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草木》——关于生活的好兴致

百家 作者:新东方 2020-05-14 13:10:06


女同事说: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写他的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各地风土人情、花鸟虫鱼的经典散文集,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他对凡人小事和乡土民俗的深深眷恋和对旧日生活情景的缅怀。


决定重读汪曾祺先生的这本《人间草木》,是在一个阳光正好的午后。彼时我从办公室里散步到室外,惊喜的发现道旁的三角梅正好赶上花期,初春的凉风和不甚浓烈的日光令我觉得很舒适,我几乎一下子就想到了这本散文集。


都说草木无情,不解凡忧,但目睹这恬淡的人间风物,也的的确确舒缓了我的精神。诚然,真正的有爱之人,恰是能在看似无情的人间草木上看出有情之人,即便世间匆忙,但每天也能总有一会儿,让我们在在这一草一木中,洗涤澄澈的本心,得到一丝放松、新鲜和欢喜。


喜欢汪先生的文字,是从我的学生时代开始的。在熬夜苦读,腹内总是缺乏油水的青春期,他的散文吸引我的最初缘由是我的贪吃。


汪先生笔下的食物总是有声有色,读来仿佛是一场出没于街头巷尾的节日,揣着一兜硬币,吃得嘴角鼻头皆是油光。但汪先生强调的并非是吃的学术,而是一种闲散多情的湖光山色。


宛如清瘦落拓的才子,骑瘦马、持短箫,随口吟出的片段锦绣丢在锦囊里,温润如水。又恰如一场流动的盛宴,宁静与喧闹之间,糅合了各色差异,造就了多维的美丽。


汪先生所面对的时代背景,比起我们所身处的现代社会而言是混乱而又喧嚣的。


但是从各种意义上来说,汪先生的成就具有显著的“两个跨度”:其一是类型文学的跨度,小说、剧作、散文皆造诣颇深。其二是时代的跨度,他几乎是唯一一个在中国现代和当代两个文学史时段都写出了具有同等分量的作品的作家。


而这一本《人间草木》,则从最直接的角度,将我们投射到上一代作家的记忆里——那些一直以来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被我们淡忘的记忆。


这本书中几十篇散文从花鸟鱼虫谈到小吃美食,然后扩展到到风俗人情,再至他在西南联大度过的岁月。透过他的文字,我可以读出他是一个懂的生活且热爱生活的人,他通细致的观察,真正融入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王尔德曾经说过,这世上不欠缺好看的脸蛋,但是有趣的灵魂太少。


我想,如果世间能够多一些这样的作品,日渐焦虑的现代人,是不是会活的更轻松一些?


艺术是一个严肃而又灵动的话题,它从来不是俯拾皆是、轻而易得的。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尤其是习以为常的美好事物时,往往难以完美的表达出来。恰如艺术家邱志杰所说的那样:“世界上很多美妙的事物是不跟人互动的。它们只是自顾自美丽,懒得理你。”这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浪漫,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正是我们的生活本身。


中国人的哲学是微妙的,我们含蓄内敛的民族性,赋予了我们平稳而富有内涵的性格。我们生活中的浪漫常常寄予在文字以及风俗当中,虽然固执中庸,但也充满了深层次的韵味。


《人间草木》,便提供了侧头一瞥的机会,给你一个回还反复的表层,但是刨开表面,依旧是叫人欢喜叫人愁的含蓄,既令人厌乏味,又令人欲罢不能。


不可否认,我们身处在一个充斥着喧闹和浮躁的时代。我们终究难逃城市环境的变化,难逃世道人心的变化。我们有太多生活压力和后顾之忧。


文学评论家们总说汪曾祺先生是中国最后一个文人,与其说是后来者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水平,不如说我们所处的这片土地已经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巨变。环境的变化使产生文化的土壤消退了,差不多变成一座孤岛。


有人说,面对汹涌的城市化,每一个新城市都是资本之城。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但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注意点:当城市和生活的边缘被逐步打破时,我们必须理解生活,见微知著,寻找被忽视的生活之美。


《人间草木》是一本好书,虽然成书已久,但书中的文字并没有过时。虽然我们已经习惯了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我们的心灵也总是渴望着平静与祥和的。


或许正如汪先生在书中所说的那样,世间的花花草草们经历花开花谢,任凭风吹雨打,仍旧能活出自己的一片安宁,毕竟,随遇而安总是更轻松一些,因为我们所经历的都是人生的一种必然。


世间之美是宝贵却又易得的东西,只要乐意去寻找,主动去体会这些生活的好兴致,这些人间草木总是能成就我们的闲适自得。



THE END


▼ 还有好看的 ▼


Papi酱孩子随父姓被群嘲:最需要女权主义的是男性

刚才!我闯进老板们的办公室!发现他们居然在......

在朋友圈藏起不堪的年轻人,求你别装了


文章来源:《东方范儿》第412期

作者:吴可凡

“在看”我吗?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