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打车隐患多?疲劳驾驶预警难?科技赋能,让心和路都安全!
◎ 金凤 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何星辉 过国忠 乔地 张景阳
贵州省雷山县,多年前的一场农村车祸,让8人命陨。时任县交通局长的蒋云生,也因此受到处分。蒋云生一直耿耿于怀的,不是背负的处分,而是8条鲜活的生命。
“如果可以乘坐正规班车,他们就不会去乘坐农用车,车祸也许就能避免……”蒋云生说,农民家门口能随时打车,很多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最终,蒋云生借力“互联网+大数据”,研发出“农村版滴滴”,解决了农村交通安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4月30日是全国交通安全反思日。科技的发展,尤其大数据、人工智能、VR等科技手段的应用是解决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发挥好科技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支撑作用,就能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农村版滴滴” 打通农村交通安全“最后一公里”
地形复杂,村寨分散,加上村民出行需求很细碎,贵州农村客运面临“高峰人找车、平时车找人,人愁无车坐、车却空位跑”的“尬境”。更主要的是,由于监管缺位,一些地方曾黑车横行,安全隐患突出。
资料图
蒋云生一直在寻找解决之道。2016年,已任贵州省雷山县副县长的他找到贵州智通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双方一拍即合,经半年多的研发,“通村村”APP在雷山县试点运行。这款堪称“农村版滴滴”的APP,一端连接司机,一端连接用户,群众通过手机APP进行点击预约。这是全国首个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精准对接农村客货运需求和社会运输能力的服务平台,农村群众通过手机即可进行班车查询与预定,在线包车、在线购票、电话热线、农村物流、学生定制班车等。
随着“通村村”在全省推广,贵州省农村群众出行平均候车时间由原来2小时降低到30分钟,农村地区客运车辆实载率从平台上线前的56%上升到80%以上。实时采集车辆人员信息、GPS定位、车内视频监控等方式,有效解决了农村客运监管难题。
治理“超限超载超速”,无锡有绝招
4月26日,无锡市滨湖区治超检测站,通过路面称重动态检测系统发现,342省道常州往无锡方向一辆卡车存在超载行为,治超站立即出动上路拦截。从发现到引导至治超站依法处罚,整个过程仅用了20余分钟。
无锡市滨湖区治超检测站工作人员,正在通过系统对道路车辆进行监控。
高效的治超成果得益于不停车路面动态称重系统的升级改造。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年底开始,342省道常州往无锡方向的既有动态称重检测系统就开始升级改造,目前已进入调试阶段。
记者在现场看到,道路上有一块新的浅色水泥地面,地面下是称重传感器,地面前后方都有电子系统24小时进行抓拍,超限超载车辆信息都会显示在前方的LED屏幕上。
相关数据会传到与其联网的路面称重动态检测系统,供治超站执法人员实时查看。“系统调试完成后,可直接采用检测数据,直接在道路上进行拦截并依法处罚违法行为。”无锡市滨湖区治超检测站相关负责人说。
疲劳驾驶休想逃离智能监测的“火眼金睛”
去年5月23日,湖北咸宁一名3岁女童被遗忘在校车内身亡;5月30日,海南万宁一名4岁半男童被遗忘在幼儿园校车内长达5小时致昏迷状况,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校车“遗忘”事故令人痛心,有没有预警系统可防患于未然?
深圳一家高新企业推出了3D视觉DMS驾驶员监控系统。“该技术专为车载视频监控开发,由于搭载了3D视觉模组,能够适应不同光照条件以及各种光照角度下的无障碍识别。无论白天黑夜、任何天气状况,都能做到全天候监控。”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相关技术人员介绍,一旦遇到校车内有学生滞留,DMS监控系统会实时发出警报,及时告知相关人员。
统计数据显示,全国94%的交通事故是由人为因素引发,其中疲劳驾驶、开车打电话、开车抽烟等危险驾驶行为更是“主凶”。而如果驾驶员能提前0.5-2.7秒收到有效预警提醒,可避免85%以上的事故。近年来,我国交通部发布多项政策,积极推动安全驾驶行为分析、事故预警等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发展。
3D视觉DMS驾驶员监控系统对打电话及抽烟行为定位准确率可提升至98%。
3D视觉DMS驾驶员监控系统可通过3D人脸识别技术确认驾驶员身份,识别准确率高达99.9%;同时还具备3D+2D图像同步分析功能,对打电话及抽烟行为定位准确率可提升至98%,任何疲劳、分心动作都休想逃离系统的“火眼金睛”。
“白天,当驾驶员连续驾驶4小时以上或夜间连续驾驶2小时以上,系统便会报警。此外,在驾驶员抽烟、接打电话、出现生理疲劳眨眼睛时,系统都会报警。”在江苏省,道路运输车辆主动安全智能防控系统密织了一张看不见的云端交通信息网。这套交通智能大脑使用一年多,死亡人数下降近3成,全省交通事故起数下降近2成。
此次疫情防控中该系统也起了作用。“车联网平台实时监控物流线上司机驾驶状态,对严重疲劳状况进行人工干预,确保了司机安全以及应急物资顺利抵达目的地。”江苏省交通厅科技处处长杨桂新说。
VR技术将在智能交通“大展拳脚”
前面有红灯,准备刹车制动;将通过人行道,减速慢行……在语音安全提示下,体验用户丁志晓不紧不慢开着“车”。他正在体验VR虚拟现实驾驶模拟技术。一番操作下来,他大喊神奇,“还对我驾驶技术进行综合打分,体验感非常好”。
在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VR虚拟现实驾驶模拟技术开始全面落地。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科技公司对外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可视化实验室”,借助VR的力量帮助解决交通问题,节省相关测试经费。
截止4月29日,郑州第一批15辆智能公交车已经正式上路开始运营100天。该公交车具有自动驾驶和语音控制等功能,车厢和外部设施均通过中央微电脑控制。记者看到,在智能公交车的正前方和左右前侧带有雷达感应探头,这是为自动驾驶所设置的一个设备,公交车行驶到一定距离内车辆就会自动减速和自动停车。
业内专家认为,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VR技术在智能交通上可以大展拳脚。
车联网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具体应用,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骨架。目前,无锡先行先试 ,正加快建设车联网(LTE-V2X)示范应用项目。这是全球首次真正意义上构建了城市级LTE-V2X网络环境。
中共中央、国务院去年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构建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体系。作为未来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之间的交互入口,智能交通将推动我国交通行业智慧化进程。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陈可轩
审核:朱丽
终审:冷文生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新型消费点燃内需“新引擎” 7917637
- 2 老人离世4名后人治丧后意外身亡 7949256
- 3 00后小伙把大学班主任娶回家 7858575
- 4 记得和生活Say Hi 7713996
- 5 百万网红停播备考3个月考研过线 7621563
- 6 独身女子病逝房产收归国家 7587475
- 7 58岁王祖贤近况 在加拿大开艾灸馆 7455720
- 8 男子酒后去考科目三惊呆交警 7381748
- 9 特朗普:等一切尘埃落定就去俄罗斯 7271396
- 10 男子30万买宇树机器人:有点失望 711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