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只专注做的一道菜,为什么是“梅岭鹅王”?

百家 作者:广东发布 2020-06-27 14:01:15


6月,位于粤北的韶关天气炎热。但“梅岭鹅王”这道让人吃起来大汗淋漓的辣菜并没因此“掉粉”。

这滋味,让食客难忘。一来,广东人素来饮食清淡,极少允许“辣”挑战味蕾;二来,花40分钟烹制的鹅肉,口感恰如其分,快意在唇齿间缠绕。


在韶关南雄,自1996年梅岭村人肖祥华开了第一间餐厅,如今已有160多家鹅王餐馆聚集。每天,超过400名厨师烹制上千道辣鹅以飨食客,20多年来共带动1000多名农民就业,带旺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拉动经济超亿元……

这就是辣鹅带来的生机。


香气,弥漫在鹅王餐馆。辣椒与鹅肉“缠绵”交织,口味酣畅、刺激,恰如“梅岭鹅王”厨师们这些年奋斗人生的“锅底”,充满敢闯敢试的胆气。

20多年前,46岁的肖祥华走南闯北后,从建筑工地回家乡创业,眼见梅岭地势险要、水质优良,养出的鹅肉质肥美,想到了用鹅肉做菜。几经摸索,他找到了独特的香辣配方,开了第一家门店,很快取悦了当地人的口味,迅速打开了市场。


人气,随着食客的口碑积攒。从当地人到游人,到外商,梅岭鹅20多年魅力不减。去年,一位浙商偶品佳味,前些日子到广东出差又专门前来回味。

看着肖家生意红火,有村民前来“偷师”。这些年,韶关又推出“粤菜师傅”培训,传授烹饪技法、鹅类养殖技术助力脱贫,一间又一间鹅王店开了起来。肖祥华的儿子肖春林喜欢这“满园春色”:“一家独大哪有品牌效应。而且配料种类与比例不同,口味也不会同质化,每家有每家的秘方。”


看中了鹅王带来的人气,省商务厅驻角湾村扶贫工作队还将“冬闲田”利用起来,支持贫困户种上了油菜花,打造了约480亩的油菜花休闲旅游景点,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沿线的鹅王饭店也更火爆了。

喜气,写在当地群众的脸上。养殖户何冰辉2017年开始养鹅,还主动传授技术,带动包括4户贫困户在内的16户养殖户致富;贫困户马益香参加培训后,很快在一家餐馆找到工作,还时刻憧憬着未来通过申请无息贷款开一家店,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残障人士肖猛夫妇自力更生种植姜和辣椒,成为肖祥华的供货商,解决了一家的生计问题……


这些日子,肖春林正准备迎接父亲的考验。通过后,他方可成为名副其实的掌勺人。他已准备好,呈上一份别致的香辣,一份奋斗的决心,一份生活的火热。

*微信改版后,好多人都说找不到广仔了,为了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把广仔设为“星标★”吧~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来源:南方+客户端
编辑:刘芷蕾
校对:吴荆子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