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6,拍照、上传可以直达城市大脑

百家 作者:IT时报 2020-07-12 20:55:04

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数据图谱

30秒快读

1

AI如何让普罗大众更有获得感?也许要看AI能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垃圾分类、治理交通堵塞。

2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最有价值的资源。如何将大规模的数据变成有价值的应用服务于民,是人工智能场景落地的最终实践。

3

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数据”、“新经济”、“智慧城市”成为了会上讨论的热词,数据如何为城市赋能?未来的城市将变成什么样?

    01    

数据需要开放共享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玠看来,人工智能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引擎,想让引擎顺利转起来,前提是数据的开放共享。


去年,上海开放的公共数据一共有3600多项。在行业应用方面,上海正在建设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两张大网。

“后续还会将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数据开放共享,这对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的运行意义重大。”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说道。

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

目前,上海的大数据核心企业突破了800家,核心产业规模2000亿元。以飞鱼形态打造的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岛也落户临港。

上海临港“信息飞鱼”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岛

在数据的互通方面,上海正在探索更多的创新做法。


在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数据智能主题论坛上,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科委等在内的市政府11家数据提供部门,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行、平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1家试点建设单位,共同达成试点合作意向。

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应用试点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他们将聚焦交通出行、医疗健康、城市治理等重点领域,征集新一轮公共数据开放应用试点项目,打造一批示范案例,政企数据融合将加大对各行业的赋能作用。

    02    

数据共享解决交通难题

对于每座大城市而言,交通拥堵几乎是城市的通病,治堵也成为城市建设的重任。

网易CEO丁磊称人工智能应解决交通堵塞问题登上热搜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玠表示,如果我们把大数据、人工智能充分地运用,可以发现道路的资源、停车场的资源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以杭州为例,2013年杭州交通拥堵指数实时监测平台投入使用。

这一平台整合了政府管理数据、互联网数据、电信运营商数据和政府公共服务数据为一体,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将杭州市区所有道路的拥堵状况综合集成 “交通拥堵指数”。


监测发现,灵溪隧道经常成为全城最堵点,且波及面甚广。

原来,这一路段是通往西湖景区的必经之地,外地游客进出景区的旅游交通和市民的通过性交通几乎对等,很容易在这里形成死结。


通过修建快速路,杭州新建了一条紫之隧道,原先需要1-2小时的路程在隧道开通后瞬间缩短20分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拥堵问题。

佳都科技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新加坡国家工程院院士李德紘表示,智能化技术可以增加城市应对风险挑战的韧性,但也要看到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在现有的公共交通系统中的渗透度仍然不足。


“要结合出行数据,凭借智能化分析手段,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做出优化,提升公共交通系统应对危机的动态响应能力,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因管控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李德紘说道。

佳都科技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新加坡国家工程院院士李德紘主题演讲

目前,已经有互联网公司愿意开放数据,哈啰出行数据算法首席科学家刘行亮表示,我们会将哈啰出行在运营中的核心数据作为城市出行的基础设施开放给政府及合作伙伴,也让他们帮助我们运营车辆。

哈啰出行数据算法首席科学家刘行亮主题演讲

    03    

新基建让城市更美好

2020年是新基建元年,人工智能作为工业革命的核心,是连接新基建板块的重要因素。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基建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国家持续释放政策利好。


今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生活、生产的节奏。疫情期间,不少人工智能企业在抗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疫情期间我们通过认知智能,推出了四款不同的公益产品,覆盖了30个省市。社区志愿者使用我们的产品去呼叫普通用户、防疫机器人告诉所有普通市民如何去做防疫检测。”

小i机器人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袁辉表示,机器人的效率极大地降低了医疗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的压力。


未来,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应用将会渗透人们的生活,为市民带来更多的便利。


正如袁辉所言,市民想要拨打12345热线反映情况,他们通过手机拍照就可以直接上传到城市大脑,相应部门再对这张照片进行处理分析,匹配解决方案。


装修噪音、垃圾分类,一件小事,乘以2000多万的常住人口,对上海等超大型城市来说,城市治理无小事。


图源/IT时报


在产业互联网方面,不少具有人工智能背景的企业正在通过输出技术,为智慧城市赋能。


智慧政务、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智慧金融、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智能化场景与服务的逐步完善,最终将构建成为智慧城市的共同体。


虎博科技创始人兼CEO陈烨表示:“虎博科技NLP技术目前已在逐步深入到企业服务场景创新的各个方面,并致力于NLP(自然语言处理)的未来,让机器帮助人们理解世界,更好生活。”

人工智能新基建赋能ToB产业,能够真正惠及市民的美好生活,政务、传媒、通讯、能源等国之重器更需要前沿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业务创新与服务升级。

作者/IT时报记者  李丹琦

编辑/挨踢妹

排版/黄建

图片/IT时报 WAIC2020、网络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相关推荐

你心目中的智慧城市是怎么样的?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