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凉魅族,落地无声

百家 作者:懂懂笔记 2020-05-09 13:10:39


文 | 左岸   编辑 | 秦言

来源:懂懂笔记


经过了连续十几天的预热,魅族17终于在5月8日亮相。


3699元起的售价,“投票不输的设计”, 魅族史上从设计到量产时长排名第二的产品……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就像线上发布会后在朋友圈看到的一个评论,“看上去哪哪都不错,但就是找不到买它的理由。”


记得4月16日一加8系列国行版本发布之后,各大专业网站和自媒体的不少数码博主们在分析文章或产品测评中表示,这很可能是上半年最后一款国产旗舰机型了。


说者无心听者“郁闷”,这恐怕是黄章最不乐意听到的观点——数码圈难道已经忘记了魅族?


线下难觅踪迹


实际上,不是数码圈和用户忘记了魅族,而是,我们确实很难看到魅族的身影了。


懂懂笔记近日在北京、深圳两地的手机线下市场走访时发现,魅族在这两个一线城市的线下渠道几乎已经消失无踪。



深圳方面,曾经在华强北聚集的手机商家,如今大多开始向华强南市场转移。懂懂笔记在市场里问起魅族品牌和门店时,绝大多数商贩都略显不耐烦的回答“不清楚。”甚至有些年轻的店员,表示根本不清楚有这个品牌。


多方询问之下,只有两三家商贩表示,目前没有现货,如果真的想买可以去调货。至于二手手机的回收方面,听到是要卖魅族手机,很多柜台都表示不愿意收,原因也很简单:不好出手、卖不上价。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懂懂笔记几乎走遍华强南所有的手机卖场,只发现了一家商铺门口打着魅族Logo,原以为这会是魅族在华强南仅存的一个专卖店,但进店之后才发现并没有任何魅族手机产品在售,柜台里和其他家一样都是华米OV加苹果。



北京的线下市场也大致如此,绝大多数卖场的数码柜台都见不到魅族的踪影。在三里屯的一家数码专营店里,店员向懂懂笔记表示:“先不说有没有魅族的手机,压根都没有人问过这个牌子,你还真是第一个。现在的人除了苹果之外,基本就是华为、OPPO、vivo,店里也只有这些牌子的手机。”而在石景山区的两家爱回收档口内,店员对于魅族的印象,基本上都是“近一年内都很少见有顾客卖过这个牌子的旧手机了”。


通过地图搜索发现,北京市目前只有5家魅族授权线下门店,其中一家还在远离市中心的怀柔区。


手机产品,首先拼产品,其次拼渠道。


从去年开始,互联网新零售的浪潮开始席卷手机行业,几乎所有手机品牌都开始重新重视线下渠道,尤其是新形态旗舰店、体验店的落地。OV两大传统线下豪强不断升级自己的零售渠道,华为、小米同样也在加强新形态线下渠道的布局。传统销售渠道之外,各大品牌的直营店、体验店也在到处落地开花。


但魅族在全行业加码线下的同时,却令人意外地选择了收缩,这其中显然有着太多无奈。


据《红星新闻》相关报道显示,曾有魅族员工透露:公司在2016年最顶峰时曾有2700家专卖店,当时魅族的线下渠道相对强势,公司已经将华为视为主要竞争对手。但由于产品接连失利的市场表现,使得魅族此后屡次裁员及收缩线下渠道。


2019年6月开始,魅族进行了新一轮的裁员,而线下营销是裁员的重点区域。有魅族员工曾对媒体表示,裁员之后魅族平均一个省也就只剩下了5、6家专卖店。大致计算一下,魅族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应该也就剩下不足200家线下门店。


而在2020年的春天,魅族线下渠道的实际情况显然不容乐观。


一季度发生的疫情再次重创了智能手机行业。根据中国信通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为仅为4773.6万部,同比下降34.7%。这种剧烈滑坡之下,所有手机企业都在承压。当销量受阻后,对于那些线下渠道(经销商)而言,自然会择优选择用户更认可、知名度更高的品牌。



或许,收缩渠道、重回线上都可以视为是一种自救举措。但是魅族最大的失之交臂,是5G。


5G鸣枪久已



随着黄章重掌帅印,白永祥、李楠等一批元老离开,近两年魅族的变化是巨大的。


不再沉迷于机海战术、砍掉出货主力魅蓝系列,作为公司创始人,黄章显然是想让魅族“慢下来”。按照黄章自己的话就是,“魅族以后只做旗舰和国民手机。”


