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成堆的后浪报告,却依然读不懂年轻人
这个5月,无疑是属于青年的。
一场引发无数议论的《后浪》,有人看完热血沸腾,这是充满选择的时代,“后浪”在掌握自己的人生;有人看完不以为然,镜头所记录的,文字所涵盖的,似乎只有那少数的、光鲜亮丽的年轻人。
道理都没错,而回归到细碎的个体经验时,一个最典型的问题就是,身边的年轻人根本不认为自己是后浪,年老者也不打算给自己贴上前浪的标签。
在这样一个动不动就抛出“95后来了”、“00后逆天”标题的社会里,我们很容易陷入对年龄的盲目崇拜中,以至于判断是否年轻的标准,简化为了“年纪轻”。
社交媒体已经熟练于用年龄来区隔人群。
相应地,年龄成为了制造焦虑的魔王。
超过30岁还没有结婚的女性,被扣上“剩女”的帽子;35岁还没有走上管理层的男性,被视作“失败者”。
这些在年龄上步入“中年”的人,被气势十足的“新生代”消费者推向了所谓的“前浪”,逐渐被消费文化忘记。
但事实上,超过30岁没有选择婚姻的女性,可以在自己的事业中找到更大的价值,超过35岁没有做到高管的男性,可以在平凡的生活里找到兴趣与幸福。
抛开年龄的枷锁,年轻这道题,本应有更为多元的答案。
青春多美啊,但“媚青”却坏了兴致
关于青春的故事,人们似乎总是看不够的,而这些故事的讲述者,往往是那些经历了人生沧桑的老者。
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埃里克·侯麦,在迈入古稀之年的时候开拍“人间四季”系列作品,这位老人用春、夏、秋、冬的脉络铺陈,讲述年轻男女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故事。
侯麦电影里,喋喋不休的法国年轻人。/《夏天的故事》
《夏天的故事》里,主人公贾斯伯徘徊在性格迥异的三个年轻女性之间。作为一个年轻的男孩,他面庞清秀、吸引力十足,却也优柔寡断,带有为大众所熟知的“渣男”属性。
叛逆,是青春充满魅力的原因。在侯麦的镜头下,这些青春里的冲动与不完美,被拉长到了人性的长轴线上。
18岁小年轻,并不是只有无限的冲劲,他们的彷徨、退缩甚至阴暗,都伴随着成长。这也是长者视角下的青春吸引人的原因。
而在当下社会呢,一提到“渣男”,我们的眼前浮现的不是青春的面庞,而更有可能是一个油腻的中年大叔。
越来越多的人都明白,年轻的“美”并不会因为一个多情的、难以取舍的男孩而被否认。相应地,也应该知道,中年的“恶”并不能因为话术意义上的“渣”或者“油腻”来定义。
金宇澄:复杂的人性变化并非“渣男”所能概括。/《十三邀》
如今,打开任何一家咨询机构的主页,放在C位的必然是一份或者一系列的,关于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洞察报告。社会急于了解Z世代们在想什么,但事实上,可能这群人自己还没有想清楚自己是谁。
简单粗暴的年龄崇拜,让青春有了变味的倾向。
过度渲染年轻的美好,打压平庸的中年,久而久之,其潜在的影响就是,年纪尚轻的“后浪”们可能误以为,地球是围绕着自己转的。
我们有理由警惕这种趋势,不应该让那些与代际更加相关的社会议题、经验事件抛在脑后。
比起年龄,更应在事件中看几代人
“那些口口声声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着你们,像我一样满怀羡慕。”
《后浪》的演讲中有这么一句话,其中提到的“一代不如一代”,如果不局限在从生物学层面(即年龄)来划分,究竟应该怎么看待,更具意义?
社会学家们在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德国学者曼海姆在其著作《世代的问题》中提出,世代是历史经验而非生理阶段的产物,经历了同一社会变迁的年龄群,才会意识到彼此属于同一个世代。
历经北京奥运的不同世代,有了宝贵的共同记忆。/图虫创意
也就是说,哪怕是年龄跨度很大的60后和00后,他们很有可能在引起社会变迁的巨大事件中实现代际的融合,了解彼此的想法,甚至成为社会意义上的一代人。
结合全球疫情对社会方方面面的重塑,这类学术层面上的探讨有了更现实的意义。
前不久,由高晓松发起的“相信未来”线上公益演出唱响,200多组音乐人参与其中。
一方面,我们看到了年轻的偶像们减少修饰,沉浸弹奏,另一方面,我们还见到了久违的歌坛前辈,在卧室演奏,在路边吟唱。
其中,低苦艾乐队主唱刘堃和儿子一起唱起《兰州兰州》,蔡国庆和孩子一起唱老歌《365个祝福》。
无论是独立音乐人,还是主旋律奏响者,不得不承认,他们都“老”了,但和年幼的孩子一起,哪怕是共享一首歌的时间,也能够展现不同代际人之间的对话。
音乐义演为处于疫情期的人们鼓劲加油。/Global Citizen
过去的这段时间,明星大咖也好,普通路人也罢,传统意义上应在外打拼的中年人们,都隔离家中,并有了更多的机会,与孩子一起感受生活。
一场疫情,让全球化陷入焦灼,让民族主义成为焦点,让健康机制接受考验。这样巨大的社会事件,也让亲历其中的人们,有了共同的记忆。
现在似乎还无法定义对话的结果,但能够肯定的是,新的参与者与场上的保留者,都获得了超出年龄的反思与沉淀。
放下预设,去生活里实践“年轻”
如果说把人从“年龄崇拜”中解放出来,放到更大的社会事件中去思考,是学者们的希冀与艺术家的追求,那回归到个体的生活,更实际的是,如何去放下各类预设,跨出所谓的舒适区,去实践年轻。
80后的崔崔生活在杭州,三年前,他是年薪近两百万的金融业高管,三年后,他是搭船环游世界的资深冒险者。
前一种身份,呈现出社会对成熟男性的完美想象,而后一种身份,往往与“稳重的中年”格格不入。




“无问前后,躁就对了!”这是穿行于前浪后浪之中的领克,也是时代洪流中的你我他。
不问年龄,脚下正青春。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长江的美丽变奏 7955894
- 2 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村高额彩礼治理 7959617
- 3 DeepSeek预测《哪吒2》最终票房 7828159
- 4 小包裹折射中国经济澎湃动能 7708387
- 5 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买农房、宅基地 7620735
- 6 泽连斯基:愿为和平放弃总统职位 7545387
- 7 马库斯被北京的空气质量震惊了 7427925
- 8 终于有部剧还原了我的高清童年 7326851
- 9 王曼昱4比0胜孙颖莎 首夺亚洲杯冠军 7244709
- 10 默茨:美国靠不住 求英法核武器保护 717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