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过一位月薪10000多的UI设计师,是从月薪2000块的修图师转行过去的。听他吐槽过他当年做美工的经历。他早些年做过影楼的修图师。这些年由于这块业务越来越不景气,他和很多修图师一样,变成了无底薪计件赚薪酬。一张照片,少的1块钱,多的也就3、4块,要好几个人分!到他手里,修一张图2毛钱。于是,为了多赚钱,他拼命接单,拼命修图,经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可奈何不了计件单价低,再努力,收入也就停留在一天100块左右,一个月2000多。曾有朋友建议过他不要停留在美工的重复劳动,学学UI设计找机会去互联网公司工作。可他从心里觉得设计是很难很难的一件事,且每天十几个小时铺在修图上,通常都是累得倒头就睡,哪有时间想这有的没的?也就搁置下了。直到有一次,他生病发烧,在家躺了很多天,什么都做不了。于是在手机上刷UI设计师的招聘,需要的技能等等,心里燃起了小火苗。后面,他减少了修图的时间,每天少工作2小时,去上网课、自学、从兼职做起,前后用近2年时间,终于成为了正式的UI设计师。他感叹:“要不是生那场病,可能真没时间去想转行做设计这事儿,估计现在还在做修一张照片2毛的计件工。”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研究人员,对黑蚁群的活动进行观察。发现80%的蚂蚁都勤快地整日工作,寻找食物、搬运事物,而有20%的蚂蚁,整日无所事事,几乎不进行任何工作。研究人员把这些蚂蚁称为“懒蚂蚁”。他们先是把蚁群的食物断绝。平日里勤于寻找食物、搬运事物的蚂蚁们一筹莫展,这时候,“懒蚂蚁”们挺身而出,带领大家找到他们无所事事时侦察到的新的食物来源。研究人员又把蚂蚁们分开。勤奋蚂蚁一群,“懒蚂蚁”一群。这时候,勤奋蚂蚁的那群,乱作一团。全是“懒蚂蚁”的那群,又自动分成80%干活的蚂蚁以及20%无所事事的“懒蚂蚁”。而当研究人员把“懒蚂蚁”放回勤奋蚂蚁的蚁群时,他们才重新恢复秩序开始工作。想要把路越走越宽,不仅要有拼命赶路的腿,更要留出看路的眼睛、想路的大脑。记得一个下午,我们团队正忙作一团,公司大boss晃悠到我们的办公区。我们团队老大跟大boss开玩笑说:“我们都忙着工作,您闲着,就不要在我们眼前晃来晃去了。”大boss说:“晃来晃去,正是我的工作啊!我要不闲着晃来晃去,那就麻烦了。”当时我对这对话并没有理解地透彻。后面经历了创业、自由职业,才发现此乃真理。一家公司的管理人员,尤其高层管理人员,如果每日都陷入事务性的忙碌,那要么是这家公司的制度有问题,要么是这个管理人员不称职。因为他们是肩负重任的“懒蚂蚁”,整个团队的战略方向,公司未来的发展,全都在这喝茶会客极限运动里。
这个作者简直太有趣了!他梳理了161位天才创作者的日常。这些人有数学家、哲学家、发明家,还有画家、剧作家、建筑师……总之,五花八门,精彩异常。我读下来,发现这些人有个共同点:日常里都保留着自己偏好的休闲时间。不少人喜欢散步,少的每天半小时,多的一出去就闲逛半天;有人热爱社交,每天固定工作时间之外,被充满美酒、佳肴、药物和烟草的社交填满;有人习惯在小酒馆消磨“无用”时光;有人热衷于回复信件、和家人聊天;有人每天必要做运动,跑步、拳击、瑜伽……我想,这也许也是这些人能日复一日坚持工作并持续保持旺盛创作力的秘诀吧。雷军有句流传甚广的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我们常劝人要努力、要坚持、做事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这没错。但是努力之外,我们也真的应当留出20%的时间精力,开启上帝视角,观察下我们自己:我们有没有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战略方向对不对?有哪些新的方向可以尝试?当眼下的食物断绝时,我们有没有 plan B?正如文章开头的UI设计师,如果不是生病这件事强迫塞给了他这20%的空闲,也许他现在还在重复着修2毛钱一张的图,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赚100块。哦,不,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他很快就要无图可修了……
往期热文:
——————————
那些月入数万的人是如何自我提升的?
作为职场人士,如果要拿到更高的收入,离不开的一个维度是如何创造更多的价值。因为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你需要给自己的时间加杠杆,去撬动更大的资源、市场,增加贡献度,所以你需要更好的提升如何去给自己的时间加杠杆的方法论。
我的朋友耕叔是一家创业公司的高管,最近在他的公众号【耕叔说钱】上撰写了《那些月入数万的人是如何自我提升的?》,适合想升职加薪的年轻人。
【耕叔说钱】是一个谈普通人如何赚大钱和快速成长的公众号,有钱的关注后可以学会如何投资理财,没钱的更要关注如何赚钱和成长,关注后回复“赚大钱”可以获取文章。
▼
耕叔说钱
RichUncleGeng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