“以后”这个词,让魅友情何以堪。


我们不知道黄章口中的国民手机,和曾经面向中低端市场的魅蓝有何本质上的区别,但魅族确实变慢了。2019年魅族仅发布了4款新机,如果以硬件论英雄,其中三款搭载去年旗舰芯片骁龙855的的确可以算作旗舰机,至于另一款千元机魅族 16Xs,或许就是黄章口中的国民手机。


但是,你应该不太容易在周围的年轻人手里看到这四款产品,这与几年前的魅族发布新品后的感觉,差别太大了。



时间回到2018年,“大师”杨柘还仍在魅族操盘时时,魅族珠海总部大楼上的Logo,已经由蓝色的“魅族”换成了红底白字的“惟精惟一”,应该用的还是篆体。对于一家知名手机企业而言,更换总部大楼Logo可不是一件小事,它体现出公司主导者理念的变化。


而杨柘这种偏文艺、佛系的风格,当然也是得到黄章认同的,毕竟他是黄章一手招揽进入魅族的大将。杨柘显然也很知晓自己老板的喜好,如果没有记错,2011年的新年魅族M9发布时,黄章就曾在机器屏幕的右上角用篆体雕刻上了魅族两字。



但是,文士雅风终究是黄章的喜好。杨柘走后,黄章延续着自己钟爱的风格,不过这种偏执加佛系的心态,要是作为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可能很完美,但作为一家公司的领导者,黄章的佛系在企业发展战略上的把控就略显吃力了。


从去年开始,5G成为手机行业炙手可热的焦点,所有场内玩家都将其视作开启新时代的钥匙,从不同层面抓紧布局。2019年下半年,各品牌的5G手机开始陆续上市,而魅族去年的最后一款产品16T,在10月下旬发布之后便没了声息。对于5G的浪潮,魅族方面当时只是表示,“魅族17”会是首批搭载晓龙865的旗舰产品。


我们不知道魅族对于“首批”这个词是如何理解的,但考虑到竞品的发布时间,一直到5月8号才正式发布的魅族17,很难让人将其与“首批”这个词联系到一起。或许,这是指自家产品系列的首批?


当一众手机品牌的5G产品已经开始“迭代”,魅族17姗姗来迟。这样的产品节奏显然和华米OV等头部企业不在一个级别。


如今智能手机行业拼的主要是供应链把控,尤其是ID设计,近几年来手机企业新品的“面孔”越来越相似,这就是供应链高度统一所带来的结果。今年上半年的各品牌的5G新品同样如此,绝大多数都是双曲面搭配挖孔屏。或许,这也是魅族前CMO李楠所说的“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已经到头”的原因。


当安卓市场大致上硬件和ID都近似时,所有玩家都在拼细节:相机的调教、屏幕的优化、充电的效率等等,而这些也是考验每个手机大厂研发能力的地方。


魅族在研发能力上显然无法和那些财大气粗的头部企业相比,而体量及财力的限制,又导致其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供应链的青睐。所以,我们看到在头部大厂上半年旗舰产品发布了2个多月后,魅族才迟迟拿出自己的产品。而这排成一排的“后置6400万像素的四摄摄像头组合”, 以及“近乎四边等宽”的正脸儿,是否让你眼前一“亮”?


当然,这款旗舰机在摄像头、快充、无线充、屏幕等方面并非完全没有亮点,但是坦率地讲,将魅族17放到今年上半年的旗舰手机阵营中,要“亮起来”真的很难。


如此经营哲学



作为魅族的创始人,在隐退和复出之间反复进退的黄章,是公司绝对的灵魂人物。对于黄章,相信无人会否认他是业内最顶级的产品经理。在国内智能手机的“蛮荒时代”,黄章正是凭借着自己在产品设计方面的那份独特见解,为魅族打下了最初的江山。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雷军创业初期曾专程登门请教,留下“雷军蹭黄章可乐”的这个梗。


圈内人大多知晓,佛系的黄章喜欢雕刻,据说黄章家中有不少家具都是由他亲手打造的,而且是从选料到设计再到手工刨制。这个爱好也给他留下了“黄木匠”的雅号。同时,黄章对产品也是极度偏执的,据传黄章买了一栋别墅后,由于不喜欢开发商的建筑风格,所以就拆掉别墅又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地基上重新盖了一栋。


这种专注和偏执,在魅族智能手机的设计上曾经提现得淋漓尽致。


“定制”这个词,似乎一直是魅族新品发布会上最常见的存在。因为黄章的个人喜好,所以很多时候他并不愿意用供应链的标品,而是想要能体现自己想法的东西,所以就有了“定制”。


