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张文宏最新研判!

百家 作者:楚天都市报 2020-07-19 10:15:54


18日,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介绍,截至当日下午4时,香港新增6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本地感染60例,输入个案4例。香港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777例。

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表示,本地感染个案中25宗与早前的确诊个案有关,有35宗个案仍然找不到感染源头。此外,还有超过60宗个案初步确诊。

张竹君表示,香港新增病例仍在上升,确诊个案越来越多,这一现状令人担忧。截至17日,与最早发现感染个案的慈云山有关的确诊患者已超过150名。

另据国家卫健委最新通报,7月1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6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3例(广东2例,山东1例),本土病例13例(均在新疆)


香港和新疆
近日陆续出现新发病例
防控策略上有何异同?
18日晚
张文宏在微博上
发布了自己的分析
乌鲁木齐市近日出现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事实上,中国局部地区出现小规模聚集性病例,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点之一,之前的北京也是如此。

我们可以看到,在疫情发生后,北京和乌鲁木齐市都迅速重拳出击,开展了大排查,结合流行病学调研和全面排摸,快速开展了精准的“应检尽检”。这样一种主动、快速、精准的防控,其背后是我国政府“零遗漏”、“持续接近零病例”的决心。

同期,中国香港也出现了新一波的疫情。不同于北京和乌鲁木齐市,香港早前采取的策略是“应症就诊”,没有迅速扩大检测,开展大排查和普筛。这背后,是基于香港将病情控制在“低水平”而非“清零”的理念。这样的措施,虽然对于短期医疗资源的耗费是相对少的,但是由此带来的疫情长期波动导致的“社会经济成本”可能会更高。

“疫情清零”和“疫情长期低水平存在”,这背后所耗费的社会、医疗、人力、经济综合成本可能需要专业人士的整理和分析,背后也有着各个方面复杂的社会因素。但从目前北京、乌鲁木齐市的经验来看,我们目前所采取的快速反应、精准防控与动态清零的防控措施,已经能够保证当地在3-4周后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而这,肯定是目前对于我国最优的解法。

零星病例虽然仍有发生,中国一直在探索“最佳的解决方法”。国际上也会逐步探索全球的解决之道,相信中国基于扩大检测的快速清零方案会给国际带来贡献。

总之,想告诉大家的是,基于我国强大的防控体系,大家还是应该在不松懈的心理下继续正常的生活。生活要继续,吃好、玩好、睡好、防控好,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出的一份贡献!


来源:央视财经
编辑:黄琳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