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读懂这5个词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中学生报”(ID:zgzxsb)
这个开学季注定是特别的。
舍我其谁
“待在家里,远离病毒。”最早提出这个建议的是医护人员,最早奔赴抗疫一线的也是他们。他们比所有人都清楚病毒的危害,却主动站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真正的勇敢,不是无知无畏,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脚步。“就像武汉金银潭医院张定宇院长,他说党员、院长、医生是自己的三重身份,‘无论哪个身份,在这非常时期都必须顶上去’,却只字不提自己是渐冻症患者。” 河北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中学的王乐怡如是说,并用三行诗向张定宇表达敬意。
舍我其谁,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展现着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品格。穿越大风大浪,读懂“舍我其谁”。中学生用一首首三行诗表达对医护人员的崇敬:没有生而英勇,只因选择无畏!
风雨同舟
除了医护人员,更多同学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普通人,比如那些提醒大家别出门、自己却早出晚归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那些本可以不做那么多却总想多做点儿的志愿者;那些尽己之力为大家提供方便的快递员……
湖南益阳市安化县第八中学姚鑫的三行诗,是写给妈妈的。姚鑫的妈妈是位清洁工,曾经他觉得“城市美容师”只是一种文学表达,现实中妈妈的工作没人在意,“有点儿卑微”。这个想法在疫情中改变了,“打扫、消毒,这些看起来平常的工作,保证了非常时期生活的正常运转”。
和姚鑫一样用三行诗致敬普通劳动者的,还有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的李铭睿。他对快递员说:
北京育才学校的王凯霖,向社区工作者表达敬意:
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同学们对普通劳动者的认识逐渐加深,对什么是“风雨同舟”有了切身体验。抱团取暖,守望相助,正是那些平时默默无闻,关键时刻坚守岗位的普通劳动者,在维持非常时期的“日常”,他们是平凡的英雄,他们同样值得尊重和敬佩。
竭尽全力
行动起来,向榜样看齐,为明天蓄力。
北京师范大学海口附属学校的吴清慧即将面临中考,当“人生大考”遇上中考,她焦躁过,也迷茫过,但最终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袁植歆通过阅读,足不出户地“环游世界”:
是的,寒冬再漫长,也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
心怀梦想
“这首诗,我写给2020年。” 广东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的苏苏说,随着疫情好转,生活逐渐回归往常,在冬天迟到的那些美好,定会在春天到来,与人们撞个满怀。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阿四那郎(笔名)期待着“再相见”,期待在疫情中蒙面相遇、“相见不相识”的人们,终有一天,能笑着认出彼此。
一个个梦想,悄悄地生根、发芽、绽放,伴人们度过冬天,迎来春暖花开。
只要心中有光,世界就有希望!
行成于思
反思,是面对灾难应有的态度。
这首三行诗的作者向天乐,是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学校的一名学生。在她看来,疫情在带来危机、恐惧、不便的同时,也给了所有人一个机会——暂时停下奔忙的脚步,在当下审视过去、思考未来的机会。
这首三行诗,出自山东泰安市第六中学的刘熹岳之手。疫情中,部分国家的“甩锅”行为让他不忿,“这不是哪个地区或是哪个国家自己的事,而是全人类共同的事。团结,是最好的选择。”
少年强则国强!这些三行诗,让我们看到了少年人的朝气和锐气,看到了年轻一代视野的广度与思考的深度,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当下,各地中学生陆续开学。回到久违的校园,如果有更多学子像这些中学生一样,通过故事、诗歌,通过任何他们喜欢的方式,分享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为舍我其谁、风雨同舟添加自己的注释……或许,这将成为他们生命中最难忘、最重要的一堂人生大课!
团团有话说 第91期:夏天降临的时刻
共青团中央微信平台 “疫情谣言粉碎机”上线了!
扫描图片二维码辨别疫情谣言
扫描图片上的二维码
定制标准版团旗、团徽,下载团歌 编 辑 | 肖 睿
校 审 | 吴 笛 值班编委 | 张 宇
猜你喜欢
点亮“在看”,第一时间收到最新消息!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用坚守诠释责任 以奋斗展现担当 7997703
- 2 雇主失联后育儿嫂自费当妈3年 7932182
- 3 一年一度“后备箱大赛”开赛 7864896
- 4 春节文旅消费活力迸发 7782096
- 5 记者讲述在日本患流感就医经历 7607362
- 6 DeepSeek回答如何过好这一生 7547416
- 7 汪小菲抵台后独自一人淋雨散步 7465915
- 8 奥司他韦不能乱吃 7393489
- 9 有种内耗叫过度准备 7203369
- 10 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平稳有序 716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