但是,每一个“定制”背后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同时这也是一次次的冒险,谁也不能保证用户一定会喜欢魅族每一次花高价定制的“精品”。


魅族历史上那个惨败的Pro7,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2017年7月,魅族Pro7上市。但联发科芯片、非全面屏、小众的画屏、过高的售价等等一系列因素叠加后,让其成为魅族史上最失败的产品。直到第二年年底,魅族才通过大幅降价解决了所有库存。但由于“画屏”这个特殊的ID设计,导致这款产品的成本非常高,仅开模费用就高达6000万元。


这样一个重量级产品的失利,也直接导致魅族一批管理层的离职,其中级别最高的正是魅族联合创始人白永祥。


黄章正式复出之后,外界看到了从小试牛刀的魅族15,到无数次套娃的16系列,魅族依然没有去追随所谓的市场主流——15没有全面屏、16没有异形屏。而从市场表现来看,这两款产品也都不尽人意。15疏离于市场主流的设计让其成为当年的价格跳水王,16系列早期由于备货、品控等问题也招致了大量用户吐槽。


这一切和同时期锤子手机的遭遇何其相似,或许这正是产业链高度成熟时代“小众品牌”的悲哀。


在经过两年的市场捶打后,“定制”消失不见,从众悄然而至。5月8日亮相的魅族17在ID方面也选择了与友商们相似的挖孔屏方案。即便如此,考虑到魅族仅百万级的年出货量,即便是完全一样的产品,魅族零部件的成本肯定也会高于华米OV。同时,选择追随市场主流设计,又让魅族失去了原有的棱角。


当所有品牌ID设计近似,而魅族在硬件配置、品牌影响力、线下渠道建设、品牌售后服务等各方面都要孱弱时,用户又有什么理由去选择魅族?魅友又如何用爱发电?


售后成了“劝退令”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购买头部品牌的原因是什么?



除了个人喜好以及产品相对较好的品控之外,完善的售后体系也是重要因素。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手机在出现问题之后,跑售后时再遇到烦心事。而对于魅族而言,没有了大量线下渠道的支撑,售后服务和品牌影响力势必也要大打折扣。


对此,一位曾经的忠实魅友向懂懂笔记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试过魅族的售后吗?一次也行。”


正是越来越差的售后体验,让这个位曾经购买过数款魅族产品的魅友放弃了这一品牌。“魅族现在绝大多数售后维修都是外包的,极其不专业。”这位魅友表示,去年自己用的16屏幕坏了,于是他去售后维修站花了850元更换了新屏幕,但换完之后手机经常发热死机。“我回去找维修站,对方跟我反复扯皮,无奈之下我联系了官方售后,把手机寄了过去。谁知售后告诉我是主板坏了,要花2500元换主板。我跟售后部门又是一顿扯皮,最后降到了1500块,你品品,你仔细品品这售后体验。”


售后服务是企业直接面对用户的重要窗口,是企业维系客户情感的重要纽带。尤其在近两年智能手机市场持续疲软,竞争激烈加剧的环境下,售后的优劣更为关键。以往在各品牌产品质量接近,销售模式趋同的情况下,售后服务就已经是直接影响客户选择的核心。更何况以如今魅族在市场中的位势,如果售后再无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前不久,罗永浩在和刘作虎的直播交流中问及,一加作为小众品牌为什么能够活得不错?当时刘作虎回答了一些官方的话术,或许,大家都是心照不宣。


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首先一加一直在拓展海外市场,拥有一定的口碑和销量;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其在供应链方面可以背靠“大哥”OPPO,享受头部企业的供应链和市场资源,无论是最新的技术还是成本的控制。所以,作为一个“小众品牌“,一加才能活得相对滋润。


反观魅族,同样作为小众品牌,这些优势都不存在:没有国内市场份额、没有海外市场份额,没有“大哥”作靠山。就连曾经的魅族三剑客,现在也只剩下一位(前不久扬颜重回魅族)。时代洪流之下,分析天时地利人和,此刻的魅族显得如此渺小且无助。


【结束语】


魅族几经沉浮,如今沦落为市场边缘的品牌,总给人一种无力回天的悲凉感觉。三年前,黄章带着他的偏执、自负再次回归并重新打磨魅族,但那份偏执最终造成了时机的错失。从魅族17上,我们可以看到魅族的一些改变,包括选择跟进市场的主流,但就像黄章曾经对自己的评论那样——“大彻大悟得有点儿迟”。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