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北京疫情不能看作是第二波疫情来临
◎ 科技日报记者 刘园园
自6月11日北京新发地出现聚集性疫情以来,北京已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227例,在院227例。
如何看待此次北京疫情?新冠病毒会在人类社会长期存在吗?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近日做客浦江创新论坛的“平行未来的N次元”深度访谈节目,给出最新判断!
资料图:张文宏
北京疫情属于小范围暴发,不是秋冬季“第二波”
前不久,张文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秋冬第二波疫情是肯定的”。那么,此次北京出现的疫情算是“第二波”吗?
“这波疫情我们还不能认为是第二波的来临。” 张文宏回应,他原来所说的第二波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第二波,在秋冬季节,但很显然,夏天才刚刚开始,秋冬季节还早。
他解释说,所谓的“第二波”一定要形成非常显著的波峰,有一段时间的蔓延再下来。
“这次北京出现的疫情应该是一次比较突然的、小范围的暴发,但是暴发力度目前仍在可控范围内。” 张文宏判断。
中国应追求接近零病例,而不是绝对零病例
“最早我们根据传染病的传染特性分析,如果第一波疫情不能得到完全控制,基本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压制以后会出现第二波疫情。” 张文宏说。
他认为,从世界范围来看,全球总体疫情还在往上走,第一波还没走完。现在说“第二波”,对于全球范围而言还为时过早。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追求什么样的疫情防控策略?
“我们希望国内疫情能够(追求)接近零病例的策略,而不是绝对的零病例。”张文宏认为,真正的零病例在目前全球疫情大蔓延的情况下,很难做到,因为疫情很容易从其他国家传入。
在张文宏看来,今后可能还会在其他城市出现类似北京的情况,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散发或小规模的暴发。
能否在人类当中长期存在?现在很难下结论
新冠病毒会在人类社会长期存在吗?
张文宏表示,新冠病毒出现的时间不太长,“现在很难下结论这个病毒会不会在人类当中长期存在”。
他介绍,一般在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病毒具有一些特点。比如:
在人类当中持续传播,传播链无休无止地继续下去;
病毒存在中间宿主,我们更容易接触这种动物;
病毒成为一种慢性病毒,不容易被人体清除。
“到目前为止,新冠病毒和其他冠状病毒一样,我们还没有看到它可以持续在人体内存在。”张文宏说,将来随着时间的延长,新冠病毒是否会获得一些变异并慢性化,现在还没有依据。
浦江创新论坛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创设于2008年,论坛主席为科技部前部长徐冠华院士。“平行未来的N次元”是由浦江创新论坛打造的系列访谈节目,旨在展现科技创新者、青年科学家、行业领域领军人的前沿研究与思想火花。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李俊霞
审核:王小龙
终审:冷文生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锣鼓迎新春 舞乐庆华年 7921654
- 2 第一批返程的人已经堵路上了 7930707
- 3 每到过年人类幼崽衣服就洗得特别勤 7837849
- 4 南北民俗闹新春 欢欢喜喜过大年 7706622
- 5 从春晚配角到主角他熬了20年 7698746
- 6 普陀山消防员 制止不了就加入 7505764
- 7 饺子导演手绘破亿海报笔要画冒烟了 7427839
- 8 男孩井盖点鞭炮受损车主回应 7316795
- 9 妈妈将女儿扮成哪吒超像的 7205943
- 10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新活力 717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