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人。
本文受权转载自“吃畫人”,id:chihuaren93
兴致来了,百里的寒冷夜路王徽之可以说走就走。而既然已经尽兴,他也不会因为之前赶路的辛苦勉强上岸。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400多年后,当李白梦游天姥,想的都是那夜剡溪上疾驰而过的小舟。
(明)周文靖 雪夜访戴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人笔下的王徽之一行
(明)仇英 独乐园图(局部) 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文徵明于《独乐园图》卷后书司马光诗
吾爱王子猷,借宅亦种竹。一日不可无,潇洒常在目。
文同(字与可)说金句的本事比不上王徽之,但他把竹画到了神乎其技的地步。
1075年,57岁的文同调任洋州(今陕西洋县)太守。他因与苏轼等人物交好,在数年里被一贬再贬。
出生在多竹的四川盆地,他自幼与竹为伴,故而爱画墨竹。此次虽说是被贬谪,但洋州有佳竹千亩,朝夕游览之下,画竹功力渐至炉火纯青之境。
(北宋)文同 墨竹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已上图为例,虽然只有一根竹子,但画家将主干以“S”形曲线画出,展现了各个角度的枝叶造型。形式至简,却穷极变化。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落笔之前就构思精确,这就是成语“胸有成竹”的来源。
文同的到来,让洋州府门前挤满了从四面八方前来求画的士绅富豪。一次,排队的人群还发生踩踏。见此情景,文同抱起众人送来的白绢摔在地上,扯着嗓子大骂:“吾将以为袜材(再闹我就把这些绢都拿来做袜子)!”
然而此后前来索画的人数并未减少,他心生一计,告诉众人说“苏轼画竹也很厉害,我刚得到消息,他即将调任彭城,你们都去找他吧。”
(北宋)苏轼 枯木怪石图 私人藏
文同与苏轼、文彦博、司马光等保守党人交好,文彦博称赞他“襟韵洒落,如晴云秋月,尘埃不到。“
打发走了众人,文同很得意。他还修书一封给苏轼,腹黑地提醒他有“袜材”可以收了。写到这里还觉得不够尽兴,又在后面加了一首诗,其中有“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之句。
苏轼知晓了好友所做的“好事”,无奈之下只好开启贫嘴模式:“兄说要画万尺竹梢,那估计要用250匹绢才可以画的下。我知道你最近懒得作画,其实是想从我这儿骗250匹绢罢了。”
收到回信的文同无言以对,只好又说世上其实根本没有万尺长的竹子。没想道苏轼怼地兴起,他告诉老友,世上有千尺高的竹子,它的影子就有万尺长了。
论才思敏捷,文同确不是对手,只好认怂:“真是辩不过你,不过你要是真给我250匹绢,我就可以回家买田养老了。”随这封回信一起寄给苏轼的,还有一幅《筼筜谷偃竹》,他以此向苏轼索诗30首。
苏轼的30首诗不日而成,其中有一首《筼筜谷》: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大意是说“汉川修竹多如牛毛,砍都砍不完(箨 tuò 龙即竹笋),我猜你这个清贫的吃货太守,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子里了吧。”
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一季》截图
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文同正与妻子在筼筜谷煮了笋作晚饭,拆开信封读到此诗,竟被老友一语中的,忍不住“失笑喷饭满案”。
文同之后,以墨竹名世的高手很多,郑板桥是其中最有趣也最叛逆的一个。
1753年,因为触怒了权贵,郑板桥结束了长达12年的七品县令生涯。他骑着毛驴,回到老家兴化,盖起两间茅屋,在南面种上绿竹,虽不富裕,却很潇洒。
(明)仇英 独乐园图(局部) 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夏日新篁初放,他在竹荫下置一小榻乘凉。秋冬天,他取来围屏骨子绑在竹竿上做成窗户,然后用白纸糊在上面。白天黑夜,竹影在纸窗上映出万千姿态。所以他自称自己画竹没学过谁,而是“得自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他作墨竹,不讲究胸有成竹,偏偏要“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而能得竹之神理。故而向他求画的人络绎不绝。
(清)郑板桥 竹石图 旅顺博物馆藏
他虽从不轻易为人作画,但失官后为了养家糊口,又不得不拼命画画。他曾这样向好友吐槽:
“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三日不动笔,又想画一幅纸来,以舒其沉闷之气,此亦吾曹之贱相也……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
郑板桥脾气不小,有那么多人求画自然心烦。但他本身又极爱画画,一旦几天没有画,就忍不住要取纸笔来,不禁感慨人就是“贱”啊。
前来求画的人多了,当中大都是出手阔绰的金主,但也少不了想方设法想要占便宜的好事者。为此,郑板桥干脆明码标价。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悦,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犹恐赖账。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也。”
作为一名进士出身的画家,郑板桥没有酸文人的假命清高。他最讨厌那些讨价还价,用礼物食物凑数的求画者,直言自己年老精神不好,没工夫听小气鬼们瞎扯淡。这一番话言辞浅白露骨,却道出了很多人想说却不敢说的心里话。
(清)郑板桥 竹兰石图 故宫博物院藏
郑板桥桀骜不驯,所以他笔下的墨竹野性十足,且常有怪石相伴;文同襟韵洒落,所以他能穷极竹之变化,无所不包;王徽之风流潇洒,他对着绿竹纵声啸咏,仿佛在与知音对话。
《诗经 · 淇奥》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以绿竹的品性要求自己便可称得上君子,妙人则从绿竹中找到自己的天性。
至情至性。
来源:吃畫人
编辑:星
▲关注“广东共青团”B站、抖音、微博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一老一小系民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 7993411
- 2 流感自救黄金48小时 7950430
- 3 大S去世 7803468
- 4 盘点春节假期消费新花样 7700010
- 5 石矶娘娘打破白幼瘦审美枷锁 7609744
- 6 女子结婚13年发现福字从未被撕过 7531751
- 7 医生解读流感为何如此严重 7401572
- 8 大S出行前已不适 为团聚飞日本 7390119
- 9 觅七讲述西安春节民俗 7257298
- 10 探年味求新知 春节期间科普火热 719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