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玉梅院士:感染挑战不会停止,分子诊断跟疾控等需“组网”
“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永恒的‘战争与和平’,每次出现病原体,人类都可以诊断、预防治疗,然后控制住它,可是挑战是不会停止的,新的病原体或者新的变异又会来挑战人体。”8月22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病毒学家、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在于上海举行的华大基因感染分子诊断高峰论坛上如是表示。
就病原体诊断中重要一环分子诊断技术而言,闻玉梅认为,病原体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分子诊断也应该要不断更新、不断改进。她表示,第一就是要快速,没有很快地确定病原体,一系列的诊断、治疗预防、疾病发展的控制都会受到影响;第二,它应该是精准的,快速但得出来的结论是不可信的,这也不行的;第三,覆盖面要广,因为常常在诊断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病原体,所以分子诊断的时候必须是覆盖面广;另外还有一点是希望能够比较简单易操作,价钱也不要太贵,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实用。
“分子诊断应该是说在传染病的诊断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国内基因测序龙头华大基因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我认为大家还是有目共睹的,确实是不错的,那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我觉得什么事情都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闻玉梅同时对分子诊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她提到,分子诊断虽然很快很好,但必须也要有生物学的基础。而仅仅知道病原体的基因,距离了解怎么治病、人体怎么产生免疫、怎么发展新药物和疫苗还有很远的距离。“分子诊断看样子是很好的一个新的武器,但是对于传统的生物学的研究也应该要有所联系、有所加强。”
闻玉梅建议,分子诊断领域应更多的跟医院、疾控中心、基层的防控单位保持联系。“要组成一个网,基因诊断可以作为一个核心,可是旁边必须要有很多的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闻玉梅还特别提及,作为一个特大的国际性都市,上海很需要分子诊断。“上海跟外国的关系太密切了,进口的东西、人员的往来,需要更多的基因的诊断,有一些国外有的病中国还没有的,我们也非常需要(诊断),所以我认为华大基因跟上海之间的联系应该更密切些。”
她同时提及,上海市政府决定成立一个上海的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这个里面希望今后能够跟基因诊断这块有更多的合作。”此前的7月24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科技攻关体系与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为了加强应急科技攻关体系建设,上海将启动建设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整合本市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领域的优势单位,建立覆盖病原学、临床、公共卫生、信息技术、公共管理等多学科的全链条开放平台。
闻玉梅还表示,基因诊断要有新的突破、新的创新,“现在我们的仪器设备已经是非常好了,而且速度已经很快了,可是还要居安思危,我们还要有自己发展的、别人不能够卡脖子的技术。”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中俄友谊故事世代流传 7904391
- 2 日本一地出现神秘地鸣 7808886
- 3 男子出海打捞上来的生蚝带商品标签 7712849
- 4 再上19天班又放假了 7617901
- 5 “短剧女王”道歉 7523103
- 6 95后在海底捞办婚礼 餐费仅花2万多 7424514
- 7 重大政策转变 巴基斯坦宣布新禁令 7334007
- 8 《蛮好的人生》大结局太癫了 7235339
- 9 155亿深圳手机富商 在非洲遭遇强敌 7137810
- 10 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才是最昂贵的 704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