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所有社区进入战时状态,你最关心的7个问题都在这里!

百家 作者:CEO商业内参 2020-06-20 22:55:05

■ 来源 | 李月亮(ID:bymooneye)

 
大家都知道了,又来了一波。

现在,北京所有社区疫情防控都重新进入了战时状态。

官方的说法是:

北京疫情目前还处于上升期。
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坚决做好疫情防控,是现在北京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当然,不止北京,现在全国形势都有点紧张了。

到底啥情况?

我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捋一遍。

疫情是怎么开始的?

很长时间以来,国内的确诊者基本都是国外回来的人,或者他们的密切接触者。

北京本来已经快两个月没有本土新增病例了。

但从6月11日开始,疫情忽然再现。

一个52岁的大爷,没出过国,也没跟国外回来的人密切接触过,但是确诊了。

第二天,北京又发现了6个这样的感染者。

这就有点吓人了。

人们刚刚松弛的神经,又骤然紧绷了起来。

对比这批确诊者的行动轨迹,发现他们都去过同一个地方:新发地市场。

有的是在那工作,有的是去买过东西。

这就意味着,新发地,很可能就是这一波疫情的暴发地。

注意,“新发地”是一个市场的名字,很多人不了解,以为是“疫情新发地”的意思,纯属巧合。

 
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市场,其实是全亚洲最大的菜市场,占地达1680亩,承担着北京80%的农产品供应,什么农产品都有:蔬菜水果、牛羊猪鸡、海鲜水产……是北京市民的“大菜篮子”和“大果盘子”。

最关键的是,每天大约有一万多人在这里出入,来自四面八方,去往四面八方。
不知何时,病毒偷偷来袭。

北京的确诊人数忽然多了起来,都跟这里相关。


到现在确诊一百多例了,当然,极大可能还有已经被感染,还没被发现的人。

这波疫情有多严重,就取决于还有多少感染者没被发现。

病毒是怎么进入新发地的?

目前有三种推测。

推测一:

国外进口的海鲜被污染。注意污染不是感染,比如鱼应该不会感染新冠病毒,但如果包装制作它的人是感染者,对着它打了个喷嚏,它就可能被污染了。而海鲜又是冷链运输,病毒在低温下能存活很久,所以“带毒”的食物,可能就流入了新发地市场。

推测二:

有新冠肺炎感染者去了新发地,传给了更多人。

推测三:

有带着新冠病毒的动物或者动物产品流入市场,传给了人。

之前大家都觉得第一种可能性最大。

但昨天的消息显示,很可能是第二种。

专家说,通过基因组测序已经发现,这次病毒和北京两个月以前的毒株不一样,更像欧洲毒株,所以初步判定与输入性有关。

当然也不一定就是欧洲来的,因为美国、俄罗斯也有很多欧洲毒株的病例。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次病毒不是源发于北京,是从其它地方带入的。

但蹊跷的是,这波病毒,更像是三四月份的欧洲新冠病毒,而不是近期的。

那么,有专家就分析了:如果是两三个月前的病毒,它不太可能在货物上存活那么久。更大的可能是,有三四月份的无症状感染者,通过一条“隐形传播链”在传播,近期因为某些因素暴发了。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也认为,很可能北京不是在六月初和五月底才出现的病人,而是一个月前就出现了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病人,才使得环境中有这么多的病毒。

当然,这些都是推测。

新发地的感染源,到底是人,海鲜,还是动物,目前谁也不知道。

不过虽然很多东西都不能确定,但这波疫情实实在在给我们提了个醒:食物也可能传染人。

以前我们都在极力防止“人传人”,没去想食物也可能从国外带着病毒来。

这是个漏洞。

国家现在已经加强了进口食物的检疫,努力堵上这漏洞。

这里我还想多说一句。

现在国外疫情严重,有很多人幸灾乐祸。

其实通过这波疫情你就知道了,全球疫情控制不住,中国真的很难独善其身。

因为我们不可能完全关死门过日子。

但全球疫情严重,我们只要开个门缝,外面的病毒就可能溜进来。

以前拼命防人已经很难了,现在还要防进口食物。

下次说不准又会出什么幺蛾子,防不胜防。

所以还是盼着世界早点好起来吧。

海鲜还能吃吗?

这次三文鱼背了一个超级大锅。

因为最早疫情公布时,新发地市场的董事长说了一句,在三文鱼案板上发现了病毒。

于是无数市场的三文鱼立刻应声下架,大家都不敢买也不敢吃了,损失巨大。
事实上,新发地最早有40多个样本检查出了新冠病毒,三文鱼案板只是其中一个。

它并没有什么特殊。

而且这些三文鱼都是从京深海鲜市场来的,而该市场的所有检测都是阴性。
所以那个“带毒”的三文鱼案板,极大可能只是在新发地被污染的“受害者”。

三文鱼,应该和其他冷链运输的海鲜是一样一样的。

那么海鲜到底还能不能吃呢?

专家说:要看海鲜的产地。如果产于目前没有疫情的地方,比如广州,就是安全的。如果是产于疫情流行的地方,比如欧美国家,就有被污染的可能。

所以,谨慎点好。

为啥又是海鲜市场?
 
