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 | 五大布局,破题专业服务业转型

百家 作者:微软科技 2020-05-29 15:34:09

(本文阅读时间:7 分钟)
本次研讨会由两位嘉宾分别带来上下半场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 观看全场回放

邓赟

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商业企业事业部总经理 

大家好,我叫邓赟,在加入微软前就职于全球最大的咨询公司埃森哲,拥有20多年的专业服务从业经验。今天,我希望借助埃森哲的转型案例来告诉大家,其实技术赋能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捷径,是激发业务增长的源动力。


埃森哲的转型路径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埃森哲规模太大了,不具备参考价值。”我不这么看,成功的大企业是业内的灯塔和风向标,我们总是能从他们的实践中,萃取出可借鉴的经验。下面我想从三个角度、五个方面来分享一些埃森哲的转型实践。

1)员工协作

在做咨询服务时,很多客户接受的是固定总价的报价。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比竞争对手早20天就能交付,就占据了成本优势。这个优势本质上来源于“工作效率”,所以埃森哲非常注重员工的协同能力。使用微软的 Teams时效率提升就很明显,我曾经带领团队去投一个非常紧急的标,为了争分夺秒,全员使用Teams 进行协作编辑,最终高效完成了投标书。

2)成本核算

所有专业服务的老板,都希望了解每个项目是否挣钱,他们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对成本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在成本管控方面,埃森哲可谓做到了极致。首先,每位员工都有自己的Bill code;其次,每一个项目都是独立核算的,有自己的 WBS code;最后,还有一套完善的ERP 系统,来跟踪和管理每个项目的人力和时间投入。

3)客户体验

客户都希望由公司的资深合伙人来交付项目,这是出自对质量的重视,但实际上企业很难满足这类要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埃森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知识管理平台,全球所有项目交付的知识资产,都会在脱敏后在上面进行沉淀。这样在启动新项目时,员工就不用从零开始,而是有40%~50%的内容参考,提前为项目打好基础。

4)人才管理

为了管理全球近50万名员工,埃森哲建立了一套专用系统。每一位员工都有相应标签,代表他的级别、行业属性、专业技能、项目经历……通过这些标签就能进行所有项目的人员分配。我在负责SAP业务时,就借助微软的Power BI分析了标签数据,并发现大部分员工掌握的还是上一代产品,于是决定由公司出资帮助员工考取新产品证书,这大大提升了我们在竞标时的竞争力。

5)信息安全

专业服务行业都很关注知识产权的问题,项目负责人希望知识资产得到充分保护,客户也希望交付件不会被泄露出去。这就需要工具的帮助,比如微软的 Microsoft 365 平台就可以很好的实现信息的安全管控。只有当我们拥有了更可靠的信息防护,客户才会更加信任我们。


数智化的工作方式

我非常欣赏埃森哲 CEO Julie Sweet对数字化的定义,她说数字化其实不是技术,而是工作方式的改变。我觉得在场的各位也可以思考下这个问题:如今你的工作方式是否是最优的、最高效的?当把视角拉回中国市场,就会发现其实还要很大的提升空间:

  • 专业知识沉淀不足

  • 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 项目过程管理复杂

站在微软的角度,我们希望通过技术手段,来帮助企业构建知识萃取体系,优化数字化人才管理,实现项目全周期管理。这样大家就能更好的服务客户,更有温度的与员工互动,更高效的管理项目成本。

徐玉涛 

微软全渠道事业部首席创新技术顾问 

谢谢Doreen(邓赟)带来的精彩分享,下面我想就专业服务业的“知识资产”,谈一谈我的看法。

每个人身边都有大量的知识,大家在使用手机、电脑时就在吸取知识。但在工作中,还要让知识发挥出实际效能。由此我们提出来了一个知识萃取的沙漏模型,它是一个自上而下、不断循环的过程。


收集、整理知识

为了在海量的知识资产中快速找到想要的东西,就需要将传统的纸质文档电子化。例如通过法大大,我们就能采用电子合同的签署方式,将数据凭证保存在线上;还可以使用Office Lens快速扫描发票、名片等信息,手机一拍就能轻松提取文字。

工作中我们都会积攒大量的文档、图片、视频,如何把这些不同格式的文件统一归纳?你可以试一试强大的OneNote,它支持手机、电脑、Web等多平台使用,会议记录、待办事项、笔记批注、记录灵感,所以功能一个OneNote全部搞定!

搜索引擎是大家每天都在使用的工具,可是如何给企业做一个内部的搜索引擎?向大家推荐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 —— Azure Search。它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对数据源进行深度分析,比如搜索合照上的人名,搜索视频里的字幕。


保存、保护知识

大家用手机时会非常担心数据丢失,为此会对通讯录、照片进行备份。企业也是一样的,但比个体更复杂的是,企业要需要搞定3个W,即What 、Where 和Who。

What是指知识的重要程度,Azure 的备份服务可以帮助企业兼顾成本和安全平衡。重要数据进行热备份,方便随时调阅;不常用的知识则进行冷备份,降低存储成本。

Where是指知识的访问终端,员工的个人设备如果不受管控,就极易发生信息泄露。Microsoft 信息保护提供了大量的工具,来确保合适的人能安全访问所需内容。例如当你的设备只拥有访问权限时,就无法对邮件内的附件进行编辑、转发甚至打印。

Who是指知识的访问账号,为了防止黑客或离职员工盗取知识资产,可以通过Azure AD将业务应用进行整合,单点登录、统一管理。即便账号被盗,也能通过Surface电脑标配的Windows Hello开启面部识别,增加双保险。


创造、分享知识

大部分项目都需要团队合作来完成,协同创作、知识共享有助于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通过Teams,我们可以将成员们聚集起来,再根据项目、分工、主题来创建多个群组,召开会议时互不干扰,协同编辑时又能无缝衔接。

你可能一半的工作时间可能都在生产PPT,但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很烦恼排版问题。直到我使用了最新版的PowerPoint,它可以自动排版,插入3D动画,还能使用Surface触控笔灵活绘画,为PPT美化节约了大量时间。

人有了参与感,就会有更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也是为什么要分享知识的初衷。如果你想集合大家的智慧,不妨在SharePoint上建一个内部站点,不仅可以上传项目文档,还能精确到个体设置分享权限,即便是意外覆盖或损坏了,也能很方便的回档到上一版本。


洞察、运用知识

同一本书,不同的人能读出迥异的见解。你能从知识中挖掘出什么价值,取决于方法和工具。如果你的工作是和数据打交道,不妨试试Power BI ,我们戏称它为数据界的美图秀秀,通过简单的操作将数据可视化,就更容易探寻波动规律了。

专业服务少不了和大量的顾客沟通,如果能把最基础的问询交给机器人,那么员工就能将精力放在潜在客户上。微软和博彦科技合作的智能Bot对话平台,就是一套基于AI的自然交互方式,它能帮助企业一边构建完善的知识图谱,一边提供给客户更及时的响应。

这次疫情带火了“直播带货”,这也启发我们,除了抖音、快手,能否自建直播间?当然可以!微软和博普达合作推出了企业视频解决方案,不仅能举办线上发布会、讲座,还能通过直播给各地员工进行统一培训,让知识的养分真正送达到毛细血管的末梢。

以上就是此次线上研讨会的主要内容,完整信息请点击阅读原文,观看全场视频回放。

1
推荐阅读
比“你真棒”更难得的是: “你可以在我面前做自己”
解决方案 | 零售企业如何分得消费品行业这块“大蛋糕”?
你有方案,这儿有需求 | 数字化创新需求对接平台上!线!啦!
2
最新活动
本周精彩课程抢先预订!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