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一点,他带上四盘蚊香去接班

百家 作者:共青团中央 2020-08-04 20:44:47



视频:团团前方特派小组

夏天的夜晚,

你是怎么度过的?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

他们的夜晚,

只有一张凉席、

四、五盘蚊香,

在大堤上走十多公里。


8月3日0点21分,安徽省庐江县同大镇南闸村,大堤旁临时搭建的救灾帐篷里,洪文在短暂休息,40分钟之后,他将和同事交接巡堤工作。


00:00  一张凉席,四盘蚊香


8月3日,零时刚过,深夜里的安徽省庐江县同大镇南闸村,闷热而又安静,偶尔可以听到田间的蛙叫和狗叫声。


深夜的大堤旁,密集的蚊子随处可见。


在同大镇防汛指挥部第八指挥所,1991年出生的洪文带上4盘蚊香和手电,卷起一张凉席,准备到不远处的白石天河岸堤旁的抗洪帐篷里躺上一会儿,之后接班1点的巡堤工作。


0点19分,洪文准备休息。


入汛以来,安徽多地普降暴雨,多条河流水位超过历史峰值。据了解,巢湖周边有圩区286个,同大圩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白石天河旁的南闸村附近是同大圩最为薄弱的区域。高温和蚊虫的困扰,让巡堤人的工作变得更加艰难。


01:00  随手一挥可能都可以抓到三、四只蚊子”


1点24分,29岁的洪文在巡堤。当天,他要巡堤从凌晨一点到早上七点。

夜晚的巡堤工作是难以想象的,洪文说,凌晨一两点是最难的时候,全身都会被蚊子环绕,“随手一挥可能都可以抓到三、四只蚊子”,怎么都赶不走,而到了三、四点则是最困的时候。

巡堤员,并不是简单的在大堤上走几个来回。他们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观察的除了水面的高低和清浊之外,还要注意有没有管涌现象、大堤的背水面有没有渗水等情况,一旦发现险情,就要及时处理。

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团安徽省委及时印发了《关于组建青年突击队投身防汛救灾的工作指引》,据了解,安徽各级团组织第一时间在总结提炼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有效做法的基础上,组建了千余支防汛救灾青年突击队、覆盖两万多名队员,投入防汛救灾工作。这些青年人,用自己一夜又一夜的坚守,把自己的青春揉进这段历史中:


03:00  “两三就可以喷完一瓶花露水”


洪文在喷洒花露水,他说,在这里,两三天就可以用完一瓶花露水,以前在家里,很久才能用完一瓶。有时候,蚊子隔着裤子也会叮咬。


洪文现在同大镇政府工作,7月24日,他来到了这里负责协调转运石块。两天后,开始巡堤。这之前,他在其它村负责转运灾民。

今年是洪文第一次参加到抗洪救灾。在南闸村的巡堤工作中,他负责1.1公里长的堤坝,查看堤坝的风险点和突发情况及时上报。巡堤工作是24小时的,每6个小时一班,这是他到这里后值守到第4个大夜班,到早上7点换班时,他通常会走上七、八个来回。


洪文说,参加了防汛工作,他才切身体会到,长辈们常说的“众志成城、抗击困难”的真正含义,在大堤上他看到了许多年轻人的身影,官兵、志愿者等其中许多都是“95后”青年突击队员。

 

06:00  “一脚踩上去,鞋子就拔不出来


6点18分,其他地段结束巡堤工作的人结束休息。


参加到防汛救灾的陶勇君说,自己平时整天在办公室里工作,参加到这次抗洪工作中,无论精力、体力都是一种挑战。有时候,大堤上一些泥土很软,一脚踩上去,鞋子就拔不出来。这些都是自己平时所没有经历过的。


随着防汛抗洪工作开展以来,庐江团县委招募青年志愿者1000多人,组建25支青年突击队,动员广大团员青年按照当地防汛指挥部统一调配和安排,就近就便向党、团组织报到,参与救灾服务保障工作,有序参与防汛救灾工作,汇聚形成防汛救灾工作的青春力量。

和洪文一起巡堤的搭档。摘下眼镜后,可以清晰地看出晒痕。


像这样的青年突击队,在安徽不仅仅是庐江县有。在受灾的市县,青年突击队员在团组织统筹协调下主动协助所在地党委政府开展防汛救灾工作。在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等沿江城市,青年突击队员积极开展预警预报、险段排查、应急救援、人员转移安置等工作,协助开展江心洲、外滩圩内居住人员转移安置和长江干堤、城市大堤、万人圩口、地质灾害点、小型水库、小塘坝、尾矿库等特殊部位的防御防守“一转六防”工作。在淮河王家坝闸所在的阜南县,青年突击队员奋战在泄洪区人员转移安置的第一线,主动参与受灾群众心理疏导、安全教育、卫生防疫等服务工作。在大别山革命老区的舒城县,青年突击队员广泛参与灾后垃圾清理、道路清淤、积水排放、生产恢复等工作。

6点51分,洪文在洗漱。


陶勇君是庐江县本地人,他觉得,家乡发生了灾难,自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能够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内心也会有成就感。青年突击队员们,会在漫长的夜里,记录下这样的美好:


07:00  “人特别累的时候,躺在哪里都能睡着”


7点,洪文在吃早饭。

7月19日,在庐江团县委的号召下,陶勇君所在的单位组织了一只青年突击队。27岁的陶勇君说,单位里的年轻人报名都很积极,每个人都希望到一线去。年龄从最大的1987年出生覆盖到最小的1997年。

7点44分,洪文躺在竹板床上休息。洪文说,人特别累的时候,躺在哪里都能睡着。

今年刚刚从合肥师范学院的毕业的李珅,出生于1997年,他也是青年突击队的一员。在他看来,现在青年人很多都是出生在城市里,条件好了,缺少基层锻炼的机会,虽然这次的工作很辛苦,但是却很有收获感。

在大堤上,李珅看到参与防汛工作的人涵盖了各个年龄段,他觉得这也是一次向别人学习的机会,在自己工作的单位,基本上所有青年人都参加到青年突击队,大家都觉得这是一次能够实现自己价值的事情。

临近早晨7点,接班的人来和洪文做交接,在大堤旁他们拍下了一张照片,照片里,远方的朝阳渐渐升起,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

9点14分,从各方来的工作人员在守护大堤。其中,许多都是年轻人。


团团前方特派小组:赵 迪、李研博

扫描图片上的二维码

定制标准版团旗、团徽,下载团歌

团团有话说 第96期

一张轻轻薄薄的录取通知书,承载着学子的辛勤与汗水,承载着父母的陪伴与付出,承载着师长的鼓励与教导,更承载着我们的对未来的希望与寄托。也许是欣喜,也许是欣慰,也许是不甘,也许是期待……拿到通知书时候的心情,有千千万万种。你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候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快来和团团说说吧~

编  辑丨王 珊

校  对丨陈 

校  审丨赵 迪、肖 健

值班编委丨徐兴邦



猜你喜欢

点亮“在看”,为一线防汛人员点赞!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