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快评丨别让“超级中学”恶化教育生态
◎ 于紫月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呼吁,要从源头上根治“超级中学”,重振“县中”教育。
唐江澎认为,超级中学共有三大特征:一是跨市“掐尖”招生垄断生源,二是以追求考入顶尖高校打造影响力,三是实施野蛮残酷的应试教育。
诚然,近年来,诸如“三年跨越多个省份,开设十多所分校”“早上五点起床背书,五点半晨跑”“与民办高校合作,越过跨市招生禁令”“垄断高考全省前十名”“考入清华北大人数占全省80%”“去吃饭要跑步”“重金挖老师”等超级中学的报道频见报端。
毫无疑问,超级中学的野蛮生长,是对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富集。抢生源、抢师资、抢出高考“口碑”,为下一轮的争抢奠定优势。超级中学实现自我“良性循环”,越做越强;区域教育系统却形成恶性循环,其他中学在生源和师资流失中越来越弱,最终导致“一所学校站起来,一批学校倒下去”,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机会不公平现象越来越严重。
同时,“超级中学”往往会恶化整个区域的教育生态。为了与“超级中学”争夺有限的名校名额,其他学校往往会照搬其教育模式,丧失原有的教育特色,一些基层中学甚至在盲目攀比中层层加码,实施更严苛的应试教育,“某校五点起床,我校要求四点半”“某校跑步吃饭,我校冲刺吃饭”,成绩能否上得去不知道,学生的身体素质、创造力肯定下去了。
此外,“超级中学”还将带来巨大的资源浪费。超级中学规模再大,毕竟名额有限,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会挖空心思,发动人脉,不惜缴纳巨额“借读费”“赞助金”,孩子入校后还可能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金钱租房甚至买房陪读,催生了本来就不该出现的“超级中学教育产业”。
扼制“超级中学”怪相,“严格规范招生秩序,防止‘掐尖’现象的发生”是治标;“优化教育的投入,加强县域学校的基本硬件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才是治本的方案;真正要治根,恐怕还是得进一步改革高考政策,弘扬素质教育。标本兼治才能根除“超级中学”野蛮生长的土壤。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奋进中原 7904256
- 2 朱媛媛住院治疗照曝光 7809422
- 3 日本选手战胜国乒后激动捂脸痛哭 7714693
- 4 外国游客“买买买” 中国购更火了 7616798
- 5 7分钱的驱蚊贴卖出160亿日化龙头 7523039
- 6 全国跳水冠军赛 全红婵退赛 7424715
- 7 倪萍悼念朱媛媛:满脑子都是小虎牙 7327684
- 8 网红方脸猴“大壮”突发疾病离世 7233795
- 9 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患癌 7140135
- 10 54岁“雪姨”王琳获国标舞比赛季军 7045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