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
15亿的“叫花子生意”:苏北小镇,垄断了北上广90%的炒货店
作者 l 正解局
来源 l 本文授权转载自正解局(ID:zhengjieclub)
小创君
创业中国二当家
互帮互助的传统,避免了恶性竞争,也让邹庄镇的炒货大军遍布全国各地。
瓜子、花生,是中国人爱吃的炒货。
你可能不知道,上海、杭州等大城市里炒货店,90%都是江苏邳州人开设的。
邳州的邹庄镇,更是被称为“一把铲子一口锅,瓜子炒遍全中国”。
这个人口不足7万人的“炒货之乡”,常年在外从事炒货生意的就有4万多人,遍布在全国所有地级市。每年炒出来的劳务收入,至少15亿元。
01
瓜子炒遍全中国
每天,从内蒙等地运来的生瓜子,都会被源源不断地送到邹庄镇。镇上几个专门卸货的师傅,年底忙的时候一天就要搬运200吨。
这还只是镇子上几家炒货厂的用量。与散布在全国各地的邹庄炒货店相比,只是凤毛麟角。
邳州市邹庄镇,是个名副其实的“炒货之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在从事炒货生意,全镇的1.2万户村民中,有1万户都在做炒货。
邹庄镇的邹埠村,号称“干炒第一村”,90%的人都从事炒货行业 来源:央视
家家户户都炒瓜子这已经够厉害了,更让人惊讶的是,整个邹庄镇近7万的社会人口,常年在外地从事炒货生意的,就有4万多人,占了劳动力的80%以上。这个数字大约占邳州农村人口总数的10%和农村劳动力的30%。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从东北到广东,从上海到新疆,在全国所有地级市以上的城市里,都有邳州人开的炒货店。
在大城市里,这个数字更是惊人。杭州市做炒货生意的老板,90%是邳州人。扬州市近100家炒货店中,80%是邳州人开的。
他们之中许多炒货店,甚至成了当地的“网红店”,在年前的旺季,每天平均能卖2000-3000斤瓜子,最高时一天能卖上万斤。
坚果炒货类零食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已占了国内零食市场的三分之一 2016年数据
小小的炒瓜子,带来了巨额财富。
邹庄镇一户在当地做炒瓜子生意的村民,每周要炒20吨瓜子,差不多每天要炒5000多斤,可依然供不应求。当地人讲,每户年收入十几万都是小意思,年收入超百万的也不在少数。
在上海、南京、杭州这些大城市开店做炒货生意的邳州人,虽然做的是零售,但同样生意兴隆。
小城市或经营一般的炒货店,最不济一年赚十几万,赚三四十万算是普通,做得好的一家店年入百万也没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仅邹庄镇这一个地方,每年从事炒货带来的劳务收入,就能达到15亿元左右,在炒货行业中资产过百万的“炒货大户”有200多个。
02
炒出来的豪车别墅
邹庄镇卖炒货致富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家家户户盖起来的小洋楼,还有五花八门的豪车。
每年夏天,本是农闲时节,却成为邹庄镇的大小村庄最忙的时候。
因为是炒货的淡季,在外做炒货生意的人都会选择这个时候回家办喜事、盖房子。
邹庄镇邹埠村是外出做炒货起家最早的村子之一,这个村90%的劳动力都是干这一行。当然,炒货也成了他们的“摇钱树”,成就了村里一个个百万、千万富翁。
外出卖炒货致富后,邹庄镇的村民回家盖起了风格各异的“别墅”
衣锦还乡是他们最朴素的成就感。因为邹庄镇外出做炒货的人去往全国五湖四海,他们的审美也就变得各有特色。
像邹埠村就有“万国别墅”“万国车”的说法。家家盖的房子风格都不同,有欧式别墅,罗马柱、雕花窗;有海派庭院,楼上楼下几百平方,还带凉亭、荷塘……
来自全国各地,挂着外地车牌的高档小轿车扎堆,一个小小的邹埠村,就有400多台私家车。
03
“叫花子生意”成了致富秘籍
别看邹庄镇现在靠卖炒货盖别墅、买豪车,在此之前,这里是出了名的穷。
邳州紧挨着山东,河道密布地势低洼,历史上经常发大水,靠天吃饭的百姓只能背井离乡要饭。
就拿邹埠村来说,以前村子里大部分土地都在分洪道内,本来一年只能收成2季,遇到夏天洪水,就只能靠国家的救济粮度日。
邹庄镇邹埠村大部分农田都在分洪道内,历史上洪水困扰是贫困的主要原因
就连卖炒货,以前也是被人们称作“叫花子生意”,是最不入流的小本生意。
这里有“二月二炒花子”的民俗,就是把花生、大豆、瓜子炒熟了吃。走街串巷的货郎,也就开始用草纸卷成筒装着炒好的瓜子到各处售卖。
可谁也没想到,这个“叫花子生意”,会被邹庄镇的人做成如今十几亿的大生意。
起初,邹庄人是穷到没办法,才背着锅铲走出去的。
邹庄镇农民外出炒货,是1979年迈出去的第一步。
当年,邹埠村五十多岁的农民邹训生,召集了本村的几个人商量外出谋生,最后他们决定带着锅和铲,到大城市去卖炒货。
