兢业业工作7年,从知道她在裁员名单到被劝退离开公司,却只用了7分钟。

 

她心里心寒又委屈,实在想不通:自己的大好年华都奉献给了公司,没有犯什么大错,凭什么年纪一大就被直接抛弃?

 

35岁,已然成为一个职业分水岭。

 

看到某招聘网站显示,90%以上单位的用人潜规则,都不招35岁以上的人。

 

原因赤裸裸,很现实:


年轻人一般要求的待遇更低;年轻人更没有孩子、老公的顾虑,体力更能接受加班、熬夜。

 

如果你没有在35岁之前,找到自己职场中不可替代的价值,那么就是被清退的目标。

 

年龄清退,早就成为职场中不言而喻的潜规则。

 




20多岁的生活方式

决定了你30岁的打开方式

 

网上曾经有一个调查:80后的理想工作是什么?

 

最高赞答案是公务员,其次是老师。


求稳,是80后一代最大的期盼。

 

看过这样一段话,觉得很有道理:

“80后一直都是一个尴尬的群体,出生时赶上计划生育,成长过程处于国企改制及下岗潮时期;


结婚时面临房价暴涨,婚后又开始鼓励二胎,似乎整个过程都是危机感满满。


以致目前的80后群体,成为最不会冒险的群体,用现今比较流行的词来说,80后是最不愿意走出自己舒适区的群体。”

 

所以,他们总是一不小心就会习惯呆在自己的舒适区。

 

时间轮换,他们既不能像父辈一样,一份工作干到退休;更不能像后面的小年轻一样,一不喜欢就换工作。

 

虽然时代给每一代人的考题不一样,但是,考核的宗旨都是一致的:

 

你年轻时偷过的懒,最后都由后来生活的残酷来偿还。

 


咨询过很多有经验的Hr,发现被清退的人群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 停止学习,就算是名校毕业也会被淘汰

 

电视剧《都挺好》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大哥苏明哲小时候是个学霸,不仅高考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清华,最后又得到去美国斯坦福出国留学的机会,毕业之后,成功定居在美国,成为亲戚们艳羡的对象。

 

后来因为母亲突然去世,他回国探亲,刚好遇上公司裁员,导致他被公司辞退。

 

被辞退的他,以38岁的年纪,再去找工作,屡屡被拒绝。

 

被生活压力不堪重负的妻子,在一次争吵中说出扎心的话:

 

“现在已经不是你毕业那个时候了,作为一个程序员,你的年龄已经很大了,你有年轻人学东西那么快吗?”

 

就拿编程行业来说,前几年流行的是Java,这两年python又很火。

 

如果不保持持续的学习力,用不了两三年,世界就已经偷天换日,成为昨天的世界了。

 

  • 缺乏职业规划,注定一地鸡毛

 

我有个hr朋友说过一句话,职业的规划性往往一定程度决定了一个职场人的结局。

 

她给我分享了一个案例。

 

在她的面试经历中,曾经有一个33岁的求职者。翻看她的职业履历,可谓是异常丰富。

 

她原本学的通信专业,毕业之后,因为不想从事研发专业,所以就去学习了编程,结果从事了两年编程,忍受不了加班敲代码,就预备改行。

 

那两年新媒体行业比较火爆,她趁着行业兴起的大潮,又走进了新媒体行业,但是从业几年之后,她又有了职业倦怠期。

 

后来养老行业兴盛,她又一头扎进了养老行业。

 

虽然她的履历丰富,但行业跨度太大,对每个行业的认识不够深度,总是浅尝辄止,这样对职业的发展不仅不是亮点,而且会是很大的问题。

 

想要在一个行业、一个领域做大做精,必须要有时间、经验的积累,缺乏规划性,总是半途而废,就注定走不了太远。

 

  • 没有一门硬本领加身

 

我之前有个同事,资历一般,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没有背景也没有任何资源。

 

除了行政工作,她还有一项特别的本领,让她在公司一直特别受重用。

 

每当老板开会的时候,就会把会议文件发给她,让她通过数据分析,表格呈现,做成PPT,给大家清晰明了地讲出来。

 

后来也因为这项工作技能,她被老板选中提拔为总裁助理。

 

薪水翻了不止一番,也是因为拥有这项别人都没有的技能,让她渡过了公司那段裁员期。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没有管理才能,学好一门硬核本领,就是取得一种不被取代的能力。

 

只有无可取代,才不会被轻易淘汰。

 




适应变化,才是生活的常态

 

前央视主持人张泉灵,曾经说过一句流传很广的金句:“时代抛弃你,连一声招呼也不跟你打。”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张泉灵本人的经历,就是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案例。

 

在央视做了很多年主持,即稳定又体面,然而她却在中年华丽转身,告别自己的舒适区,开始创业。

 

有人曾经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

“最初工作的时候,很多人会对她说:‘泉灵姐,我特别喜欢你。’


后来过了许多年,有人对她说:‘泉灵姐,我妈妈很喜欢你。’


再后来,有人对她说:‘泉灵姐,我奶奶很喜欢你。’”


作为一个主持人,她担心再这样下去,没有人愿意再看她的节目了,这让她非常焦虑。


思来想去,她决定从央视离开,在新的领域,重新开辟自己的事业。

 

有时候,主动的转身要比被动地接受要掌握更多主动权。

 

年初的时候,看到一个新闻,很有感触。

 

因为疫情,很多零售无法开业,这种危机也波及到教育行业。有一家幼儿园,学生不能来上课,收入为零。


于是园长带领大家转变思路,不能开学的时候,就开始卖烧烤,结果居然起死回生,烧烤生意还挺红火,渡过了困难时期。


达尔文说:

“最终存活的物种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于变化最适应的。”


不要害怕转变,每一个危机之中都包含着机遇。


那些对于变化的世界,学会灵活接受的人,才会最终在多变的世界里活下来,并且活得很好。

 




35岁之后

活出自己的标准

 

前段时间,看到陶虹的一个采访。

 

今年已经48岁的陶虹,主持人问她,怎么看待年龄焦虑。

 

她这样回答:

“叫我大妈也没事。”


问她怎么看待过气,她说:

“曾经仰视你的人,突然对你视而不见了。”


问她对退回家庭的说法怎么看,她说:

“他们这么对你,不代表你的价值比以前低了。”


陶虹没有年龄焦虑,她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不为外人所动的评价标准。

 

当你内心中没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就会套用别人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人生,就永远达不到满意的程度。


35岁之后,学会跟自己和解,不再强求自己活在别人的眼光里,而是学会认可自己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最重要的是想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事,在自己的时空持续发力,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


就像《中年危机》里说的:

“生命的形式是空泛的,但我们却要脚踏实地;


生命的本质是荒诞的,但我们却要假戏真做;


生命的真谛是虚无的,但我们却要信以为真。”


当你的眼光开始关注自己,当你开始认可自己,在自己的时区里走自己的路,种自己的花,不为外物侵扰。


所谓的危机,自然不攻自破,轰然自溃。

 

- END -


# 本 期 话 题 #
身为80后,什么时候
让你觉得职场危在旦夕
留言区等你哦,快来参与讨论吧~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领取“海量英语学习资料”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