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高质量发展,长三角要为全国提供更多的“技术产品”
◎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王春 吴长锋
风电场选址如何评估风资源,地形复杂的山谷怎样合理建设风力发电机,风电场建成之后风功率曲线如何验证……
过去,这一连串复杂的问题难以精准测量计算,而现在只需一台小小的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就能解决。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在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产研院)看到,一项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发的前沿成果,经过江苏产研院二次开发,投入青海的风电场使用后,发电量提高了3%。
8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合肥举行的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上海和长三角区域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
8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截至目前,长三角区域汇集着全国近1/3的研发经费支出、1/3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5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高新区。作为我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正不断加深创新融合,汇聚起磅礴力量和资源要素,为区域乃至全国提供更多的科技供给。
“听了总书记的重要的讲话,我觉得倍受鼓舞。产研院成立以来,一直就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江苏省产研院院长刘庆告诉记者,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产研院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今年4月,“高新区工业废水近零排放及资源化利用项目”获科技部正式立项,率先在长三角开展试点示范。这只是长三角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的12个项目之一。12个项目中,长三角合作单位超过40家。
最新发布的长三角区域创新协同指数显示,从2011年的100.00分(基期)至2019年的204.16分,总体指数得分已经翻番,同比增长11.17%,年均增速达9.33%。
占全国经济总量近四分之一的上海,不仅是带动长三角发展的龙头,也是高水平技术成果供给的源泉。
上海市科委创新服务处副处长梁冰介绍,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三省一市联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超过100项,获批国家资助超过18亿元。
在最尖端的量子通信领域,长三角已形成创新链上不同节点的错位协同。上海市组建量子科学研究中心,在新型量子材料与关键量子器件等前沿方面开展研究;南京大学在超导量子计算和模拟基础研究方面国内领先;浙江阿里巴巴达摩院完成第一个可控量子比特的研发工作;安徽全力支持中科大在量子通信领域领跑全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刘庆说,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产研院调研时指出,要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实际上就是把技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结合在一起。”
目前,江苏省产研院已与80余家龙头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向市场转移转化技术成果4500多项,服务企业累计超过15000家。
过去,哪里有资源,哪里就有围墙;现在,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合作。长三角的科技资源,正编织成一张网。
2019年9月,科越医药(苏州)有限公司通过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查找与预约,找到了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获得了抗体、化合物测试试验等服务,有效缩短了新药的研发周期,降低了研发和投入的成本。
目前,这张“网”上已集聚包括上海光源等在内的重大科学装置19个,科学仪器31391台(套);各类科技人才20万;各类科研基地2665家。在这个被人们称为“包邮区”的区域内,科技企业足不出户就能纵览长三角科技资源信息,轻点鼠标就能预约使用。
2019年5月,在安徽芜湖,由浙江大学倡议,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共同发起的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正式签约成立。
当年9月,该联盟就发布首批项目,包括南京大学牵头的量子材料与物态调控创新创业中心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的“面向未来”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项目等。今年6月,第二批合作项目如约而至,联盟深化合作走上了快车道。
“长三角的地理空间、人力成本和环境负荷都已经很大了,未来我们发展什么?”刘庆认为,就是要利用已有的优势发展研发产业,输出技术商品。
原来只服务于江苏企业的产研院,在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后,有了新想法。“我们正在和三省一市的科技部门共同推动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把创新资源、载体和产业需求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起来。”刘庆说,长三角有责任也有条件成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原创技术的产出地,推动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技术供给地。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张琦琪
审核:管晶晶
终审:冷文生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