说白了还是没本钱。炒货有个优点,本钱小利润又高,做起来基本上只赚不赔。
当时,邹训生8个人揣着50块零4毛钱,骑着4辆破自行车,沿路讨着饭去闯大上海。在上海干了3个月搬运工,他们把做苦力挣的钱凑在一起,在农贸市场的角落里垒起了锅,开始卖炒货。
最早外出卖炒货的邹庄镇人,就是靠着一口铁锅一把铲子起家
邹庄镇人外出炒货的第一次尝试,效果让人意想不到。这一年他们每人分了600多块钱回家过年。
这一下轰动了。
1980年的春节过后,附近几个村的农民,一下出去了360多人去上海炒货“淘金”。
开始时是家族式的一起,后来发展成先去的带着邻居,再从邻居变成邻村的一起,慢慢延伸到周边的乡镇也加入,甚至紧邻山东两个县的人,也加入了“炒货群”。
04
老规矩与年轻态
邹庄镇外出炒货的热潮形成了。可让邹庄镇炒货真正发展、壮大的原因,除了扎堆外出的“人海战术”之外,还有更重要的“老规矩”。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不过在邹庄镇外出做炒货生意的人中,这句老话似乎并不通用,他们有自己约定俗成的规矩——
自己人不跟自己人竞争
从1979年8人闯上海卖炒货开始,邹庄镇外出的人无论是亲戚带亲戚还是邻居帮邻居,一起结伴闯荡做生意,最初的患难与共凝结出了全局观念和集体意识。
这些,都是第一批出去闯荡的前辈留下的精神财富。
邳州人外出抱团且多聚焦于自己擅长的炒货行业,但却仍遵循着最初的集体意识,不做内部的恶性竞争
外出卖炒货的,在外面挣了钱就会带着自家的亲戚、邻居出去,根据自己的经验帮助新来的选择摊位,传授技术——
在技术上很开放,新来的只要愿意学就传授;
在资金上互相帮助,只要你需要便借给你;
在经营上不竞争,新入行的学会技术,转身到别的城市发展,就算摊位临近,也会错开经营的品种。
互帮互助的传统,避免了恶性竞争,也让邹庄镇的炒货大军遍布全国各地。
最早外出做炒货的,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人,如今他们已经“退休”,可是邹庄人对炒货的执着,却让很多年轻人主动选择了接班,或者在炒货行业里创业。
年轻人的加入,特别是大学生的加入,可不是简单的守业,他们让传统的邹庄炒货变得年轻起来。
在杭州“子承父业”开炒货店的周宁波,大学毕业后帮着父亲打理了几年炒货店后进入阿里巴巴工作。
最后,他还是选择了重回炒货店,而他最想做的就是推动成立“炒货办”这样的行业协会。因为在阿里的工作让他看到,互联网商业的今天,协会更容易促进信息交流,也能让邹庄镇的炒货形成品牌效应。
80后“炒二代”周宁波,年轻的炒货人开始更关注传统手艺与现代营销的结合
同样,还有毕业后一门心思回邹庄镇学炒货技术,自己摆地摊的大学生。
他们思路更开阔,研究包装设计、炒货的营养、什么人群适合吃什么品种的炒货,把以往平民化的炒货,整成了年轻人喜欢的网红食品。
坚果炒货类食品销量仍旧连年持续增长,规模化品牌化是邹庄炒货未来发展的方向
虽然卖炒货创造了财富,但是,对外的劳务输出和散布城市中各自为战的经济模式,为邹庄镇带来的也只能是“衣锦还乡”的荣耀。
经历了40年磨炼与发展的邹庄镇炒货业,已经为“回归”故乡打好了基础。
越来越多的邹庄人回到家乡,做的还是炒货生意,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
本文授权转载自:正解局(ID:zhengjieclub)。正解局,一个有见识、有深度、有诚意的时势财经大号,华尔街见闻、雪球、蚂蚁金服、世界经理人等10多家主流财经社区特邀入驻。每天全网阅读超过100万人次,在这里,穿透信息迷雾,正解中国成长的力量。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门课程
杨澜亲授的【积极沟通训练营】
实操练习即学即用
告别不善言辞的你
社群互动教学+常见案例讲解
参加即赠送44本杨澜老师精读课程(7天会员)
限时抢购价9.9元
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抢购↓↓↓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 1 这本书,智利总统带到秘鲁的会见厅 7949119
- 2 药监局:百雀羚不存在违规行为 7946142
- 3 胖东来:员工不许靠父母买房买车 7886615
- 4 世界互联网大会有哪些新看点? 7769520
- 5 梁靖崑不敌张本智和 无缘8强 7661452
- 6 医院CT等收费将执行新规 7538202
- 7 19岁孤儿被骗到郑州4天没吃没喝 7495530
- 8 29岁抗癌博主“一只羊吖”去世 7394822
- 9 一个金镯子省出1200元 金价真跌了 7281662
- 10 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赛博”水乡 7137424