武汉疫情,最早出现就是在华南海鲜市场。

而这次北京局部暴发,又是从新发地农贸市场开始的。

专家说,这次北京疫情,很像武汉早期的情况,都从市场暴发,可能是因为这种地方都潮湿、阴冷,适合病毒生存。

除了潮湿阴冷,农贸市场这个地方,一般也比较脏乱,人多物杂,消杀也比较麻烦,确实容易给病毒空间。

不过这波疫情出现后,北京还是迅速查明了责任,处理了工作不到位的责任人。

北京丰台区副区长周宇清被免职。

丰台区花乡党委书记王华被免职。

新发地市场总经理张月琳被免职。

北京目前是什么情况?

除了迅速追责,北京更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

最近每天都有新规定。

6月16日,北京破例开了三场疫情发布会,其中一场延迟了两个小时。

会上宣布北京市应急响应由三级调至二级,同时发布了15条最新规定:

农贸市场、菜市场、餐饮店等场所,全面开展消杀。从业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和手套。
地下阴冷、潮湿的经营场所全部关停。
严格口岸食品检验检疫,完善进口食品检疫标准。
中高风险街乡、新发地市场相关人员禁止离京,其他人员“非必要不出京”,确需离京的须持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社区恢复封闭式管理。
中小学停止上学,恢复线上教学,高校停止返校。
……

感觉回到了春节前后的状态。

可以看出,这次北京态度非常坚决,正像发布会所说: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的措施,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总体而言,北京的这波疫情公开透明,政府行动非常快,还是很赞的。

当然,突如其来的疫情也给市民带来了很多麻烦。

一个新发地市场的商贩说,他本来进了一车李子一车杏,没想到6月13号,市场忽然关停了,现在已经过去好几天,水果肯定都烂掉了,估计要损失4万块。

还有我一位北京的律师朋友,家在北京昌平区,属低风险区域,健康码为绿码。
他本来定了今天下午去沈阳的高铁票,结果昨晚10点多,新规忽然出台,他必须持有核酸检测证明才行。

今天上午,他问了不少检测机构,得知最早要到21日才能排上核酸检测。

无奈,他只能放弃出京。

类似的情况不少。

而除了北京普通市民,我觉得最值得关注的是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他们真的都非常给力。

北京防控进入战时状态后,近10万名工作者第一时间奔赴抗疫战场,4天就火速完成了35万人的核酸检测。

这背后,是无数普通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

一个网友说,她妈妈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没回家了。


这几天还有几张照片刷了屏,很让人感动。

在北京西城区,工作人员通宵达旦地给市民做核酸检测,凌晨一点,他们这样睡着了:

 
气温35度的北京,工作人员都全副武装着防护服工作。


一位医生脱下防护服,全身都湿透了:

 
晚上快10点了,一位居委会大爷还在工作。

他一边擦汗一边挨个单元按门铃,一户一户询问“有没有去过新发地的人”,结束还不忘一句谢谢。


必须感谢他们的全力付出。

也呼吁大家体谅身边所有防控人员,配合他们的工作,不给人家出难题。

外地人有什么要注意的?

大概三件事:

第一,没事就别去北京了。

虽然感染风险并没有太大,但现在很多城市都出台了新规,从北京回来的人,要隔离14天,同时至少做两次核酸检测。

还是挺麻烦的。

现在每个城市规定不一样,你如果非要去北京的话,一定先查清楚你家城市的要求,看看自己能不能消受。

第二,心里还是要绷着疫情弦。

目前河北、浙江、四川等省市都出现了北京传过去的感染者。常理推测,应该还有一些没被发现。

所以还是要提个醒:疫情依然存在,大家不要嚣张,多多注意为好。

当然,最理想的态度是“重视,但不恐慌”。

因为这次情况跟1月份大不相同了。有了前面的经验教训,我们都太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一次是开卷考试,北京绝不会成为第二个武汉。

用网友的话说,热干面熬过去了,烤冷面也熬过去了,炸酱面肯定也能熬过去。


第三,不传谣,不信谣。

这几天北京情况一直在变,谣言也跟着乱起哄。

说什么的都有,随便找几个大家感受一下:

 
是不是都特有真实感?

如果没点定力,很容易就相信了。

所以还是要跟大家说,尽量去看官方发布的信息。

其他小道消息,不管看起来多可信,也要在心里打一个问号。

有一个大爷,值得咱们学习

52岁的唐大爷,是6月11日发现的第一个确诊者。

就是他打破了北京连续55天没有本地新增病例的大好局面。

这一点我们不要学习。

这个大爷很爱溜达,去过很多地方。

这一点也不学习。

值得学习的是,大爷在被确诊以后,能非常准确地回忆起自己最近10天去过的所有地方、接触过的所有人员,提供了38人的密切接触者名单。

正是他准确地回忆了自己一周前去新发地市场购买海鲜的详细情况,才让专家结合后面的病例,找出了新发地这个暴发点。

还有,唐大爷感觉自己发热后,是“全程佩戴口罩,独自骑车到医院”检查的。

这一点也非常棒。

其实很多新发地市场的摊贩,比他更早出现症状,但都没怎么重视,都在稀里糊涂扛着。

所以这个头脑清楚、心思缜密的西城大爷,让北京更早地发现了疫情。

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

非常时期,我们第一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出现发热及时戴口罩就医。

第二,要尽量记住自己去了什么地方,接触了什么人。

万一哪天需要回忆呢。

当然,我们都希望不要有那一天。 

不多说了,大家一起给北京加油吧。

*李月亮。高人气作家,新女性主义者,扎实写字的手艺人。以理性和智慧陪万千女性成长。新书《你要活成一束光》当当网热卖中。微信公众号:李月亮。新浪微博:李月亮。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